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米碳化硅反射镜落成 中国航天器的“瞳孔”将是全球最大
关键字: 长春光机所单体碳化硅反射镜制造碳化硅反射镜的第三步,实现对反射镜的高精度检测。
与加工技术同等重要的是反射镜检测技术,这也直接决定着最终加工精度。超大口径光学元件检测,由于检测光路长,受重力、检测环境干扰严重,需要通过复杂、精密的检测环境控制措施才能实现高精度检测。为此,长春光机所专门建立了28米高的多功能检测塔,用于完成大口径反射镜检测工作。
多功能检测塔
碳化硅镜坯完成粗抛光之后,由于陶瓷材料表面的细小缺陷,反射镜表面产生散射,从而降低了光学性能。通过在碳化硅反射镜表面镀制和反射镜基底结构相近硅材料,使表面缺陷得到改善;然后在改性层基础上进行精抛光,这种方式可以大幅改善光线在反射镜表面的散射。最终可以使反射镜的反射率达到95%以上。
在镜面材料缺陷改性方面,采用等离子辅助低温物理气相沉积(PIAD)方法,在碳化硅反射镜表面镀制Si改性层,然后进行面形精加工后,最终在4米反射镜表面镀制反射增强膜,使其反射率最终达到光学系统要求。
科研人员在做镀膜前准备工作
至此,碳化硅粉末终于变成了高刚度、高面形精度的4米反射镜。
与加工工艺同等重要的,还有4米反射镜制造所需全套制造装备的研发。围绕反射镜研制流程,项目完成了三个子系统、十余套加工检测设备研制,全部自主掌握知识产权。其中4米量级反应烧结炉、FSGJ-4型非球面数控光学加工中心、4米量级大型磁控溅射镀膜机三套核心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其中,4米量级大型磁控溅射镀膜机高精度大口径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制造技术是高性能光学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也是促进高分辨率空间对地观测、深空探测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发展的支撑技术。
技术过硬 全球先进
大口径高质量的主反射镜是建设太空望远镜的技术突破口。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研究员徐令予曾刊文指出,目前各国使用的反射镜材料主要就是:超低膨胀系数石英玻璃(ULE),铍(Be)和碳化硅。其中,碳化硅是反射镜材料的上佳选择。
此前世界最大尺寸的碳化硅反射镜直径为3.5米,它是法国为欧洲“赫歇尔”红外望远镜制造的主反射镜。
另一个使用反射镜的设备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它的直径为2.4米。众所周知,哈勃望远镜在太空的观测几乎刷新了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而用这种镜片对地观测,效果相当不一般,分辨率达到了零点一米级。
据介绍,美侦察卫星“锁眼-11”的主镜面起初就与哈勃望远镜的主镜面几乎一致,后期的越来越大,最后的镜片型号约为3米直径左右,拥有更好的图像采集能力。同一系列的“锁眼-12”也与哈勃望远镜采用一样的方式成像,精度更高,分辨率达到0.1米。外界评价,夸张点说,美军在查看这些卫星图片的时候,能通过数人头的方式知道一只行进中的军队的人数。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简氏防务周刊曾于本月14日关注了中国最新发射的高分11号卫星。简氏认为高分11号这枚明确用于军事目的的卫星,可以达到美国“锁眼-12”号的分米级分辨率,可能能够实现10厘米或更小的地面图像分辨率,中美的侦察卫星差距正在消失。
此次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反射镜直径达4米,其效果可想而知。
目前,美国、加拿大和欧洲22国正共同开发韦伯太空望远镜,这是一款红外线观测用太空望远镜。质量为6.2吨,约为哈勃空间望远镜(11吨)的一半。主反射镜由铍制成,口径达到6.5米,面积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倍以上。
早在长春光机所研制出4米直径的碳化硅毛坯时,徐令予便撰文称,韦伯太空望远镜西方不带中国一起玩。长光所开发这块毛坯可能表达了这样一个态度:中国决定独自也要“玩玩”太空望远镜。“我估计这块4米直径的碳化硅主反射镜会用在太空中,4米直径装进长征五号升空应该没有问题。如果4米直径的碳化硅反射镜用在可见光波段,它的分辨率与韦伯很接近,这场太空竞争会有好戏可看。”
买不来的技术 只能靠自主研发
