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子刊:2100年华北平原或因极端热浪变得不再宜居
关键字: 气候变暖据澎湃新闻今日报道,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布论文表示,由于气候变化和灌溉农业的发展,2070年至2100年,中国的华北平原可能因为极端热浪而变得不宜居住,而这样的热浪对户外工作者而言甚至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自然—通讯》于2010年首次发行,是《自然》(Nature)杂志的第17本子刊。
中国华北平原面积3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亿-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地区。中国科学院的资料显示,目前华北平原四季变化明显,年均温度8-15℃,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常有洪涝。春季旱情较重,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地区。
热浪因灌溉农业而变强
该研究按照现有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基于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型模拟的集合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大规模的灌溉农业模式有直接影响,会使得热浪的强度更高。
灌溉农业是在干旱时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模式。灌溉可以冷却地表温度并滋润地面空气,但随着温度升高,灌溉系统将导致高水平的水蒸发,使得北方平原的空气非常潮湿,提高温度和湿度,从而提高热浪的强度。因此,在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本世纪下半叶,华北平原可能会遭遇致命热浪。而当湿球温度达到35℃时,人类在无保护的环境中只能生存6小时。研究同时表明,大面积的灌溉农业将湿球温度直接提高了0.5℃。
湿球温度(Wet-bulb temperature)是指对空气进行加湿,其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达到的温度。
除非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遏制,否则华北平原将在2070年至2100年之间达到致命的35度湿球温度阈值,户外工作者可能在极端热浪袭击的几小时内死亡。
实际上,模型的结果显示,即便中国大幅降低碳排放,在本世纪下半叶,华北平原也将数次超过35度湿球温度阈值。
过去50年,中国的热浪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1951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平均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约1.35℃,平均0.27℃/10年,高于当时全球约0.13℃/10年的速度。中国最近一次经历严重热浪袭击是在2013年夏天,东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热浪事件。其中上海徐家汇曾一度达到40.8℃,创下当地气象记录141年以来的最高气温。
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2030年至2050年间,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热应激可能会导致全球每年有38000人死亡。
“根据气候变化和人口差异的极端情况预测,(受极端热浪袭击)每年死亡人数可能达到51795人。”论文合作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郭玉明(Yuming Guo,音译)表示。
会不会“热死”不仅和实际温度有关
人体是通过蒸发汗液从体内除去热量进行“自我降温”的。但如果空气湿度越大,热浪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就会越大。因为湿度会使得汗液无法蒸发,人体无法通过出汗排出体内的多余热量,严重的可能导致器官衰竭。
所以当湿球温度达到35℃阈值的时候,即使身体健康的人坐在阴凉处,只要人体的自然降温机制得不到保障,也会在不到6小时内死亡。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曾提出炎热指数(Heat Index)的概念,这个指数综合考虑了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感温度的影响。由于人种不同、体表汗腺和体毛的差异,和中国人的感受可能稍有差别。根据美国的炎热指数标准,同样是30℃时,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与实际气温比上升了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飙升至40.6℃,比实际气温高出10.6℃。在相同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
相对湿度不仅会提高人体对“炎热”的感知,也会提高人体对“寒冷”的感知。当气温低于15℃的时候,相对湿度越大,感觉就会越冷,就会使人感受到中国南方冬天的“魔法伤害”。
美国NOAA炎热指数对照表。图自中国天气网
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历史上大气的湿球温度都很少超过31℃。但麻省理工此前的一项研究显示,本世纪下半叶的热浪将使得湿球温度升至31℃-34℃左右。美国国家气象局将高于31℃的湿球温度列为“极端危险”,警告人们“如果不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可能会患重病甚至死亡”。
除了中国,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流域以及南亚大部分地区,也将在本世纪下半叶迎来超过35℃湿球温度的极端气候。近几十年,南亚致命热浪的发生频率已经明显上升。2015年,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第五大致命热浪袭击印度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导致约3500人死亡。但中国将要面临的致命热浪依然比其他地区严重。
“华北平原可能将面临人类历史上,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大风险。”麻省理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徐路易
标签 气候变暖- 原标题:《自然》子刊:2100年华北平原或因极端热浪变得不再宜居
- 责任编辑:谷智轩
- 最后更新: 2018-08-02 16:17:47
-
科技日报:高铁新技术缩短5分钟 管理拖慢1小时
2018-08-02 13:27 高铁世纪 -
人类能否创造生命?中国科学家最新合成方法给出答案
2018-08-02 11:40 -
美俄研究人员解冻西伯利亚永冻土 唤醒冰封3万年以上线虫
2018-08-01 08:46 科技前沿 -
优酷不酷:领先者的滑落与阿里的“神助攻”
2018-08-01 08:38 IT新浪潮 -
阎良堵路的运-20,真身终于揭晓
2018-08-01 01:55 中国大飞机 -
新能源+特高压首次“联姻” 为何湖南“消化不良”?
2018-07-31 11:53 能源战略 -
-
四川绵阳,中国唯一一座科技城如今怎么样了?
2018-07-30 21:37 科技前沿 -
日本搞了个发明,上班犯困就冻醒你
2018-07-30 15:20 日本 -
日月光董事长:大陆半导体在崛起,但台企仍有5年优势
2018-07-30 13:36 台湾 -
中国电信扩建vIMS网络:年底将实现全网VoLTE
2018-07-30 07:13 IT新浪潮 -
相距不到20天,两颗北斗再升空
2018-07-29 14:00 航空航天 -
中国科学家常温下驯服“最顽固分子” 可做火箭燃料
2018-07-29 11:55 科技前沿 -
外媒:中国5G撒手锏 来自一位土耳其教授
2018-07-28 18:38 IT新浪潮 -
“芯片业靠全球努力,一定要开门发展”
2018-07-28 17:00 观察者头条 -
航天科工发布国产“航天超级服务器”
2018-07-27 20:49 科技前沿 -
“天河三号”原型机完成研制部署,百亿亿次计算将至
2018-07-27 07:55 中国精造 -
美国分分钟让中国断网?这里是一份中科院认证的科普
2018-07-26 19:44 网络战线 -
美国防部砸15亿美元欲重振芯片产业
2018-07-26 09:32 IT新浪潮 -
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天宫二号冷原子钟做到了
2018-07-26 08:28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165“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89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8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