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炯:立陶宛的软肋在哪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龚炯】
近日,中国政府终于对立陶宛允许台湾在该国设立“台湾代表处”忍无可忍,召回大使,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预计后续措施还将出台。但因为立陶宛和中国贸易往来很少,中国回击缺少筹码,也一度让国内舆论干着急。
中国与立陶宛建交已有30周年,过去两国外交关系友好,经贸领域发展逐渐热络,2018年11月时任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还成功访问了中国。
2019年,新总统瑙塞达上任之后,立陶宛政府、议会相互配合,对华态度开始180度大转弯,出台了一系列不友好举动,今年达到了顶峰。
今年2月,立陶宛政府降级参加中国-中东欧17+1峰会,仅派交通部长斯库奥迪斯出席,并在三个月后完全退出17+1合作机制;3月,宣布年底在台湾开设“贸易代表办公室”;5月,立陶宛议会通过涉疆人权决议,攻击中国搞所谓“种族灭绝”,还要求恢复香港“独立”和西藏的“宗教自由”。
国内已有多篇文章分析其一再反华的原因,包括新政府领导人的意识形态问题,投靠美国充当反华炮灰的原因等等。
本文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着重分析立陶宛因为其特殊地理位置,把对华关系当筹码,换取北约、特别是美国的长期驻军,笔者认为这是立陶宛对华翻脸的最根本原因。
加里宁格勒州飞地
立陶宛的国家安全涉及加里宁格勒飞地。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联邦最西部一个州,与俄罗斯其它地区相比有着独特的地理状况,它南邻波兰,东北部和东部与立陶宛接壤,与俄罗斯本土不相邻,是属于俄罗斯的一块飞地。
俄罗斯与加里宁格勒州的经贸联系除了航空之外,主要依靠经白俄罗斯、立陶宛的铁路。俄罗斯两地公民互访必须经过立陶宛的两次边防检查,有诸多不便。
加里宁格勒原为德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二战德国战败后割让给苏联,绝大部分当地德国居民二战结束后都搬回了德国。
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本属苏联一部分的立陶宛和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经过立陶宛政府多年与俄艰苦谈判,当地俄罗斯驻军已经全部撤走,这导致了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之间彻底分开的局面。
加里宁格勒对俄罗斯来说又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它是俄罗斯西部唯一的不冻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总部的所在地,扼守通向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海上交通要道。
而这三个国家又于近年加入了北约。北约东扩、其势力进入波罗的海北部三国自然触动了俄罗斯的安全神经,这三国又为自身安全原因急需加强与北约的陆上交通联系,处在最南边的立陶宛则成了通向北约大门的桥头堡。
这个桥头堡是指加里宁格勒和白俄罗斯之间的一段立陶宛、波兰边境线,通常称其为苏瓦乌基走廊(Suwalki Gap),苏瓦乌基则是波兰东北部靠近立陶宛边境的一个镇。
笔尖指向的地图上狭长一段,就是苏瓦乌基走廊,它的两侧分别是立陶宛和波兰。左上角是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俄罗斯在此布置了波罗的海舰队和导弹基地。图片来源:凤凰周刊
这段苏瓦乌基走廊长约110多公里,是北约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唯一陆上联系。但因为俄罗斯在这段走廊的两端加里宁格勒和白俄罗斯同时驻有重兵,俄方和北约在当地军事力量对比是8比1,实力相差悬殊,所以这也是北约防御很脆弱的一个地方。过去俄罗斯和北约一直相互指责,称对方的驻军和军演加深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立陶宛力求北约、美国驻军
自从2014年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立陶宛对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愈发产生不安全感。
北约内部也评估认为,俄罗斯对苏瓦乌基走廊抱有野心。2016年,美国兰德咨询公司的报告也指出北约急需加强对苏瓦乌基走廊的安全投入。
立陶宛过去一直试图请求北约在其国土驻军,以防类似乌克兰的事件在立陶宛发生,阻吓俄罗斯乘机占领苏瓦乌基走廊。
北约曾有安全评估报告指出需要投入18个旅的兵力才能抗衡俄军在当地的军事存在,而目前北约驻军才有一个营,从2017年开始驻扎在立陶宛的Rukla,由德国、荷兰和捷克三国兵力轮流驻守。
今年8月开始,美军在立陶宛Pabrade也开始作为北约部队参与驻军,该基地离白俄罗斯边境才10公里。据报道驻军目前还不是永久性的,属于轮流性质,但立陶宛政府正在大力游说美军长期永久驻扎。
