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它可防御量子攻击!中科大首次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
关键字: 量子随机数量子力学据《人民日报》9月20日报道,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范靖云、马雄峰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日本NTT基础科学实验室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20日凌晨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项突破性成果有望形成新的随机数国际标准。
随机数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天气预报、新药研制、材料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常常需要通过数值模拟进行计算,而数值模拟的关键就是要有大量随机数的输入;在游戏、人工智能等领域,需要使用随机数来控制系统的演化;在通信安全、现代密码学等领域,则需要第三方完全不知道的随机数作为安全性的基础。
以往通常有两类获取随机数的途径:基于软件算法实现或基于经典热噪声实现。软件算法实现的随机数本质上是确定性的,并不真正随机。基于经典热噪声的随机数芯片读取当前物理环境中的噪声,并据此获得随机数,更难预测。然而在牛顿力学的框架下,即使影响随机数产生的变量非常多,但在每个变量的初始状态确定后,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输出在原理上是可以预测的,只是某种更难预测的伪随机数。
量子力学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因为其基本物理过程具有经典物理中所不具有的内禀随机性,从而可以制造出真正的随机数产生器。
量子纠缠内禀随机性就是量子叠加态测量塌缩的随机性。量子纠缠也是一种量子叠加态,测量量子纠缠也会随机塌缩。把这种量子测量的随机性应用到器件里,就是量子随机数发生器了。这种内禀随机性,从量子力学理论发展的初期就深深困扰着爱因斯坦、薛定谔和温伯格等著名物理学家。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贝尔通过对量子纠缠进行关联测量,发现量子力学和定域确定性理论会对测量结果有着不同的预言。利用这个特性即可开展贝尔实验检验,从而判定量子力学的基础是否完备和量子随机性是否存在。贝尔理论提出后的几十年中,世界众多科研小组进行了大量实验,量子力学和量子随机性经受住了相关的实验检验。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有两个漏洞需要关闭,即自由选择漏洞和塌缩的定域性漏洞。
潘建伟小组针对这两个漏洞,分别利用观察者自主选择和遥远星体发光产生的随机数,于今年分别实验实现了超高损耗下和大量观察者参与的贝尔实验检验。重要而有趣的是,由于贝尔实验与量子内禀随机性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贝尔实验的检验可以从根本上排除定域确定性理论,从而实现不依赖于器件的量子随机数,即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
“在现有的量子通信系统中,如果采用自己制备的或者可信制造商制备的量子随机数产生器,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小心采用了恶意第三方所制造的器件,就会发生随机数泄露。我们新的成果则确保即使是使用不信任第三方的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产生真随机数,并且不会泄露,从而确保通信的安全。”潘建伟说。
这类随机数发生器被认为是安全性最高的随机数产生装置,因此目前国际上纷纷开展这种随机数产生器的研制工作,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正计划利用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产生器建立新一代的随机数国家标准。
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产生器在实验上具有极高的技术挑战:整套随机数产生装置需要以极高的效率进行纠缠光子的产生、传输、调制、探测;同时,不同组件间需要设置合适的空间距离,才能以最高的安全性保证任何窃听者不能通过内部通信伪造贝尔不等式测试的结果。潘建伟、张强研究组经过3年多的努力发展了高性能纠缠光源,首先优化了纠缠光子收集、传输、调制等环节的效率,并采用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开发的高效率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实现了高性能纠缠光源的高效探测;然后通过设计快速调制并进行合适的空间分隔设计,满足了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产生装置所需的类空间隔要求。最终,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可以防御量子攻击的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产生器。
该研究成果及后续研究工作将为密码学、数值模拟以及需要随机性输入的各个领域提供真正可靠的随机性来源。同时由于可信任的随机数源是现实条件下量子通信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器件无关随机数的实验实现也进一步确保了现实条件下量子通信的安全性。
未来,中科大团队将建设高速稳定的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产生装置,通过提供基于量子纠缠内禀随机性的、高安全性的随机数,争取形成新一代的随机数国际标准。
记者 吴月辉
(原题为《有了它,可防御量子攻击》)
- 原标题:有了它可防御量子攻击!中科大首次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09-20 08:05:56
-
一箭双星 北斗首次装载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
2018-09-20 07:40 航空航天 -
暴风集团扣非净利锐挫6017% 股权悉数冻结冯鑫正“通盘考量”
2018-09-20 06:35 -
焦点分析 | 美团点评到底值多少钱?
2018-09-19 23:02 大公司 -
黄章:魅族16X OIS镜头成本好几百元 很多旗舰机都没有
2018-09-19 22:57 手机硬件 -
英伟达 RTX 2080/RTX 2080 Ti首发评测
2018-09-19 22:32 -
上海警方:窃取华住旗下酒店数据信息嫌疑人已被抓获
2018-09-19 20:02 依法治国 -
青春不是减配!小米8青春版亮相 华为P20要哭了
2018-09-19 18:10 手机硬件 -
虚假宣传对手 法院二次责令泰迪熊移动向小源科技道歉
2018-09-19 17:04 商业 -
阿里成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称两三年内要打造真正量子芯片
2018-09-19 15:08 大公司 -
科技早报|文章《谁在杀死腾讯》被微信提示标题夸大误导
2018-09-19 11:45 -
美媒:与中国比高铁,我们简直第三世界
2018-09-19 10:52 美国一梦 -
万元新iPhone降价卖,卖家照样赚钱,为何?
2018-09-19 09:18 苹果新“品” -
华为轮值CEO胡厚崑:5G落地后会比4G安全一倍
2018-09-18 16:43 IT新浪潮 -
三星在天津投资30亿人民币扩产MLCC
2018-09-18 16:32 大公司 -
SpaceX绕月飞行首单旅客: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
2018-09-18 15:36 航空航天 -
哈啰CEO杨磊谈改名:短期看我们像滴滴,长期走的路不同
2018-09-18 15:22 -
脸书加强审查 并设置“人权专员”
2018-09-18 15:06 美国政治 -
中国制造赶德超美的秘密在这!德勤中国智能制造深度报告
2018-09-18 14:30 -
科技早报|二维火:美团涉嫌破坏系统已立案 周一中概股多数下跌
2018-09-18 09:37 -
我国科技期刊尴尬:一二流投国外,三四流投国内
2018-09-18 07:53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