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验收在即,“中国天眼”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关键字:科技日报10月29日报道,明年上半年,FAST将接受国家验收。届时,全天候的观测节奏,将使得现有的驻地人员“捉襟见肘”。为此,FAST面向全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招聘。10月2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张蜀新表示,希望新一轮招聘能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因为此前的招聘情况并不理想,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目前,FAST已确定于明年上半年接受国家验收,涉及工艺、设备、档案等六大项目。一旦通过验收,FAST将正式对外开放,全中国的科学家都可以共享使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总工程师、研究员姜鹏说,经过两年的紧张调试,FAST的数项指标超过预期,截至目前已发现了53颗脉冲星、60颗优质候选体。从调试进展来看,FAST在灵敏度、系统噪音、指向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已经达到了国家验收标准。
按照姜鹏的说法,调试后的FAST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灵敏射电望远镜,它“耳聪目明”,可以帮助人类了解更遥远、更早期的宇宙。
不过,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姜鹏透露,科研人员正在研发现场设备的电磁屏蔽技术,以改善FAST周边的电磁环境,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此外,科研人员也在设法提升FAST的全天候能力,增加有效观测时长。
那么,FAST下一步的观测目标是什么?姜鹏表示,FAST谱线终端调试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开展中性氢的观测。届时,所取得的科学成果,将帮助人类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了解宇宙的历史。
10万年薪为何吸引不来科研人员
FAST正式投用后,将启动24小时观测,科研人员需三班倒轮流值班,而现有的驻地人员只有20多名,人手上“捉襟见肘”。为此,FAST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招聘。
招聘启事显示,FAST此次共招聘24人,涉及数据处理、数据中心运营和通信维护等岗位,要求科研人才能够长期在FAST现场工作、英文水平良好,有部分岗位还要求能够胜任夜班工作。
张蜀新表示,此次招聘为聘用制,但在工作相应年限后,表现优秀者可入编。至于薪酬,工资加驻地补贴,每年可以达到10万左右。
张蜀新说,希望这一轮招聘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此前,FAST公开招聘过一轮,但只招到半数科研人才,与预期相去甚远。“来的人不多,选择面窄。”
为什么10万年薪招不到人?张蜀新分析,除了宣传不到位外,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驻地偏僻、条件艰苦,一般情况下,科研人员驻地半个月后才能回趟家,会和家人长期分居两地,而且FAST验收后,工作不像建设期和调试期那么有挑战性,可能会比较枯燥。
也有科研人员分析,FAST的驻地工作,在年轻人看来可能更像坐“冷板凳”,短期内也难以出大的科研成果,毕竟人各有志,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更希望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对此,张蜀新表示难以赞同,他说,科研上要出成果,没有一定的沉淀是不可能的,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
驻地工作并非“与世隔绝”
由于附近的通信基站已被悉数关闭,他们只能借助固定电话和外界联系。手机不能带,手环不能打开,没有微波炉,数码照相机和无线网络也不能随便使用,就连看似无害的电吹风之类,也因为会发出射频干扰而受限。
在媒体的描述中,FAST驻地人员过的更像深山隐居的生活。
张蜀新解释说,事实上,这可能是外界的误解。在FAST驻地工作,虽然生活节奏比较慢,也远离一切电子产品,但驻地人员并没有与外面的生活脱轨,完全可以通过台式电脑及时获取外界信息,况且,国家天文台一直在努力为驻地人员创造一切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星级酒店般的住宿环境、花园式的办公场所,满目郁郁葱葱。走进FAST驻地,宛若走进一个都市后花园,心会随着周围的环境,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更为主要的是,在这里,生活了一群活跃在国内外天文科研界的追梦人。
“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已故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曾用诗一般的语言,向人们描述了科研人员追逐的脚步。
在大窝凼的这些年,作为“FAST首席摄影师”的张蜀新,几乎走遍了附近的每个山头和FAST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是农民工,还是科研人员,张蜀新差不多能准确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在他的带领下,很多人在毕业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成长为工程师。
博士毕业后,原本搞结构力学的姜鹏,一头扎进贵州的深山里,从一个天文学“门外汉”,变成了同事眼中最懂FAST的人。
若干年后,一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或许将从FAST诞生,而目前,FAST最需要的,是一个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你。
标签 中国科技- 原标题:验收在即,“中国天眼”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 责任编辑:新伟
- 最后更新: 2018-10-29 07:59:04
-
14万孕妇基因外流?华大基因:不存在数据出境
2018-10-28 20:19 -
媒体:中国将在南极冰盖建首个永久机场
2018-10-28 19:55 南极探险 -
2018年上半年服务器卖了150万
2018-10-28 11:29 -
传美光西安裁员数百人
2018-10-28 08:06 -
谢志峰口述实录:“中国的英特尔”
2018-10-28 08:00 -
高通:苹果拖欠70亿美元专利费
2018-10-27 20:20 -
我国首枚民营火箭“朱雀一号”发射失利 卫星未入轨
2018-10-27 19:35 航空航天 -
不撤"恶意芯片"报道是吧,撤广告!
2018-10-27 17:29 中美关系 -
盛世灯火迎进博:上海外滩灯景改造初步就绪
2018-10-27 14:15 中国进博会 -
中联重科袁野:驱动高端液压元件国产化
2018-10-26 22:10 -
一切为了双11 700机器人备战无锡未来园区
2018-10-26 17:42 天猫双11 -
14万孕妇基因外流?华大基因回应
2018-10-26 15:05 网络谣言 -
澳洲电讯选择爱立信为5G设备供应商
2018-10-26 12:15 -
谷歌回应包庇指控:解雇48名性骚扰员工 没给离职补偿
2018-10-26 10:37 -
中芯国际否认联合CEO梁孟松离职
2018-10-26 10:19 -
因泄露账户信息 脸书被英国罚50万英镑
2018-10-26 10:09 -
科技早报| 雷军:贵不一定最好 余承东:P20Pro和Mate20拍照最强
2018-10-26 09:49 -
科研人员过得好不好?数据来了!
2018-10-26 08:27 -
日本研发出通过语音和视线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
2018-10-26 07:15 -
六单位将国人基因信息传递出境 科技部罕见处罚
2018-10-26 06:48 国家安全
相关推荐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23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16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9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