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眼里的“第一资源”为何如此重要
关键字: 习近平人才创新央视网消息:“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曾在诸多场合多次论述人才对于治国兴邦的重要意义。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13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人才,是驱动技术创新的主体。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依靠紧抓“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理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置身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又该如何突破自身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靠创新来驱动,创新则靠人才来支撑。“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近年来,在习近平的关怀下,一系列扶持人才政策陆续颁布,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和科技工作者从海外归来,投入到祖国创新创业大潮。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不唯论文、职称、学历论英雄,也鼓舞、激励、留住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习近平的推动下,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意见》直面当下科技评价体制的诸多弊端,并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地深化“三评”改革,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形成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人才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2016年5月,习近平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的重要指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证明,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引领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是先进生产力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因素。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
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就明确提出“八八战略”,精准定位人才强省发展目标。经过十几年持续推进,才有了现如今人才工作的“浙江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强国战略。深系国家兴衰的人才强国战略无疑是重中之重。建设人才强国既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势,又有力指导了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其中“党管人才”则是根本中的根本。如何让人才能够“人尽其才”?关键在于提高党管人才的水平。既要增强各级党政负责人的人才意识,也要提高全党全社会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构建全新的人才发展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制度体系,不仅能有效挖掘现有人才,亦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创造良好条件维护人才健康成长。
“根在基层,重在落实。”只有在全社会弘扬识才爱才、敬才留才的良好氛围,才能激励青年一代更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中国的科技人才才能一茬接一茬地成长。
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正如总书记所说:“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保持快速发展,抓住机遇走在时代前列,就要“坚持人才为本”,紧紧抓住这重要的“第一资源”。
同时,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还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
打开国门,才能拥有世界。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才能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尽展其能;才能激活本土人才、强化本土培养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全球人才竞争的大势中占据上风。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用这八个字勾勒出新时代我国人才政策的发展方向。
《诗经》有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在当前全球化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我们必须眼界更广、气度更大、方式更灵活,才能引才用才,最大限度发挥国际人才流入带来的红利。
(文/刘畅)
- 原标题:习近平眼里的“第一资源”为何如此重要
- 责任编辑:黄涛
- 最后更新: 2018-07-18 16:19:44
-
全球最大功率无人潜水器中国下线 提货4吨潜深3000米
2018-07-18 09:25 -
工信部:32%关键材料国内为空白,52%靠进口
2018-07-15 11:22 中国精造 -
我国学者“时间折叠法”首次实现皮秒精度任意序列发生器
2018-07-14 15:01 科技前沿 -
C919进入密集研发试飞阶段
2018-07-13 08:42 科技前沿 -
我国正在建设可重复使用空间科学试验平台
2018-07-13 07:30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抗艾滋病药物获批上市
2018-07-12 22:01 -
首次!中国内地挤进2018全球创新榜前20
2018-07-11 14:24 -
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突破万亿立方米
2018-07-11 10:14 能源战略 -
外媒称中国工厂成臭氧层“杀手” 专家:在核实
2018-07-10 22:57 -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提了一个例子
2018-07-10 10:05 科技前沿 -
专访 | 蓝箭航天:商业航天的未来是中型运载火箭
2018-07-10 08:40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07-10 06:30 航空航天 -
2018下半年首发 “巴遥一号”成功发射
2018-07-09 13:23 航空航天 -
中国“N2爆弹”技术升级:成功合成金属氮
2018-07-09 11:00 -
他扎根航发研制50载:中国航空工业要补的课很多
2018-07-09 09:56 中国精造 -
这个物种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
2018-07-09 07:2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人民日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不我待
2018-07-08 16:34 科技前沿 -
我国科学家发现这个基因:影响欧亚人群肤色变浅、适应寒冷
2018-07-08 14:26 科技前沿 -
丁肇中:中国科学家有成绩就升官 是误入歧途
2018-07-08 09:42 科技前沿 -
美军投资研制高超声速试验火箭
2018-07-05 10:44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