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十强工业城市”收官战:深圳有望卫冕,重庆反超上海,武汉挤掉东莞
随着地方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2023年中国“十强工业城市”的竞争态势渐趋明朗。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深圳卫冕“工业第一城”的几率越来越大。前五名城市则有望继续锁定深圳、上海、苏州、重庆和广州,其中重庆有望连升两位冲到榜眼,上海和苏州则可能要为探花之位展开争夺。
而在第六至第十名区段,去年位列第九名的东莞,今年很可能掉出十强之列。武汉则可能强势入替。各城市之间的位次或发生较大变化。
由于绝大多数城市没有公布工业增加值数据,而只公布了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数据,本文的排名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准,并考虑工业增加值增速因素。
按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第二产业约等于工业+建筑业。而根据2022年国民经济统计结果,二者的增加值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为83%左右和17%左右,可见一个地方的工业经济和第二产业在数据上高度正相关。
前三季度城市工业经济二十强概貌,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数据整理
如果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各城市排名,前三季度中国工业经济二十强城市包括:深圳(8876.97亿元,下同)、重庆(8830.19)、上海(7953.57)、苏州(7924.60)、广州(5590.42)、宁波(5462.70)、武汉(5248.59)、无锡(5174.28)、佛山(5083.75)、泉州(4933.02)、成都(4880.90)、北京(4529.10)、东莞(4488.59)、南通(4461.30)、天津(4376.19)、南京(4332.33)、郑州(4212.20)、杭州(4119.00)、长沙(4100.27)、青岛(3911.51)。
卫冕冠军后劲足,前五广州最“危险"
最近数年,国内城市工业经济前五名基本由上海、深圳、苏州、重庆和广州“承包”。今年看来,前四名的位子依然较为稳固,第五名还存在一定的变数。
近几年前五阵营的最大变化发生在去年——深圳市以1.13万亿元的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上海的1.08万亿元,成为真正的"中国工业第一大市”。
衡量工业经济实力有两大综合性指标——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其中前者计算的是工业企业的总产出,包括原材料等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后者则反映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量,需要扣除原材料、能源等中间投入。显然后者更具含金量,也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真实工业实力。
事实上,深圳市在去年之前,已经连续4年夺得工业总产值全国城市第一,但都没引起多少人注意。去年首夺工业增加值第一,斩获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双料冠军,才让外界惊觉,40多年前的小渔村,在工业经济方面竟然可以跟历史悠久的东方大都会上海相媲美了。
更重要的是,这很可能不是昙花一现,今年深圳再次展露冠军相。
10月30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46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5.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876.97亿元,同比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而根据较早前公布的上海市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19.23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953.57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深圳市不仅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增加值比上海多近千亿元(923.4亿元),增速快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更快,甚至优势达1.2个百分点。
如前所述,由于不掌握工业增加值具体数据,严格来讲尚不能得出前三季度深圳工业已超过上海的结论。但基于去年数据和今年增速对比,可以看出前者的势头明显强于后者。上海要想在第四季度实现全年数据逆转,难度极大。加上产业特点决定的深圳工业增速往往逐季提高的惯性,重庆、苏州等竞争对手也难有机会在第四季度反超,深圳很可能成功卫冕年度"工业第一城”双料冠军。
而对上海而言更需警惕的是,它甚至有掉出工业总产值前三的危险。因为重庆和苏州都有取而代之的实力。
据统计数据,前三季度,重庆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830.19亿元,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比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苏州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24.6亿元,增长3.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
可以看到,重庆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上海,而苏州也只比上海少28.97亿元。同时,重庆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领先上海,苏州则比上海落后不多,第四季度“冲一冲"也不排除反超的可能。
在去年,重庆无论是工业总产值还是增加值,都排在全国城市第四的位置。今年前三季度,该市的支柱产业中,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41.8%;新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94.8%,智能手表增长37.0%,工业机器人增长18.6%。这些都是重庆工业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
此外,五强当中广州的位子较为危险,身后的宁波已十分靠近,并且工业增速比广州快得多——事实上,前三季度广州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是下降的,而宁波的增速在十强当中仅次于无锡和佛山。
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590.42亿元,增长1.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宁波的第二产业增加值5462.7亿元,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3905.8亿元,同比增长5.7%。
东莞黯然出局,武汉王者归来
由统计数据可见,保持目前势头,宁波、武汉、无锡、佛山、泉州有望占据今年工业十强城市的后五名。其中武汉是新晋级城市,被挤出局的是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
作为对外贸进出口高度依赖的城市,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国际贸易摩擦对东莞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加上东莞五大支柱产业之首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正是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压制的主要攻击点,可以说"时代的灰尘"铺天盖地落到了东莞的头上。
