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公司计划建造“月球城市”,中国航天专家:异想天开!
关键字: 日本月球城市据科技日报10月10日报道,作为地球最近的邻居,月球一直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不过,与过去由国家级航天机构提出探月计划相比,近年来许多私营公司也纷纷涌入探月大潮,而且其计划更为大胆超前。
据报道,一家名为ispace的日本公司最近宣称,打算在2040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城市,并使其客流量达到每年万人左右。
对于这项计划,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作出了评价:“异想天开。”他说,“别说2040年,2100年也不可能实现。”
过不了技术关,梦想只是空想
载人登月不可能一蹴而就,ispace也确实制定了两项前期任务。
例如,其计划在2020年代中期发射一颗探月卫星,以进入月球轨道为任务目标。他们期待这颗卫星能拍摄一些月面照片,并验证未来任务的导航系统。
该公司还设计了一台月面巡视器,由两台漫游车组成。这两台“车”一大一小,通过线缆连接,以满足供电和通信需求。他们希望巡视器能在月面软着陆并生存一天以上,如果能完成更多探索,将被视为额外的收获。上述两项任务都需依靠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九号火箭实施发射。
然而无论是绕月探测还是落月巡视,全世界已有不少国家和组织实施过。就ispace目前公布的内容来看,其计划在复杂性、持续时间等方面,与此前已经实施过的一些探月任务相比实在是“小儿科”。对于载人登月,如果仅凭这样的任务去打前站,无疑远远不够。
ispace首席执行官袴田健还透露,该公司正在研发从月球极地开采冰层并转变成火箭燃料的技术。“在2030年前后,我们期待能够研发推进器燃料并且将它提供给太空中的火箭。”他向媒体表示,希望到时候已有数百人在月球或月球轨道中工作,建造一个工业基地。
杨宇光表示,比照美国最新提出的航天规划就能看出,袴田健的愿望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9月24日,NASA发布《国家太空探索活动报告》,其中在月球计划中提出,从2019年“开始登月架构及任务分析,以支持美国航天员不晚于2029年登陆月球”。在相关计划中,NASA将在月球轨道建立“深空门户”空间站作为母舰,由宇航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打造一款巨型月球着陆器,在母舰与月球之间往返,每次搭载4名航天员在月面逗留2周。
杨宇光认为,美国此项计划面临的技术挑战极大,但其凭借雄厚的技术基础开展技术攻关,还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目标。不过,如果说“洛马”公司把4个人送上月球都大费周折,一家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的私营公司凭什么能送去几百人?
月球建城,考虑过成本么?
除了技术门槛,开展载人登月活动还必须考虑另一个重要条件——钱。
毕竟,唯一实现载人登月的阿波罗计划,是美苏争霸背景下的产物。“当时有一种说法:每发射一艘用于登月的土星五号重型火箭,相当于烧掉一艘航空母舰。”杨宇光说。为了政治目的不惜代价将人送上月球的时代早已终结,如今的探月活动,注重的是将科学探索和经济利益相结合,以探测月球资源为主,为未来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打基础。
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至今,全世界再也没有开展载人登月活动。不是不想,实在是难过金钱关。1989年,美国总统老布什表示要重返月球、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并以此为出发点向火星进发;2004年,小布什宣布“太空探索新构想”,再次提出重返月球并以此为跳板,为载人登陆火星以及其他深空探测活动做准备。但这些计划均未能完成。“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耗资太大。”航天专家庞之浩告诉记者。
对于钱的问题,袴田健显得很乐观。他声称ispace已经筹集到9500万美元,足以完成探月卫星和月面巡视器项目。除了市场资金,日本政府于3月宣布,将在5年内向太空初创企业提供9.4亿美元的资金扶持。这想必也给袴田健带来了底气。
但杨宇光认为这并不足以实现袴田健的梦想。“别说在月球两极建基地开采,地球南极每年又有多少人能去科考?”他说,“相比之下,月球开发的运输、维护成本高出何止万倍。”
杨宇光说,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前往太空的运输方式并没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仍然是借助运载火箭。目前以氢氧为燃料的火箭,性能已达到极致。即使像SpaceX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乃至其提出的“大猎鹰(Big Freaking Rocket)”构想,实际成本也不像其设想的那样美好,达不到大规模频繁进出空间所需的低成本需求。
“如果说人类研发出强度比目前纳米管高千万倍的材料,以此造出‘太空电梯’,进入太空的成本有望缩减至目前的万分之一。这时候才有可能在月球建设‘城市’。”杨宇光说。然而这一切还遥遥无期。
万人登月?月球不是这么开发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ispace能攻克技术、解决成本,他们还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数百人在月球工作,每年万人流量,你是要干嘛?
