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最后更新: 2021-05-03 15:55:21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3日消息,随着最新一次本体保护性修缮完工,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已于4月25日起恢复对外开放,每天接待的参观者迅速超过一万人次。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支部书记、馆长阳国利介绍说,根据纪念馆预约系统显示,参观者以“60后”居多,占总人流量的40%左右,“70后”和“80后”约占40%,“90后”及“00后”约占20%。
这张照片拍摄于毛泽东同志故居重新开放之际。许多参观者穿上“中国工农红军军服”前来参观。 宋斌 摄
2021年进行修缮时,对毛泽东同志故居柴房屋顶进行了防腐、防虫处理。 宋斌 摄
重新开放的毛泽东同志故居景色优美,游人如织。故居前的水面为南岸塘。毛泽东少时曾时常在此处游泳。 宋斌 摄
自2020年5月起,毛泽东同志故居的管理单位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开始在所辖景点实行网络实名制预约参观,减少参观者排队时间,让参观者有良好的参观体验。
毛泽东同志故居于1951年开始对外开放。70年间,毛泽东同志故居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为“凹”字形建筑。因故居属于土木结构,常年处于高负荷接待状态,又受到南方潮湿气候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保护性修缮。2021年3月1日,毛泽东同志故居旧址群修缮工程启动。本体修缮工程前后历经50余天,赶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到来前夕顺利完工。
同步陆续举办多个展览
修缮完工后,“列宁时代——列宁生平业绩展”“未来之花,如约绽放——毛主席故乡儿童画展”也同时开幕。这次中俄双展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和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列宁纪念馆两地同时进行。据介绍,此次展览将在两地持续两个多月。
随后,纪念馆还将举办“恰是百年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据悉,展览共由100个组合陈列构成,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70年间历经5次修缮
此次修缮采取最小干预原则,最大程度上做到了保持旧址原貌,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维修内容包括故居屋面渗漏水、房屋木构件防腐、防虫及墙面破损修复等,解决了安全、防腐、防霉等问题。同时在修缮中,对故居内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性迁移,对不宜移动的文物采取就地封装保护。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地面及不可移动文物造成二次破坏,对室内地面采用模板全面铺设。
另外,在修缮期间,故居本体前坪、晒谷坪及本体周边道路、路面的维修和外马路两侧整修绿化等工作也同步完成。
据介绍,这是毛泽东同志故居对外开放后进行的第五次修缮。1952年、1967年、1989年以及2004年分别进行过不同规模的保护性维修。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韶山的这座农舍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才外出求学。可以说,毛泽东人生的最初17年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1925年,毛泽东回到韶山,建立了韶山的第一个中共支部。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曾遭到破坏。1961年,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第三次修缮时,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媒体报道了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封闭维修的消息后,有来自山东、黑龙江、新疆、江苏等10多个省区市的群众不断打来电话,提出建议,再三嘱咐纪念馆一定要把故居修缮好。不少群众还捐钱捐物,表达对毛主席及故居的爱戴与关心。韶山人民也十分关注对故居的维修工程,当故居所在的韶山村民小组召开村民会议讨论维修时,村民们表示:“维修要人去人,要物出物,要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故居曾四易其名
自1951年至今,毛泽东同志故居已开放整整70年。1997年7月,故居入选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0年间,毛泽东同志故居及其所属的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但鲜为人知的是,毛泽东同志故居也曾多次更名,从当初“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逐步更换为今天的“毛泽东同志故居”。
1951年,毛泽东的私塾老师毛宇居先生为故居书写了第一块匾额——“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1955年3月,应毛泽东建议,故居由“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更名为“毛泽东同志故居”。1961年,郭沫若又为故居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匾额。1983年,邓小平再为故居题写“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沿用至今。
【链接】
阔别32年后,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重返韶山,抚今追昔,作《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 原标题: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泽东同志故居修缮开放
- 责任编辑: 连政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打仗总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遗憾:没能看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
2021-04-04 08:3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这件国宝级器物,证明三星堆人是“龙的传人”!
2021-03-24 08:49 -
仅剩7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蔡丽华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耻,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观学院 -
登上《国家宝藏》的王贞仪,是当时“才女”无奈的缩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组部部长: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62天,收到20550条留言
2020-12-13 10:24 -
志哀!国家公祭日,南京下半旗
2020-12-13 09:35 观察者头条 -
河南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
2020-11-29 22:09 考古 -
央视首次公开毛岸英一段珍贵影像
2020-10-23 09:48 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08-29 11:07 -
专访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听他讲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
《北史》中鲜有美人故事,鲜卑人真的颜值不在线吗?
2020-07-20 07:36 -
从全民族抗战汲取复兴力量,习近平这样论述
2020-07-08 12:59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2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9“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