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俄乌冲突一周年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也让俄乌冲突成了过去一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深刻搅动了地缘政治格局。观察者网持续关注俄乌动态,并于一周年之际,推出#俄乌冲突一周年#专题,全方位解读这一战事带来的影响。
-
美国想和俄罗斯谈战略稳定问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欺骗
没有主权、没有强大的俄罗斯,就不可能有持久稳定的世界秩序。
-
印度“得了便宜还卖乖”,欧盟不再忍了?
印度的左右逢源凸显欧盟外交的左支右绌。从印度视角看到的画面,陷入水深火热境地的,除了冲突中的俄乌,可能还有欧洲。
-
“新世界大战”愈演愈烈,外交手段还能发挥作用吗?
2022年,世界各地发生了137起冲突,导致超224800人死亡。2023年,世界仍然充满动荡不安。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坚定地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
-
中俄要做美国打不败的对手,才会成为他们最尊敬的朋友
中国在中俄、中美、中欧之间要搞好平衡,但更要有重点。在以中俄关系为重心的前提下,也要积极开展与欧洲的合作关系,做正确的事,不说狠话。
-
我曾和西方商业精英开玩笑,“千万别把俄罗斯推到中国怀里来”
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下,险招求胜,通过国内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同非西方国家的国际贸易,击碎了俄罗斯崩溃论的假想。从中,我们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以备不时之需。
-
俄乌战争两周年,到底是谁在打?
双方合计已有高达几十万的人员伤亡,但却无力左右战争的过程和结局。真正的决定性因素,都在千里之外不可见的政治活动中。
-
仗打了两年,乌克兰扭头一看:人呢?
面对旷日持久的战争损失,乌克兰的战争动员非常放得开手脚:缺兵了,就降低征兵标准,缺武器了,就向北约要。毫无底线的征兵政策却把人都吓跑了。
-
深度调研俄罗斯21个城市:西方不可能“肢解”俄罗斯
俄罗斯是外交、能源与人才的一等强国,常规军备、智能科技领域的二等国家,经济、基建领域的三流国家。
-
乌克兰反攻失败应该怪美国吗?
进攻行动确实能取得突破,但通常来说需要进攻方展示出色的技巧与一系列有利条件存在,比如防守方的战线较浅、部署靠前、士气低落、补给缺乏等,最好是兼而有之。2023年的乌克兰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
一周军评:打下阿夫迪夫卡,证明俄军学会进攻了吗?
阿夫迪夫卡战役集中了两边目前能拿出来的最好部队,但结局却以坐拥10年主场优势的乌军败退而告终。正如《伟大卫国战争》在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中这样描述苏联人的进步——“从1941到1943年苏军一直在学习如何在夏季发动进攻……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苏军已经学会了一切”。
-
没收俄罗斯3000亿美元?卡托研究所:使不得!
如果各国政府都有权单方面没收别国政府与私人的资产,仅仅因为对方被他们视作参与了一场“违反国际法且不道德”的战争,那么美国自入侵伊拉克之后就应该被剥得一干二净了。
-
身处战争中,乌克兰人现在最爱看的是喜剧表演
各种各样的幽默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还在,我还记得当基辅的一场喜剧演出结束后,一位女士对她身边的人说:“这是我这一整年以来第一次笑的这么开心。”
-
一周军评:临阵换将+“手搓”无人机,乌克兰又决心大反攻了?
这类小型巡飞弹和无人机在未来将会是改变陆军战斗模式的一种武器,只不过这种东西实在没有独立成军的必要,反倒是更应该加强技术研究,尽早突破技术瓶颈和生产能力,至于总统来做秀,给飞手们发高级军衔,实在是大可不必。
-
美国制定的“2024乌克兰战略”,2026年能做完就不错了
美国过于乐观而不切实际的“乌克兰2024”新战略中,通篇充斥着不靠谱的空想与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却只字不提如何将具体战略落到实处的方法,这使得不少政治观察者对于美国的国家决策能力产生怀疑。
-
俄大型机接连受挫,暴露出空天军哪些缺陷?
以目前俄军伊尔-22M被重伤、伊尔-76MD被击落、A50U疑似被击落的战例来看,俄军两次战例基本都跌在了一个坑里。
-
美西方完全不理解中俄交往底层逻辑,还在错误方向上努力
政治安全关乎一切,美西方都在盯着中国到底会不会军事援助俄罗斯?其实在我看来,军事援助根本没有那么重要。这场仗俄罗斯能坚持下去,政治安全可能才是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乌克兰称击毁俄军一艘巡逻舰,俄方暂无回应
-
欧盟委员:泽连斯基误以为都不要钱,剩下的炮弹得买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4日报道,欧盟委员蒂埃里·布雷东(Thierry Breton)在接受法国新闻台(France Info)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欧盟只向乌克兰交付了所承诺100万枚炮弹中的30万枚,是他弄错了,因为他没有算上乌克兰必须花钱购买的那部分弹药。[全文]
-
中方代表抵达莫斯科,开启乌克兰危机第二轮穿梭外交
-
法国缺乏火药,欧盟官员甩锅中国棉花...
对于缺乏火药的原因,这位市场专员竟然甩锅中国。布雷顿表示,要制造火药,你需要一种特定的棉花,而这种棉花主要来自中国。但几个月前,来自中国的棉花运输就突然停止了。目前北欧国家找到了替代中国棉花的办法,但需要时间。欧盟希望在年底能够扩产到年产150万发以上155毫米炮弹的产能,以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消耗。[全文]
-
美国陆军参谋长:俄军正在学习和适应,不要低估俄罗斯
(观察者网讯)据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网站报道,当地时间2月27日,美国陆军参谋长兰迪·乔治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军事记者协会主办的一场论坛。他在讲话中指出,俄罗斯正在与乌克兰的冲突中“学习和适应战斗”,美国不应该低估俄罗斯。[全文]
-
“乌战败,北约真可能与俄开战”?俄回应美防长言论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2月29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警告称,若乌克兰战败,俄罗斯和北约可能会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全文]
-
普京:俄军正稳步进攻,将尽一切努力结束冲突
(观察者网讯)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概述俄罗斯政府未来的战略目标。谈及进入第三年的俄乌冲突,普京表示,俄军正在一系列作战方向上稳步前进,将竭尽全力结束战斗行动。[全文]
-
马克龙想在乌克兰问题上挑头,先问问法国人答应吗?
(观察者网讯)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句“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引发俄罗斯激烈回应,包括英国、瑞典、德国、意大利在内[全文]
-
中方回应马克龙提议
-
俄叛逃飞行员因这“致命错误”暴露
(观察者网讯)驾机叛逃至乌克兰的俄罗斯陆军航空兵飞行员马克西姆·库兹明诺夫日前在西班牙遭枪击身亡。“今日俄罗[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