《中国科学院院刊》曾刊发“长春光机所”的文章称,4米量级高精度SiC非球面反射镜集成制造系统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大幅提升了我国在高性能大型光学仪器的研制水平。该项目研究拉动了下游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对于提升我国大型光学材料制备、高精度重型机械制造设备、大型精密三坐标测量仪器、真空机械等相关产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后续可以应用于空间对地观测、大型天文仪器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研究,对我国的国防安全、基础科研、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欧美国家将以微晶玻璃为原材料加工的大口径光学反射镜作为战略物资,其产品与生产设备和工艺全部对外禁运。
“核心技术买不来,一定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项目负责人、长春光机所副所长张学军说,为了实现更稳定的性能,长春光机所选择普遍不被国际同行看好的碳化硅为原材料。虽然碳化硅化学性能稳定、导热快、受热变形小,可比起微晶玻璃等其他原材料,它的加工难度更大——用它烧制的陶瓷,口径一旦增大,就容易断裂、破碎。
项目研发团队顶着巨大压力,历经整整八年技术攻关,先后突破消失模制作、凝胶注模成型、无应力反应连接等多项镜坯制备关键技术,建立了大口径碳化硅镜坯制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2米、2.4米、3米单体碳化硅镜坯,4米口径整体碳化硅镜坯相继研制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大口径碳化硅光学材料的生产加工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目前,由长春光机所研发的2米量级口径反射镜已在实际工程应用;2022年,在中国空间站的多功能光学设施上,将使用我们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口径反射镜;在不远的将来,4米量级反射镜也将应用在我国新一代光电观测系统中。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奕含
- 最后更新: 2018-08-22 16:57:40
-
台分析师:进击的大陆半导体,差在哪里?
2018-08-22 10:56 -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谈谈国产电视品牌国际化之路
2018-08-22 10:52 手机硬件 -
红芯称拿到国企订单,究竟咋回事?
2018-08-22 10:13 科技前沿 -
腾讯封禁了一批区块链自媒体,这可能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开始
2018-08-22 10:11 商业 -
一条鲫鱼正在刷屏:送50名高中生进北大清华
2018-08-21 14:28 中西教育 -
三元材料核心专利缺失 国内锂电警惕重蹈中兴覆辙
2018-08-21 10:06 能源战略 -
我国网民已达8亿 98%用手机上网
2018-08-21 09:55 -
98岁中科院院士洪朝生去世:我国低温物理开创者
2018-08-20 11:52 -
“打破美国垄断”浏览器被指套用谷歌内核,企业回应
2018-08-16 19:34 科技前沿 -
红芯浏览器换皮称自主的把戏何时休?
2018-08-16 17:30 科技前沿 -
“玉兔号”月球车继任者征名了,网友热赞第一的是......
2018-08-16 12:07 航空航天 -
腾讯净利润13年来首现单季负增长 手游业务跌幅巨大
2018-08-15 21:49 IT新浪潮 -
五十年前造出来是荣耀,五十年后用到垮是耻辱
2018-08-15 19:55 -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首次公开 12月发射
2018-08-15 12:54 航空航天 -
中国试管婴儿30年:无主胚胎库存近满,不忍扔不敢扔
2018-08-14 13:11 医学 -
这款游戏在美平台销量第一,腾讯刚上线就遭举报下架
2018-08-13 19:20 IT新浪潮 -
媒体:中国1919年缺乏科学精神,2019年依然缺乏
2018-08-13 17:41 -
17.3%!中国刷新有机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
2018-08-13 07:47 -
内地资金撤出253亿港元 腾讯下周将迎“关键时刻”
2018-08-12 20:28 股市 -
人类首个将"触摸"太阳的探测器升空
2018-08-12 16:00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