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建部长:“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起到了积极效果
【导读】 从数据看,“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1到10月份,一手房交易量虽然下降,但二手房是上升的,一、二手房合起来实现同比正增长。另外,保交楼工作的扎实推进,带动了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近20%,也反映出各地政府帮助企业纾困是有效果的。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从部门到地方,“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一系列房地产调整优化措施接连出台。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怎样研判房地产市场?如何重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回答了记者提问。
因城施策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问: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如何研判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形势?
答:研判市场,重要的是尊重规律、看大势。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这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房地产自身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判断。要认识当前的房地产形势,首先要把握住这个重大变化。
从供给看,整体上,“有没有”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结构性不足问题仍然存在。从需求看,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住上更好的房子、获得更好的服务。
分析市场,主要看供需关系,也就是交易量、价格和结构。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需要用信息化手段研究分析市场的变化。这几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的数字住房信息系统,它与全国所有城市联网,能够实时显示房屋网签备案的数据,可以了解每个城市、每天的交易情况。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总的看是前高、中低、后稳。从数据看,“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1到10月份,一手房交易量虽然下降,但二手房是上升的,一、二手房合起来实现同比正增长。另外,保交楼工作的扎实推进,带动了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近20%,也反映出各地政府帮助企业纾困是有效果的。
“十家锅灶九家不同”。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市场有其特殊性。它是以城市为单元的市场,区域特征很明显,各个城市的交易量和价格有很大差异。关于房地产调控,我们强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认认真真落实好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房住不炒”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问:关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具体有哪些考虑?
答:党中央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过去在解决“有没有”时期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现在解决“好不好”问题、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亟需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在理念上,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重点,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好房子好在哪儿?就是要绿色、低碳、智能、安全,让群众住得健康,用得便捷,成本又低,又放心安心。
——在体制机制上,一个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再一个是,建立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包括改革开发方式、融资方式、销售方式,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制度。
——在抓落实上,要实施好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同时,还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新模式下,房地产企业要有清醒的认识,现在要拼的是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谁能为群众提供好服务,谁就会有市场、谁就会有发展。
房地产市场未来持续发展仍有坚实支撑
问:“三大工程”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大工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近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根据房地产市场新形势推出的重要举措。目前,有关工作已经启动。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最终是实现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求是,城市党委、政府担负起主体责任,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能有未来。
——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重点是,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关键是,平时用得着、急时用得上。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在转型期,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未来的持续发展仍然有坚实的支撑。随着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持续落实,随着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一定能够推动房地产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 原标题: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访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市场大消息!证监会、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
2023-11-11 10:10 观网财经-金融 -
今年双十一,京东在玩一种“很新”的直播带货
2023-11-10 15:3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第六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创新高,达784.1亿美元
2023-11-10 15:15 进博会最新动态 -
对话iQOO高管:华为回归对行业是好事,聚焦电竞不会转型
2023-11-10 14:06 观网财经-科创 -
潘功胜:改善性住房需求较大,可为房地产市场提供支撑
2023-11-10 10:02 观网财经-房产 -
苏钢集团回应“毒地事件”:正积极应诉
2023-11-10 08:04 观网财经-房产 -
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
2023-11-09 20:09 观网财经-宏观 -
钛合金被手机行业追捧,但冲刺IPO的金天钛业却难吃红利
2023-11-09 18:14 观网财经-金融 -
产能过剩下,储能走向软硬结合“立体战”
2023-11-09 16:39 观网财经-科创 -
券商分析师跨界研究汽车,将仰望U8对比主战坦克合理吗?
2023-11-09 15:30 观网财经-汽车 -
蔡昉:为什么劳动年龄人口比老年人消费还低?
2023-11-09 15:04 观网财经-消费 -
刘元春:中国储蓄率高导致消费率低,这个观点错误
2023-11-09 10:27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实探苏州被索赔百亿“毒地”:污染最严重地块完全荒废
2023-11-09 08:32 观网财经-房产 -
新“房改”来了!新加坡模式适合中国吗?
2023-11-09 07:38 观网财经-房产 -
美芯片巨头集中参展,“进博会是共享中国机遇的平台”
2023-11-08 22:43 进博会最新动态 -
高瓴旗下公司“一声不吭”减持隆基绿能,证监会出手
2023-11-08 22:43 大公司 -
沪、深交易所发声:适当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
2023-11-08 18:25 观网财经-金融 -
证监会主席严厉表态,A股收紧再融资
2023-11-08 17:59 观网财经-金融 -
“中美审计监管合作整体合作进展顺利”
2023-11-08 17:42 观网财经-金融 -
潘功胜:我国房地产市场正进行重大转型,寻找新的均衡点
2023-11-08 10:12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49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67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0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5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