-
日媒公布30项尖端科研排名,中国拿下23个第一
关键字: 中国论文学术中国制造2025【观察者网综合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日前和荷兰学术出版巨头企业爱思唯尔(Elsevier)合作,对各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学术能力、研发水平进行了排名。调查结果一出来,《日本经济新闻》在1月3日连发了3篇文章:
《中国领跑尖端技术研究》;
《中国的论文数在10年间迅速增加》;
《中国在重点尖端领域加速投资研发》。
这项调查对各国于2013年至2018年期间,在爱思唯尔发行的学术杂志等的论文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阅览数等,将论文的关注度形成分数,按研究主题统计得分。汇总了得分最高的30个主题的排行榜。(观察者网注:调查并未涉及人工智能领域。)
结果显示,在30项前端技术主题中,中国在23项中占据首位,美国拿下7个第一,日本未有斩获。
本文图自日经中文网 下同
本次调查还对研究课题以“受关注程度”进行了排名。前10位中,电池主题相关的研究为5项,数量最多。这也是纯电动汽车等产业的核心技术。就此排名来看,中国垄断了“5个最受关注课题”中的4项。
日媒注意到,从此次调查可以看出,中国占据优势的研究主题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领域相吻合。
另一方面,纳入调查对象的论文总数约为1720万篇,其中中国约290万篇,美国约为390万篇,日本约为77万篇。在论文占比上,中国对这23项研究的贡献率平均都有五成,尤其是“光催化剂”(第12位)和“以核酸为目标的癌症治疗”(第14位)超过全球的七成。
中国的论文数在过去10年间也在迅速增加。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2018”显示,从2014年至2016年各国发表的论文篇数占整体的比例来看,美国为25.1%,中国为19.9%。均大幅超过居第3位的英国(7.1%)和第5位的日本(5.5%)。
而中国在2004年至2006年仅占8.0%,低于日本的8.6%。另据爱思唯尔公司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论文数约为51万篇,较5年前相比增长27%。美国为56万篇,对比5年前仅增长5%。
论文质量(即引用次数等)方面,2014年至2016年间,美国高质量论文占比为37.9%,中国也达到了21.6%,排名第二。而日本仅为4.6%,排名整体降至11位。
中国的研究人才也在明显增加。中国2016年的研究人员数量达到169万人,排全球第一,多于欧盟(EU)15个主要国家的研究人员总和(165万人),与5年前的2011年相比增加了近40万人。
爱思唯尔是全球最大的科技与医学文献出版发行商之一,创办于1880年。目前旗下出版物多达2500余种,包括《柳叶刀》、《四面体》、《细胞》等著名期刊。爱思唯尔的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 Direct系统是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医学全文数据库之一。
日媒认为,日本在新一代技术领域的存在感很低,和研究经费或许存在关联。2016年日本的研究经费总额为18.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7万亿元)。“研究费中的政府负担比例为17.4%(2016年),低于中美的20%以上。”
而国家统计局在去年9月14日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中显示,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76万亿元,是1991年的123倍,1992-2017年年均增幅达到20.3%,超过同时期GDP年均增速(现价)5.3个百分点,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按汇率折算,中国研发经费总量先后超过英国、德国,并于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目前每年对全球研发经费投入的贡献超过六分之一。
本次调查再次让日媒看到了中日之间的差距。“尖端技术研究关乎未来5到20年的产业竞争力,”文章写道,“可以说中国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正着重推进相关科技领域的研发。中国力争通过长年的研发获得专利和技术实力、积攒力量,从而为产业化打基础。”
反观日本,“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日本有必要扩大支撑新一代技术开发的政府预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徐乾昂
- 最后更新: 2019-01-03 23:09:48
-
嫦娥四号月球车:你好,我叫“玉兔二号”
2019-01-03 22:45 -
网传华为用iPhone发推文处罚曝光 责任人月薪下调5千
2019-01-03 22:10 华为 -
智能手机后 印度APP市场也被中国占领半壁江山
2019-01-03 21:56 龙象之间 -
距地球65亿公里外,美国探测器传回首批照片
2019-01-03 17:59 科技前沿 -
稳了!印度前100大安卓应用中国占44款
2019-01-03 17:01 手机 -
今天这个“刹车”指令很关键
2019-01-03 16:04 嫦娥奔月 -
我选择月球背后,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更难
2019-01-03 14:02 航空航天 -
首张月球背面近照来啦!
2019-01-03 12:54 航空航天 -
人类首次!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背
2019-01-03 12:08 观察者头条 -
OPPO小米走红 国产手机在台湾的进击之路
2019-01-03 10:45 手机 -
这个曾比ARM还火的架构即将开源!中国造芯新机遇
2019-01-03 10:30 产业万象 -
美国AI出口限令倒计时,硅谷直喊“下手轻点”,担心推动中国技术发展
2019-01-03 10:19 人工智能 -
最新调查:中国领跑23项尖端领域论文,美国7项
2019-01-03 09:48 -
世界首次!复兴号将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
2019-01-02 22:42 -
世界首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投入运营
2019-01-02 14:35 -
物理学家 :暗物质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2019-01-02 10:40 -
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越太阳系边缘小天体
2019-01-01 14:09 航空航天 -
“虽是太空竞赛后来者,但中国最可能获胜”
2018-12-31 22:47 航空航天 -
东芝宣布SCiB可充电电池业务拆分并独立
2018-12-31 10:40 -
iPhone XS Max首次自燃 客服拒额外赔偿
2018-12-30 21:11 手机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87“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8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5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