立陶宛政府为美军修建的Pabrade基地花了7百万欧元,条件舒适,设施一流。立陶宛国防部长阿努绍斯卡斯(Anušauskas)不加掩饰地公开说,希望该基地能成为美国驻军的第二个家。
立陶宛还通过美国众议院波罗的海国家问题议员团主席、内布拉斯加众议员唐·培根(Don Bacon)的关系游说国安会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请求美军永久驻扎立陶宛。
从美国阿富汗撤军来看,很明显拜登政府在全球战略收缩,重心转向针对中国的印太地区,所以猜测美军对是否常驻立陶宛自然开价不低。而立陶宛正是看到了中美全面竞争的大势,投美国所好把对华关系做筹码来交换美国、北约长期驻军,为其安全利益服务。
中国不会忘记背信弃义的国家
由此看来,立陶宛新政府上台以来的种种倒行逆施就一点都不奇怪,它对台湾的热情、对所谓人权问题的关注,全都是为了本国那些自私自利的利益。
但问题是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政治势力,岂容被当筹码做交易?将两国外交关系降级只是中国的第一步,从立陶宛官方的温和遗憾回应中可以看出其理亏、心虚,相信后续中国政府还会有更多措施跟进。
苏瓦乌基走廊问题就是立陶宛对外关系的软肋,原本跟中国毫无关系的安全问题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如果当地局势紧张,相关多国在联合国提案呼吁或者要求俄罗斯的时候,估计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安全理事国是不会投弃权票了,在立陶宛和俄罗斯、白俄罗斯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别指望中国能保持中立。
比如最近在立陶宛-白俄罗斯边境爆发的难民问题,立陶宛边境部队粗暴虐待难民,中国外交部完全可以站出来表示关切、甚至谴责。
立陶宛士兵暴力驱赶白俄罗斯边境难民。图片来源:海外网
此外,笔者认为防止外国政府打台湾牌的根本解决出路还是在台湾这边,如何增加台湾突破“外交”的成本、打消其跟大陆“外交竞争”的念头,是考验中国政府智慧的难题,应当考虑除外交、经济手段之外别的办法。台海局势的近乎和平也许是永久和平的必经之路。
纵观中、立外交风波全程,可以看到其原因不仅仅在于立陶宛的意识形态立场,或者经济利益,本质在于立陶宛为了国家安全拿中国当筹码做交易,这种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战略下的产物从道义上、信义上来讲都是令人不齿的行为,中国政府和人民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美国新增确诊137939例、死亡1051例
2021-11-23 07: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白宫发言人:拜登计划在2024年竞选连任
2021-11-23 07:30 美国政治 -
美联储主席人选敲定
2021-11-23 06:49 -
联合国敦促美国解决人权缺陷问题
2021-11-23 06:44 美国一梦 -
美国学者:中国在向东盟证明自己“比美国更可靠”
2021-11-22 23:30 外媒看中国 -
“钴矿争夺战,美国是如何输给中国的?”
2021-11-22 22:14 中美关系 -
新西兰总理正式宣布不再“清零”:下月初解封奥克兰
2021-11-22 22: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大利亚给了东盟一个大大的耳光”
2021-11-22 21:57 -
响应美国“号召”,日本打算释放原油储备控制油价
2021-11-22 21:50 日本 -
中方向缅方通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情况
2021-11-22 21:34 缅甸局势 -
阻扰韩企在华引入EUV光刻机,美贸易代表又搬出这借口
2021-11-22 21:06 中美关系 -
驻韩大使邢海明:韩朝等方面发表终战宣言须同中方协商
2021-11-22 20:30 三八线之南 -
“要是中国队带美国选手拿下块奖牌…”
2021-11-22 20:10 -
BBC“慈善机构”一员工在肯尼亚遇袭身亡
2021-11-22 19:28 非洲之窗 -
与东盟关系升级!中国的朋友圈还有哪些伙伴级别?
2021-11-22 18:32 中国外交 -
5死40余伤!美国一汽车冲撞圣诞游行人群
2021-11-22 18:09 美国一梦 -
G7外长会将首次邀请东盟,马来西亚:不希望东盟分道扬镳
2021-11-22 17:36 -
为阻1.7万亿美元法案通过,他“唠叨”8.5小时创纪录
2021-11-22 17:12 美国政治 -
中方回应是否打算跟立陶宛断交
2021-11-22 16:57 中国外交 -
英国考虑跟随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外交部回应
2021-11-22 16:55 北京冬奥会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34“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1“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3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