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最先进自主无人潜水器“潜龙三号”赴南海海试
关键字: 潜龙三号潜龙三号首次亮相潜龙三号南海海试【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4月15日,我国科考功勋船“大洋一号”驶离厦门现代码头,开始执行2018年综合海试B航段任务。
其中,4500米级“潜龙三号”潜水器将首次亮相,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自主无人潜水器,以深海复杂地形条件下资源环境勘查为主要应用方向,它将成为我国大洋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的“利器”。
仅靠“潜龙二号”难以满足需要
长3.5米,高1.5米,体重1.5吨,立扁形身体,还有4只“鳍”——从外形看,“潜龙三号”延续了“潜龙二号”的“胖鱼”基因。
《科技日报》4月16日报道称,这对“孪生兄弟”的总设计师是同一个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健。刘健说,这种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有利于减少垂直面的阻力,便于潜水器在复杂海底地形中垂直爬升,也可以增强水面航行能力。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刘健说,“我国在西南印度洋的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有约一万平方公里,探测任务繁重,仅靠一台‘潜龙二号’,难以满足大洋深海资源探测的需要。
在“潜龙二号”基础上优化升级
为应对水下复杂的地形地貌,“潜龙三号”同样采用前视声呐作为避碰传感器。这种成像声呐也被认为是潜水器的“眼睛”。控制“潜龙三号”的计算机在采集数据后,通过图像处理方式来识别障碍和周围环境,结合避碰策略,下达紧急转向、紧急变深或变高以及跟踪指令。
4个可旋转舵推进器相当于潜水器的“鳍”,借助它,潜水器可以灵活地前进、后退、旋转,在海底“翻山越岭”。
虽是“孪生兄弟”,但刘健说,“潜龙三号”在“潜龙二号”技术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级。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最大续航能力增加,噪声有所降低。
“‘潜龙三号’的技术指标仍然是30小时,我们通过降低电子设备功耗,提高推进效率等措施,使最大续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刘健说。
“潜龙三号”会干些啥
据新华社报道,本次航段任务主要是通过使用“大洋一号”在南海开展相关设备试验,完成重大装备海上验收,推动“潜龙”系统潜水器的发展。
“潜龙三号”潜水器在本航段主要开展载体配平、深海航行、最大深度航行等试验,对其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进行验证。
同时,科考队还将利用“潜龙三号”潜水器和多种科考设备,完成EM122多波束系统的标定和验收;完成国产超短基线基阵的标定;共同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与环境基线调查、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区地质和环境调查。
本次海试前,2017年年底,“潜龙三号”完成历时29天的千岛湖湖上试验。
“通常海试可验证湖试无法验证的指标,如最大深度等,偏重于功能性试验。”刘健说,此次是“潜龙三号”首次海试,其技术状态有待验证,此外也存在出现技术故障、遭遇恶劣海况等风险。
据悉,4月11日,“大洋一号”船圆满完成A航段海试任务,按照计划,B航段海试任务将历时19天,结束作业后预计将于5月3日停靠青岛。
海试通过后,“潜龙三号”将在我国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航次中被实际应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性能。
综合海试A航段首席科学家初凤友表示,在A航段中,“海龙Ⅲ”与“海龙11000”潜水器初出茅庐,为各种潜水器密切配合乃至“三龙”聚首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记者同时了解到,服务于深海探测的新科考母船有望于2019年下水。届时,它将可以同时搭载“三龙”,组成我国探秘深海大洋的利器。
这“三龙”分别指载人潜水器(HOV)“蛟龙号”、遥控水下机器人(ROV)“海龙”系列和自主水下机器人(AUV)“潜龙”系列。
- 原标题:我国最先进自主无人潜水器“潜龙三号”赴南海海试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焕宇
- 最后更新: 2018-04-16 10:59:19
-
能预测肿瘤、早恋——基因检测真有这么神?
2018-04-16 08:00 -
时速613公里的超级高铁,14秒内“秒停”?
2018-04-15 21:10 高铁世纪 -
袁隆平:2020年前做完这两件事就退休
2018-04-15 08:37 -
“月宫一号”向公众开放 即日可预约
2018-04-13 15:54 科技前沿 -
超级高铁首批全尺寸管道将展开真空悬浮试验
2018-04-13 11:25 科技前沿 -
除了阅兵,习近平在三亚还看了这些大国重器
2018-04-12 23:04 科技前沿 -
去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2600亿美元,“甩开”石油近千亿
2018-04-12 18:55 中国经济 -
我国科学家开创第三类存储技术,比U盘快万倍
2018-04-11 20:03 科技前沿 -
微信、QQ将暂停短视频APP外链直接播放
2018-04-11 16:12 网络监督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1组卫星
2018-04-10 15:20 航空航天 -
北斗地图APP上线?别被忽悠了!
2018-04-09 21:46 北斗照耀 -
中国科学家世界首次发现配方,让体细胞“返老还童”
2018-04-06 14:19 科技前沿 -
2万头猪因蝙蝠暴亡,这个死磕SARS的中国科研团队又出手了
2018-04-05 09:26 医学 -
美团创始人谈收购:摩拜是少有的中国原创
2018-04-04 10:05 -
库克这句补刀让小扎怒了:油嘴滑舌!
2018-04-03 18:01 美国一梦 -
我国首个5G电话打通 可商用5G手机预计明年推出
2018-04-03 06:32 -
记者反复追问天宫一号是否“造成损害” 中方回应
2018-04-02 19:02 航空航天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
2018-04-02 09:0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龙11000”潜水器2000米级海试成功
2018-04-01 22:26 科技前沿 -
威尔·史密斯约会机器人索菲亚!这场面除了尴尬,还有点恐怖
2018-04-01 16:03 观网看片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