这不是开发月球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月球在航天计划中的定位来看,它绝非人类的“太空家园”,而更适合作为人类前往火星以及更遥远深空的中转站。庞之浩说,人类下一步登月活动势必以驻月为目标,包括建造能源基地、科研基地等,让航天员在月球上长期工作和生活。如果能提取、利用月球资源飞向火星,这样才有意义。
此前的探测显示,月球上存在水冰,科学界普遍认为其分布在月球两极的永久阴影区。杨宇光说,如果能采集这些水资源,原位利用将其制备成火箭发动机所需的氢氧燃料,可以支持未来火星飞船从月球表面起飞,相比从地球出发,载人探火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为此,许多航天专家强烈建议建设永久性月球基地,派航天员长期驻守。
但这样的基地,实在是不用住几百人。一是花费太大,二是无此需求。杨宇光说,月球水资源具体如何分布、哪些适合开采、如何开采,目前还没有定论。因此早期的月球基地开展一些科考活动,像国际空间站那样住4到6人已经足够。如果发现大量可用水资源,需要扩大基地规模进行开采和燃料制备,那也不需要几百人。
“2050年代人类能开始开采月球资源,那就很不错了。”杨宇光说,ispace没搞明白开采月球的概念,就想当然地提出这样的“天方夜谭”,不过是用于筹集资金的噱头而已。
(作者/付毅飞)
- 原标题:日本公司计划建造“月球城市”,中国航天专家:异想天开!
- 责任编辑:何书睿
- 最后更新: 2018-10-10 19:09:30
-
HyperloopTT推出全尺寸超级高铁乘客舱 时速750公里/时
2018-10-10 18:20 科技前沿 -
中国共享单车简史及终极命运猜想......
2018-10-10 17:47 智慧交通 -
外媒披露iPhone骗修闹剧:中国市场欺诈案一度占比六成?
2018-10-10 16:47 -
用户集体被盗刷最高上万 官方回应让果粉急了
2018-10-10 15:50 苹果新“品” -
上交所“质疑”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估值
2018-10-10 14:23 科技前沿 -
有一种“失败”叫做努比亚
2018-10-10 14:04 手机硬件 -
外媒暗访:苹果系统性夸大维修费用
2018-10-10 13:28 苹果新“品” -
台积电Q3营收季增11.6%至84亿美金,7nm居功至伟
2018-10-10 11:16 -
华为推两款AI芯片 号称计算力远超谷歌英伟达
2018-10-10 11:12 人工智能 -
国内俩家指纹识别芯片厂商开打官司
2018-10-10 10:50 -
福建农林大学:全球首次破译甘蔗基因组
2018-10-10 10:50 科技前沿 -
我国去年研发经费17606.1亿元 强度创新高
2018-10-10 09:10 中国经济 -
科技早报|马云家族问鼎2018胡润百富榜 子弹短信重新在App Store上架
2018-10-10 09:08 -
腾讯高位跌近四成 市值失守2.8万亿港元跌出全球十大
2018-10-09 22:41 -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
2018-10-09 15:10 航空航天 -
因为一篇报道 用户20亿的它要凉了
2018-10-09 10:10 -
科技早报|法拉第未来回应解约风波:恒大未继续注资,还阻碍其他融资
2018-10-09 09:17 -
-
复兴号超员为何出现停运?铁总回应
2018-10-09 07:10 -
今年中国显微镜出口量将达到330万台 高端产品才是盈利王道
2018-10-09 07:00
相关推荐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73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26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62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3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8最新闻 Hot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