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亚非:美国已经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灰犀牛就在身边
【文/ 何亚非】
随着特朗普政府将中国确定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与中国脱钩的战略已经在美国政坛成为热门话题。正在进行的贸易战和科技战已经波及两国在几乎所有领域的关系。值得警惕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已经因此大大增加。
美国的脱钩战略会奏效吗?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且若要获得可靠答案目前看来仍然为时尚早。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11月21日在北京表示,对美国和全球技术生态系统来说,“美中在各个领域的大范围脱钩是非常危险的”,不过他认为“产品在两国之间的自由流动将继续受到脱钩影响”。同时他也表示,希望两国之间的投资和技术交流不会因此受到阻碍。
前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2019年12月4日在“中美聚焦”网站刊发评论文章:《中美脱钩与全球化的新阶段》
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很多人已经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灰犀牛”(gray rhino,指太过常见以至于容易被人们忽视并最终有可能酿成重大危机的因素或事件,源于美国纽约国际政策研究所所长、2007年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米歇尔·渥克2017年所著《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她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每一只黑天鹅背后都有一头灰犀牛……中美贸易战是一头极大的灰犀牛,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涉及政治问题”——观察者网注)就在我们身边。
在过去40年里,通过全球化和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已经构建了一种高度互相交织、互相依赖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切断的。而且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中国如今已经是全球约130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此外,中美之间的这一关系还被嵌入了规模更加庞大的全球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网络之中,全球供应链的上下游正是通过这一网络互相联结的。
以关键芯片产业为例。美国在关键芯片领域的产量占全世界的很大比例,而中国对美国产关键芯片的采购数量超过美国总产量的一半。中国采购的这些美国芯片既用于国内消费,也用于出口产品。如果将在中国销售的苹果产品所使用的芯片也考虑在内,上述比例甚至会高达60%。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在其他产业也广泛存在,这意味着脱钩是美国手中的一把“双刃剑”。
很遗憾,虽然中美两大经济体互相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由于受到地缘政治焦虑症和零和博弈思维模式的影响,美国一些“脱钩论”的支持者却在想尽办法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常识告诉我们,脱钩不仅会伤害中美两国,全球经济也将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已经拥抱了全球化和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将继续这一政策。中国不希望与美国打贸易战,但中国也不怕与美国打贸易战。在脱钩问题上,中国持同样的态度。此外,除非人们能够彻底放弃全球化,否则中美全面脱钩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希望我们的世界不会坠入如此可怜的境地。
中国为何对全球化有如此坚定的信心?中国为何决心在当前的全球治理框架下继续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为何愿意在必要时(无论中美脱钩与否)扮演全球化的领导角色?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应该看看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哪些事情。
如今的全球治理正处于非常时期,主要大国已陷入由地缘政治冲突所引发的战略竞争,支撑全球治理体系的诸多共识已经因此遭到侵蚀。面对全球治理体系,美国有一种傲慢自大的心态。作为一个领导国家,美国从诸多不利于它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的国际组织和机制中撤出,这对全球化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造成了伤害。
美国撤出巴黎气候协定一事揭示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该协定是包括中美两国在内很多国家历经十几年艰苦谈判达成的,中美两国积极参与了谈判并在其中扮演了领导角色。然而我们今天已经看到,美国等国家为全球治理架构正常运转做出贡献的的政治意愿正日益弱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70年前,今天这个国家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对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转变:从当年对全球治理被动、有选择性的参与到如今宽领域、全面、深入、积极的参与。中国是包括核不扩散条约和全球气候协定在内的几乎所有国际协定的签署国,中国还参加了大部分国际组织,其中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而且还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如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的发展,中国这样做的动机何在?
