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电总局引导真人秀,明星真人秀为何会如此火爆?
关键字: 广电总局开真人秀培训班明星真人秀明星真人秀为什么火爆真人秀不能把群众当明星陪衬真人秀带你体验一把《后窗》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偷窥心理与欲望,这也是视觉快感的来源。
根据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的理论,对于一般的电影来说,都会有意识的遵循一套规则,就是“描绘的是一个完全密封的世界,它无视观众的存在,为观众制造一种隔绝感,并且激发观众窥视的幻想”。如果说传统影视的目的在于隐藏摄影机的存在,那么真人秀则是将明星们赤裸裸曝光在镜头之下,使观众跟随着摄像机一起去窥探别人的故事。
当然,有很多人对明星并不感冒,觉得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Who cares?但是这种形式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几十台摄像机一天24小时几乎无处不在,仿佛就在对观众大喊,嘿,快跟我来,我带你去看看他们的隐私,看看他们的生活。就像跟随电影《后窗》中男主的望远镜,直接侵犯别人被公开化的私人领域。何况,对于参加真人秀的明星来说,真人秀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而是一场综合智商、情商、体力乃至才能的全能考验。明星之间,哪个体力好,哪个智商情商都高,哪个才华横溢,窥探加比较,这更加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原来他是男神,他是逗比
偷窥得逞,相对真实和好玩才是吸引观众的根本。
电视剧里再登对的男女,现实中却往往是无关风月的两位,再精彩的故事,想到它不过是编剧的特技,就有些索然无味,看到开头就能猜中结局的剧情,远不如不可控制的人与人的冲突矛盾有趣,观众们越来越期待真实,于是真人秀应运而生。不过当你还在为那英直—卷—直头发的变幻而迷惑不解时,为娱乐圈操碎了心的王思聪早已看穿一切:“真人秀本来就是按照剧本演的啊”。虽然它实际上是假的,但至少看上去是真的。
真人秀的剧本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走向,并不能控制台词、细节以及突发冲突。台词、情节都貌似来自天然,镜头前的一切,没有那么高度控制,摄像机更像是一个记录者,记录像是经过压缩的现实生活场景,展示真实人性,激发明星真貌。
这就是好玩的地方了。明星们被拉下神坛,褪下光环,走下舞台,整个人被曝光在写实主义镜头下,做饭、带孩子、玩游戏,被虐,瞬间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参与者也有了不同于编剧设置好的个性。
所以,国际T台上狂拽酷炫的超模张亮,烧得一手好菜,俨然一代“厨神”,便瞬间获得无数粉丝,成为新晋男神;电影中威武霸气“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的黑社会大佬吴镇宇实际上是个有着少女心的贴心大妈;影视剧中不苟言笑,整天一副扑克脸的孙红雷是个不折不扣的逗比……
这种相对的真实性,观众很容易代入,喜欢和讨厌则变得可以有的放矢,有性格魅力的可以迅速圈粉,小甜馨硬是靠着人格魅力征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成为国民闺女;性格太作不讨人喜欢的就会迅速掉粉,甚至会被喷成筛子,如仙女般的许晴被网友疯狂吐槽“公主病”。因为真实,观众似乎都掌握着真理和正义,可以理直气壮地评价,爱与恨也都更为强烈。但是道理观众们都懂,剧情也都看得明白,各种分析也头头是道,可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却未必看得见。
真人秀就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入口和契机,去评价,去吐槽,原来明星也不过如此,爱就更爱,恨则更恨,在真实面前,感情却可以被无限放大。
消费文化盛行,观众消费明星
消费文化盛行的结果就是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消费。
早前,明星是消费普通观众的,而如今,就像大部分女人消费各色小鲜肉一样,观众们也开始消费起了明星。
真人秀中出现的明星参与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已经被异化成为供大众娱乐消费的商品。喜欢就粉,不喜欢就喷,作为被消费的对象,明星无疑是需要来取悦普通观众,获得粉丝认可,转化成为自身的价值。消费者就是上帝,所以明星们才会这么拼,在这个一切都被商业化的时代,他们很清楚自己要怎样做才能取悦上帝。颜值、身材、技能、幽默、情商、性格……都让他们成为爆款的稻草,这年头,不是颜好就能当偶像。有性格有脾气玩得好了圈粉,否则只会被观众喷成筛子,宁静倒是看得很清楚,在《花儿与少年》中曾直言,“观众不是来看你那张死脸的。”
观众消费明星,也在于真人秀中无处不在的“虐星”,简直喜闻乐见。当男神女神被虐得龇牙咧嘴,苦不堪言,看客们的心里都是有些爽爽的。于是,当《极限挑战》中送快递的是金马影帝黄渤,开出租的是文艺青年黄磊,做家政阿姨的是“亚洲舞王”(也不造到底是谁封的)小猪,任何一个路人都可能成为被服务的对象,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呢。
当他们给你送快递……
而另一档明星夫妻节目《一路上有你》中,田亮、叶一茜灰头土脸一次要运送30斤蜂窝煤,赫子铭、何洁变身路边最普通的洗车工,张智霖、袁咏仪说着港普被发配到酒店后厨切肉帮工,节目收视率却在蹭蹭地往上蹿,因为观众们不仅看到了明星们跟影视剧、舞台上不一样的一面,更有消费的快感。
当别人都在说奔跑、挑战……
作为一个社会人,是需要在社会互动中被人们认同的,特别是要被自己所在的群体认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微博、微信、各大门户网站的自媒体风行,人人都可以是媒体的时代,一会儿不刷个微博朋友圈,几乎就要被这个时代抛弃了。而明星真人秀总能刷到微博热搜榜,当其他人都在刷“奔跑吧”“傻白甜诺一”“颜王”“神算子”,在聊各种搞笑狗血梗,而你啥都不知道,无法参与时,就似乎有了一种被间离排斥感,尽管这些话题似乎并没有什么营养,也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但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谈资。
于是,为了找到认同,为了参与感,为了有话可聊,人们只好参与其中,尤其对于亟需得到认同的青少年来说,可能还没搞明白,就已经一股脑扎进去了。因此,青少年也是真人秀节目的主力军。
虽然明星真人秀并没什么营养,也没什么意义,拼明星也不是什么好现象,但确实受普通观众喜欢。明星真人秀到底能火多久?不得而知。但已知的是,真人秀虽火热,却已现疲态。
因为这些收获了海量happy,money和copy的综艺节目,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人民群众日益挑剔的审美观和不断下降的新鲜感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渐扩大。当一个节目成为常态,也就是成为疲态的开始。何况对于国内缺乏创新,只靠不停引进、借鉴和抄袭国外综艺节目的现状呢。
所以,当爸爸去哪儿响应时代潮流,引入蓝宇cp,偶像来了不惜重金请林青霞出山,花儿与少年不停摩擦冲突,用不断变化的爆点来吸引眼球成为电视综艺的主流时,嘴刁的观众对明星老爸我们去哪里呀厌烦了,对闹情绪闹矛盾闹撕逼的旅游也厌烦了,相信明星真人秀热潮褪去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素人真人秀能否受欢迎,也同样需要时间的考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林西
-
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59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26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6“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6“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