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中:“横向补贴”祖传秘方失效,大众怪得着中国吗?
事实上,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面临的问题并非大众汽车独有。整个德国工业制造业,只要不是在有绝对竞争力的高端市场,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去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3%,出口下降了1.8%。对一个以工业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德国工业制造业目前的处境可想而知,而生产成本高居不下是所有德国工业制造厂商的切肤之痛。
说起生产成本,首先想到的是人工成本。德国作为一个发达工业国家,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高也不足为奇。过去几十年,德国员工一直拿着高工资,德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怎么现在就成了问题了?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名义工资高上,而是员工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日益下滑,创新能力也在消失。造成这种状态的,工会是始作俑者。
德国精英在1949年构造德国经济制度时,有一个非常自豪的设计,劳资关系由劳资双方协商解决,政府不干预。显然,劳资协商不可能由每个个人一对一进行,所以劳资双方均以行业为单位,分别组成行业工会和行业协会。可能因为汽车的主要材料是钢材,传统汽车制造本身就是不同形式的金属加工,所以大众汽车集团管理层的对手是德国金属行业工会。工会的要求除了涨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外,最重要的一条是不准资方无故开除员工。经过七十多年的谈判,罢工,妥协;再谈判,再罢工,再妥协,今天的德国企业终于再也无法无故解雇员工。当然有“故”还是可以解聘的,但这“故”只有三种:员工自行辞职、员工违法乱纪和企业倒闭或部分倒闭(关厂停产)。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层想降低人工成本,由于无法降低工资,只能在员工人数和结构上想办法。为了减少员工人数,企业管理层总不能诱导员工违法乱纪吧。而当年为了赢取工会的配合,管理层自行关闭了第三条路,保证到2029年不会在德国关厂停产,结果长年只能在鼓励员工自行辞职上想办法。鼓励员工自行离职,实际上就是花钱买断。真有员工离开,企业还不得不雇佣新员工以更新和调整员工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最终,每次企业的裁员计划均变成了新一轮的人工成本上涨。
德国工会通过长年艰难奋斗,确实为企业员工改善了劳动环境、增加了工资收入和减少了工作时间。去年,金属行业工会和大众汽车集团管理层达成新的劳资协议,125000名大众员工的工资从去年六月起增加5.2%,今年五月起再增加3.3%,外加3000欧元的通货膨胀补偿金。对于原来计划在这个月开始的新一轮劳资谈判,金属行业工会已经向大众汽车集团管理层提出了增加工资7%的要求。目前,金属和电子行业的企业员工每周工作时间是35小时,8小时工作制已经变成7小时工作制了。行业工会还为企业员工争取了很多福利,包括企业管理层不得无故要求员工加班加点等等。
经济学有一条公理:个体的理性会造成集体的非理性。工会为员工争取到的丰厚的劳动报酬促使员工分外珍惜其工作岗位,而保住工作岗位的唯一法宝是遵纪守法,遵纪守法的最佳实践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集体的不作为虽然不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行,有时候还觉得便于管理,但却使企业从根本上丧失了创新的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无法解雇员工,还必须随着员工工龄的增加而提职加薪,结果造成一线员工和非一线员工比例严重失调。德国赢创工业集团董事长今年年初公开承认,该企业三万多员工中,经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比例接近5:1。德国其他大中型工业制造企业的人员结构状况,与赢创工业集团相比大同小异。
这种人员结构的后果就是企业实际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丧失创新能力加上实际劳动生产率低下,便渐渐地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最终不得不退出市场,企业关门了事,员工集体失去工作岗位。这就是我们目前在德国工业界看到的局面,大众汽车集团只是冰山一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德国工业制造企业的这种状态由来已久。过去,德国工业制造企业能维持生存,甚至还能奢华,靠得是一个祖传秘方,叫“横向补贴”。“横向补贴”的意思是指通过海外市场销售获取的利润维持本土生产的高成本。这个秘方的“引子”是产品在市场上的绝对竞争力。
当中国企业还不能大规模高质量造车时,只要同行不拆台,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就能“漫天要价”。当中国企业开始能够大规模高质量造车后,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尚能生存,但德国高成本制造的进口车便举步维艰了,特别是中低档车型。以去年为例,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生产的930万辆乘用车中,三分之一(324万)销往中国。曾几何时中国满街桑塔纳,但大众汽车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概只有15%左右。
德国大众汽车正在考虑史无前例地关闭在德国的工厂,以进一步削减开支,实现其品牌的成本节约目标东方IC
中国市场是德国工业制造企业“横向补贴”这个祖传秘方里的重头药。逐渐失去中国市场这剂重头药,在全球南方一时半日又找不到替代物,“横向补贴”开始失效,德国本土关厂停产、削减产能便露出了水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美国知道我们的红线,但忘了一件事…”
2024-09-05 14:30 -
昔日盟友要参选总统,“他认为马克龙撑不了几个月”
2024-09-05 14:25 法国见闻 -
三菱怂恿日本政府:得出手啊,中国对手太强大
2024-09-05 14:16 -
“这个敏感领域,印度背着西方偷偷给俄罗斯输血”
2024-09-05 13:54 俄罗斯之声 -
“乌外长突然辞职,是因为与他有矛盾”
2024-09-05 12:15 乌克兰之殇 -
习近平主旨讲话后: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2024-09-05 12:03 中国外交 -
国际月球科研站再迎全球合作新伙伴
2024-09-05 11:38 航空航天 -
“东京武士的失败”,白俄罗斯逮捕一名“日本间谍”
2024-09-05 11:31 -
被美国指责干预大选,俄媒陷入“纠结”:回应“哈”还是“哈哈哈”
2024-09-05 11:06 俄罗斯之声 -
“中国有了这些,就能探测、跟踪、瞄准并消灭美军”
2024-09-05 10:57 凉战 -
“赶紧打钱!知道中俄现在多强吗?世界要变天了!”
2024-09-05 10:41 航空航天 -
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
2024-09-05 10:18 中国外交 -
克宫回应泽连斯基无限期占领俄领土言论
2024-09-05 10:07 俄罗斯之声 -
德国大众,赖上中国?
2024-09-05 10:00 德意志 -
特鲁多被盟友“背刺”
2024-09-05 09:47 -
美国钢铁急了:卖给日本没有国家安全问题,若搅黄交易就…
2024-09-05 08:52 美国一梦 -
世界气象组织:中国PM2.5浓度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24-09-05 08:3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耿爽:试图通过延长战争取得“完全胜利”不过是一厢情愿
2024-09-05 08:01 巴以恩仇录 -
“12年来首次,与加沙冲突有关”
2024-09-05 07:54 观察者头条 -
美国一14岁高中生在校园开枪,已致4死9伤
2024-09-05 07:42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