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四号年底前后登月!其中继星被命名为“鹊桥”
关键字: 嫦娥四号【观察者网综合报道】据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24日报道,5月即将发射的嫦娥四号中继星在24日“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正式命名为“鹊桥”,其搭载的由哈工大研制的两颗小卫星分别命名为“龙江一号”和“龙江二号”。
图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24日报道,当天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在哈尔滨举行的航天日主会场活动现场,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在接受央视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计划于今年底前后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展开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探测,这项任务将分两次进行。
嫦娥四号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进行探测,由于月球自转公转周期相同,因此月球永远有一面一直背对地球,从地球上就无法直接与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通信,为此,在发射嫦娥四号之前,还要先发射一颗月球中继星。
五月发射中继星
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表示,我们要在今年的五月中旬左右,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月球中继星,将在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2点进行中继通信,这也是第一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地月L2点对地、对月中继通信。具备了中继通信的这个能力以后,我们在今年的年底将进行嫦娥四号的发射。
嫦娥四号:第一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
通过这颗月球中继星,嫦娥四号就可以将探测获取的月球信息顺利传回地球。包为民表示:嫦娥四号原本是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备份,在嫦娥三号成功的基础上,嫦娥四号通过提高探测器的适应性,将有望在月球背面探测任务当中取得大量科学成果。
包为民介绍,我们在月球背面探测,可能会发现我们在月球正面没有得到的一些数据。它可以屏蔽这个地球的辐射,它可以对深空进行探测,真实的反映宇宙的一些信息。
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接受央视记者独家专访 图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国正在实施探月三期工程 实现无人采样返回
包为民介绍,我国正在实施探月三期工程,任务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包括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2次任务。嫦娥五号探测器将实现月球软着陆以及采样返回。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同时,我国也正在规划探月四期工程,未来或将建造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我国火星探测计划进展顺利 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
包为民还向记者表示,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正在有序推进,对火星的首次探测将一次完成绕火星飞行,火星表面降落以及巡视探测等任务。
火星探测按两步来规划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把目标定在2020年,和我国月球探测计划中“绕、落、回”三步走的部署不同,火星探测按两步来规划,而这第一步就将一次完成三大任务。
包为民表示,现在提出来的方案绕、落、巡是一步,先进行环绕探测,对这个大气火星引力场这些模型进行在轨的探测,然后要落到这个火星的表面,同时还要进行火星车的巡视探测。
火星探测器将携带在火星表面采集到的样本返回地球
包为民还介绍,在第一步完成之后,将进行火星探测的第二步,也就是火星采样返回,火星探测器将携带在火星表面采集到的各项样本返回地球,目前第一步已经得到国家批准,第二步正在论证立项的过程中。此外,为了将更大规模的航天器送上太空,我国也正在进行重型火箭的研究。我国的重型运载火箭箭体直径近10米,全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将达到百吨级。
包为民对记者表示,重型火箭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技术深化论证这么一个阶段。未来将承担载人登月等任务。按照计划,重型火箭将在,2030年前后完成首飞。
- 原标题:嫦娥四号年底前后登月!其中继星被命名为"鹊桥"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童黎
- 最后更新: 2018-04-24 12:05:25
-
问鼎苍穹 我国将选拔17至18名第三批预备航天员
2018-04-23 14:00 航空航天 -
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2018-04-23 09:50 IT新浪潮 -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减速伞试验成功
2018-04-23 09:13 航空航天 -
造一颗“中国芯”分几步?
2018-04-23 07:50 科技前沿 -
美国不是第一次在芯片上出手,但每次中国都变得更强
2018-04-23 07:35 中美关系 -
俄航:莫斯科上海航线未来或用超音速飞机 只要2小时
2018-04-22 23:08 航空安全 -
我国深海水下滑翔机首潜8213米 刷新世界纪录
2018-04-22 08:19 -
首次!中国利用遥感技术在国外发现丝路考古遗址
2018-04-21 13:33 -
外媒:中国“人造太阳”或超越人类最狂野的能源梦想
2018-04-20 16:55 中国精造 -
我国航天员"飞天"水下训练服首亮相
2018-04-20 15:43 航空航天 -
国家航天局:中俄正讨论向对方空间站互派宇航员
2018-04-20 10:55 科技前沿 -
中兴回应美制裁:极不公平 不能接受!
2018-04-20 09:50 中美关系 -
“发展自主芯片,不能等做到跟国际水平一样才用”
2018-04-20 07:38 科技前沿 -
他们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2018-04-19 16:25 -
“谷歌通过麦克风窃听,然后推送广告?”有人测试了一下…
2018-04-19 15:59 科技前沿 -
谷歌苹果脸书 美科技巨头齐补“芯”
2018-04-19 15:27 IT新浪潮 -
西起郑大东至河大,河南准备打造“中原硅谷”
2018-04-19 13:52 -
丁仲礼院士:这项研究将服务于国家气候谈判
2018-04-19 13:30 -
是什么卡了中国顶级光刻机的脖子?
2018-04-19 07:33 科技前沿 -
“除霾塔”阶段性成果:10平方公里内PM2.5浓度可减15%
2018-04-18 21:3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