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第一集:习近平为当代中国标注历史新方位
关键字: 习近平外交中国外交【文/观察者网-正经君】
党的十九大之前,《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之后,中宣部领衔拍摄的第三部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昨晚(8月28日)登陆央视。
全片共六集,分别是《大道之行》《众行致远》《中流击水》《穿云破雾》《东方风来》《美美与共》,深刻反映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工作的历史方位、指导思想、主要任务、非凡历程和伟大成就。
2015年9月,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
5年来,习近平完成28次出访,飞行里程约57万公里,累计时长193天,足迹遍及五大洲、56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
昨晚播出的是第一集,观察者网-正经君注意到,一些习近平主席画面和讲话是首次公布。
比如这一段。
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访问德国时,在柏林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师生代表座谈。
习近平说:
我作为国家主席,有一些老前辈就跟我讲,作为中国的领导人要干什么呢,就是不要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搞丢了,还应该在你们手里传承下去。
有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们滔滔不绝,我就问了一句话。我说,请问你去过中国几次?他说,很遗憾,我一次也没去过。我说,请问你还去过亚洲的什么国家?(他说)很遗憾我现在亚洲都没有到过。我说,我非常佩服你的这种自信心,我对于我没有去过的地方,我是不敢发表意见,因为我不了解它。
由于难以简单地概括中国,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正经君注意到,“不要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搞丢了”是一位老领导曾经叮嘱习近平的“三件事”之一。2012年12月26日,这一天也是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说“有位老领导当年跟我说,我们执政的同志始终要把三件事放在心上: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不要搞丢了,老前辈确立的正确政治制度不要搞坏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地盘不要搞小了。这确实是必须把握的几点。”
正经君接下来为读者提炼一下第一集所讲述的中国外交的各国方面。
时代背景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经历深度调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谋求和平、实现发展的任务更加复杂艰巨,需要更多国家协力推动、携手前行。
基准坐标
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这是习近平为当代中国标注的历史新方位,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准坐标。
中国形象
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
顶层设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如何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由此铺陈开来。
大国关系
积极运筹大国关系,携手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共同建设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携手打造金砖国家新的“金色十年”。
周边外交
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让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站上更高起点,正式启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
重新启动中日韩合作;
与南亚国家合作显著增强;
同中亚国家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入新阶段。
南南合作
同发展中国家守望相助,共同进步。
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确立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
共同打造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
同阿拉伯国家致力于构建战略合作关系;
同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全覆盖。
全球治理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和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成为大势所趋。习近平高度重视全球治理问题,一年内两度就此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作出顶层设计和行动规划。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引领亚太区域合作飞向辽阔天空。
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G20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成果。
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习近平倡导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放的中国为联动发展凝聚合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
中国方案
5年来,习近平向世界全面阐述中国的安全观、发展观、全球治理观等思想理念,积极引导国际治理体系变革。
中国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促进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核心利益亮剑
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原则,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对所谓南海仲裁案坚决回击,维护了南海局势总体稳定;
践行“外交为民”宗旨,从也门、尼泊尔、南苏丹等国成功撤回受困同胞……
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敢于亮剑、勇于担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鲜明特点。
党际交流
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160多个国家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交往合作中,党际交流也为治国理政经验分享搭建了桥梁。
越来越多的政党、政要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实现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找到破解自身发展难题和全球性挑战的“钥匙”。
部长总结
外交部部长王毅: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当然已经是一个响当当的世界大国,但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是一个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大国外交,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5年来,中国外交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中国,正在以一种与传统大国不同的方式,更加自信、更加开放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在为自身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同时,也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的繁荣与进步作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