首先,中国坚定主张全球事务应根据民主原则由所有国家共同参与决策,决策权不应由一两个国家或一小群国家(如G7)垄断。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处理是在G20框架而不是G7框架进行的,这是个很好的例证。
第二,中国认为所有国家都应该尊重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和各国的国家主权,这有助于维护世界秩序并增强人们的信心。事实上,对于一些中小国家来说,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存在对于他们在国际问题上获得公平合理的待遇是非常重要的。在1949年之后的30年里,中国一直受到西方大国的孤立和制裁。因此,中国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是非常支持的,这个体系在过去几十年里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好处。
第三,在今天的世界上,中国将自己视为一个大国,中国认为自己对国际社会肩负着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习近平主席已经提出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此外,中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新的概念以促进全球经济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2016年在中国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已经把发展和基础设施纳入了会议议程,这是一项重要进步。
第四,在分析了历史上发生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惨痛教训之后,中国认为在当今高度互相关联的全球经济体系里,各经济体应进行深度的日常宏观政策协调,这是当务之急。对于那些自身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着重要外部影响的大国来说尤其应该做到这一点,他们的上述政策对全世界来说有着巨大的外溢效应。以美国为例。美元汇率和美联储在国债利率方面的决策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影响十分巨大,各国政府每天都在紧盯美国的上述动向,各大金融机构(包括各国央行和一些大到不能倒的商业银行)也是如此。
如今的全球治理正处于非常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已经毫无希望,也不意味着全球治理体系已经不复存在。世界各国仍然在全球治理体系应以规则为基础这一点上存在共识,不过该共识的确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全球各国亟需采取协同措施,通过必要的改革(包括WTO改革)来维护并巩固上述共识,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在对全球治理体系造成打击,而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将为该体系的韧性提供验证。
全世界应继续与美国打交道,中国一直在以极大的决心敦促美国,美国应意识到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其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不会与美国进行双边脱钩,中国会继续努力与美国政界和商界进行更加深入的接触。中国最近宣布将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这也为中国所承诺过的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佐证。
就这一点来说,中国和其他大国、联合国系统各机构以及欧盟、非盟、东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地区国际组织应共同为维护、推动和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作出贡献。
展望未来,中国将在全球政策协调和经济治理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随着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逐渐展露,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了亚投行和新发展银行,这些举措都为弥补上述缺陷、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发挥了作用,中国将在这方面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中国的角色和作用在于在改进、改革既有体系过程中与其他主要国家之间展开的合作和协调行动。虽然地缘政治竞争正在抬头,虽然全球治理体系很难进入协调良好的状态,但我们不应该太过悲观。
(观察者网马力译自2019年12月4日“中美聚焦”网站)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马力 
-
在缅甸遇到只教“选举”的西方NGO,我问他们:那治理呢?
2019-12-22 08:21 会诊西式民主 -
43年后,古巴重新有总理了!
2019-12-22 07:22 -
342名中国人在菲律宾被捕 犯了这事
2019-12-21 22:19 -
美制裁俄欧天然气管道,德国忍无可忍:干涉内政
2019-12-21 21:40 美国政治 -
“表情包”去世了
2019-12-21 20:39 -
印度骚乱致17死,警方搬出殖民时代法律
2019-12-21 16:32 印度惊奇 -
美对朝特别代表返美,登机时“无可奉告”
2019-12-21 11:40 朝鲜现状 -
造不出稀土磁铁 美军方计划“囤货”
2019-12-21 10:34 中美关系 -
驻印度使馆提示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2019-12-21 09:06 印度惊奇 -
普京:欧洲把二战的罪责从纳粹转到共产党人身上
2019-12-21 08:46 俄罗斯之声 -
358:234,下院终于通过约翰逊版脱欧协议法案
2019-12-21 08:27 不列颠 -
土总统:美国制裁毫不知耻,将反制
2019-12-21 07:58 -
斯里兰卡总统强调:尊重与中方的汉班托塔港合作协议
2019-12-21 07:41 -
习近平应约同特朗普通电话
2019-12-21 00:27 中美关系 -
美电台主持:弹劾特朗普好无聊,来个枪击案就好了
2019-12-20 22:31 观网看片 -
他竟要美媒拒绝转播北京冬奥会,结果翻车了…
2019-12-20 20:09 美国政治 -
-
普京反问土记者:西媒说啥你信啥?
2019-12-20 17:19 俄罗斯之声 -
联合国省钱日常:开会时强行闭麦,沟通靠吼
2019-12-20 16:46 欢乐联合国 -
耿爽:加方这会儿欲哭无泪吧
2019-12-20 16:10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32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10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31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68“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20最新闻 Hot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从微波炉到芭比,替代中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