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智驾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首日大跌27%,曾获腾讯小米投资
最后更新: 2024-08-09 13:42:15先于地平线一步,黑芝麻智能成功拿下“本土智驾芯片第一股”的称号。
但尴尬的是,8月8日上市首日,黑芝麻智能就深度破发,开盘大跌超30%,截至收盘跌幅收窄至27%左右,市值约116亿港元,这一数字要低于三年前该公司C轮融资时的20亿美元估值。
此次黑芝麻智能登陆港股,正值全球股市动荡之际,该公司发行定价为28港元/股,处在发行区间的最底端,募资净额在10亿港元左右。该公司招股书披露,募资的80%将用于未来五年研发,10%用于提高商业化能力,剩下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成功IPO前,黑芝麻智能曾两次递表港交所,而上市首日就暴跌破发,还引起了华尔街日报等外媒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已形成智驾芯片国产替代的风口,还因为黑芝麻智能背后肩负着一众行业巨头的期待。
自2016年成立以来,黑芝麻智能曾获得上汽、腾讯、小米、蔚来、吉利、招商局等方面的投资,10轮累计融资6.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
过去几年,乘着新能源、智能驾驶概念的东风,黑芝麻智能、地平线等公司在商业化落地上取得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进展。财报披露,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营收分别为0.61亿元、1.65亿元、3.12亿元。同期,地平线营收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15.52亿元。
虽然两家收入都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地平线显然比黑芝麻智能营收规模更大。
招股书披露,黑芝麻智能客户群由2021年的45名增长至2023年的85名,截至今年3月底,合作方超过49名,包括一汽、东风和百度等。而地平线招股书也披露,该公司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已获得24家OEM(31个OEM品牌)采用,装备于超过230款车型。
截至2023年底,黑芝麻智能SoC产品出货量超过15.2万片,预计2023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为9.7%,虽然相比英伟达超过70%的份额相距甚远,但与2022年5.2%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提升。地平线也透露,截止2024年4月,该公司芯片累积交付超过500万片。
黑芝麻智能芯片产品
然而,巨额亏损依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净亏损分别为23.56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近百亿元。同期,地平线的净亏损分别为20.63亿元、87.19亿元、67.39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接近200亿元。
如果进一步对比会发现,黑芝麻智能的经营压力比地平线更大。按照财报数据,地平线的亏损规模已出现收窄,而黑芝麻智能还在进一步扩大。而且,黑芝麻智能的亏损规模逐步接近地平线,但收入只有后者的20%。现金流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黑芝麻智能的账上现金为10.53亿元,而截至1月底地平线的现金为103.06亿元,明显前者的资金链压力更大。
持续的巨额亏损,一方面是因为大量的资金被用在研发上。2021年-2023年,黑芝麻智能的研发开支分别为5.95亿元、7.64亿元及13.63亿元,分别占其相关年度总经营开支的78.7%、69.4%及74.0%。同期,地平线研发开支分别为11.4亿元、18.8亿元和23.7亿元,别占该等年度各年收入的245.0%、207.6%及152.5%,在投入总额上要明显高于黑芝麻智能。
另一方面,盈亏也与企业经营策略高度相关。目前,黑芝麻智能芯片仍然处在亏本销售的阶段。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为了获得与主机厂在更多车型上的广泛合作机会,基于SoC的解决方案的若干订单定价低于成本,该公司一直以优惠的价格向吉利车型提供SoC,期望建立长期合作。按照该公司2023年经营亏损16.97亿元计算,每卖一块芯片要亏上万元。
这可能也是黑芝麻智能与地平线毛利率存在明显差距的关键原因。2021年-2023年,黑芝麻智能综合毛利率从36.1%降至24.7%,这其中基于SoC的解决方案毛利率从83.1%暴跌至23.7%,是最大的拖累因素。该公司也坦承,硬件部件一般意味着毛利率相对较低。而地平线近三年的毛利率维持在70%左右,2012-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70.9%、69.3%和70.5%。
但地平线也并非高枕无忧,经营上也面临一些挑战。招股书显示,2021年到2023年,地平线前五大客户分别占总收入的60.7%、53.2%和68.8%,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占比分别为24.7%、16.0%和40.4%。显而易见,地平线对头部客户的依赖十分严重,这难免会给该公司经营带来更多潜在风险。并且按照现在的进度,地平线要实现盈亏平衡也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可否认,当下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都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难题,但如果放长远来看,这仍然是一个充满前景的赛道。Frost Sullivan表示,得益于政策支持、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市场对自动驾驶认可度的不断提升,国内ADAS应用的自动驾驶SoC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41亿元增至2028年的496亿元,年复合增速28.6%。至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逼近千亿人民币。
但关键点在于,高速增长从来不等于每家企业都能够均衡地享受到市场机遇,这在高度集中的自驾芯片行业更是如此。与黑芝麻智能相比,当下地平线显然吃到了更多市场红利,这也是市场愿意给地平线600多亿估值的关键。但如今摆在这两家公司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找到自身优势,突出重围。
上市前夕,黑芝麻智能方面透露,下一代产品开发及商业化正在提速。“我们的下一代SoC华山A2000目前正在开发中,预期于2024年推出。我们亦正在扩大在车规级芯片方面的能力,包括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武当系列跨域SoC。武当C1200 SoC已向潜在客户提供武当C1200的原型,并正与知名汽车OEM洽谈进一步合作。预期于2024年从C1200产生收入,目标在2025年前实现量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吕栋 
-
中国移动上半年净利802亿,董事长称一直在思考AI算力变现
2024-08-09 13:23 观网财经-科创 -
苹果AI或每月收费143元,“果粉”会买单吗?
2024-08-09 10:56 观网财经-科创 -
阿里发布Qwen2-Math模型:数学推理全球第一
2024-08-09 10:11 科技前沿 -
Figure 02发布,人形机器人的未来真是1万美元一台?
2024-08-09 09:35 观网财经-科创 -
被曝退货量超过销量,AI Pin将成为“电子垃圾”?
2024-08-09 09:27 观网财经-海外 -
快熬出头了?中芯国际二季度营收增长22%
2024-08-08 20:26 观网财经-科创 -
顺丰回应“硕士毕业学位证被撕毁”
2024-08-08 18:0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多次讽刺俞敏洪、蹭流量?罗永浩回应
2024-08-08 17:3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微软回应“蓝屏事件”:不能全怪我
2024-08-08 17:14 观网财经-海外 -
国产大模型成吸金兽:今年亿元级融资超20起
2024-08-08 15:24 观网财经-科创 -
接下来,人民币会加速升值吗?
2024-08-08 15:08 金融观察 -
将一半PC生产迁出中国?惠普回应
2024-08-08 11:58 -
“进行精简和启动组织提效”,得物裁员5%
2024-08-08 11:5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健身圈的“三鹿奶粉”?网红蛋白粉超标使用甘氨酸
2024-08-08 11:21 观网财经-消费 -
前7个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超3000亿片
2024-08-08 11:09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苹果争第一背后,中韩面板巨头竞速双层OLED
2024-08-08 09:59 观网财经-科创 -
连续4个月盈利,盒马明确“不会被卖”
2024-08-08 09:41 观网财经-消费 -
美国,还是中国?问一问刘亦菲也拉不起的西锐飞机
2024-08-08 09:12 观网财经-科创 -
发售10年后,《彩虹六号》国服终于进入筹备阶段
2024-08-07 18:16 -
汇率跌至历史最低!印度央行出手干预
2024-08-07 17:30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