在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前20名城市中,东莞是仅有的三个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的城市之一,而且其下降速度达-3.6%之多(另两个是广州和北京,增速分别为-1.0%和-0.7%)。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118.72亿元,同比增长2.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81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88.59亿元,同比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02.33亿元,同比增长5.1%。
同期,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3769.87亿元,同比下降3.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7%。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尤其是规上工业下降,是拖累东莞经济的直接原因。
截至前三季度,东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十强门槛泉州还低444.43亿元,而第二产业增速和规上工业增速分别落后3.4和6.3个百分点。2023年只剩最后一个季度,东莞要翻盘只能寄望奇迹。
东莞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原本是特别"能打"的,在国内仅次于深圳和苏州。2022年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超16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1.8%。但继去年下滑3.7%后,今年前三季度该门类继续下滑1.5%。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下滑的直接原因便是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对中国实施的技术封锁和贸易“制裁"。比如众所周知的例子,占东莞手机制造相当份额的华为手机,就因为美国的5G芯片出口限制而从高峰迅速跌落,连带给东莞制造业带来重大打击。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28年稳居全国城市前五的东莞,去年进出口13926.6亿元,同比下降8.7%。今年上半年,同比降幅扩大至11.3%。
不过,随着外部环境逐渐改善,东莞经济的整体情况正在好转。比如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虽然同比下降了3.6%,但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增长0.8%。 “五支(柱)四特(色)”产业中,只有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但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增长达9.3%。第三季度,华为手机Mate60系列销售火爆,可谓宣告了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强势归来。作为东莞经济的"晴雨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加快恢复,表明东莞工业经济正企稳回升。
有人欢喜有人愁,武汉就是正在欢喜之中的那一个。其实武汉的工业经济底子雄厚,只是猝然而至的新冠疫情给它按下了暂停键。疫情过后,武汉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今年有望一举晋级工业城市十强。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该市第二产业增加值5248.59亿元,增长4.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比上半年加快1.7个百分点。这个成绩可以排到同期全国城市第七名的位置。
从行业看,武汉全市36个行业大类中,前三季度有23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分别比全市规上工业快6.6和0.8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16.5%,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是推动武汉工业经济快速上扬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武汉经开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岚图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6%,东风云峰产量增长160%,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工厂、路特斯全球总部、小鹏汽车等多个新能源整车项目均开足马力。这些不仅为当地扭转了燃油车行业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推动了全区、全市工业经济加速恢复。
- 原标题:2023“十强工业城市”收官战:深圳有望卫冕,重庆反超上海,武汉挤掉东莞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美晶新材冲刺150亿IPO,背后有一场“造富神话”
2023-11-02 18:36 观网财经-金融 -
双十一工作量骤增,“公主梗”给电商客服平添困扰?
2023-11-02 15:4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福华化学终止IPO,大额分红却募资还债遭质疑
2023-11-02 11:23 观网财经-金融 -
美联储按兵不动,鲍威尔:通胀一直在降,但仍高于2%
2023-11-02 10:54 美国经济 -
国货品牌都在天猫双11上相亲了?马应龙的CP让人会心一笑
2023-11-01 19:1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拉普拉斯闯关科创板,全力押注的路线被光伏巨头看衰
2023-11-01 18:11 观网财经-金融 -
阿里平头哥发布首颗存储主控芯片镇岳510
2023-11-01 16:13 -
双11中国物流卷上天际,英国消费者也能享受小时达
2023-11-01 15:5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谁在制造“移山价”?
2023-11-01 15:3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证监会:未来将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2023-11-01 15:28 观网财经-金融 -
客商变展商,盒马首次带超过200款商品参展进博会
2023-11-01 15:24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央行解读: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
2023-11-01 06:44 观网财经-金融 -
素颜双11今晚出镜,谁才是全网最低价?
2023-10-31 19:0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日本央行“加息”未至,但日元快熬不住了
2023-10-31 18:30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国手游,加速抢占韩国市场?
2023-10-31 18: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云发布通义千问2.0,给每个大学生送一台云服务器
2023-10-31 16:59 -
浙江绍兴:支持职工提取公积金支付新建商品房首付
2023-10-31 16:33 观网财经-房产 -
富到不敢发朋友圈的量化交易员,赚钱竟靠和客户对赌?
2023-10-31 14:58 观网财经-金融 -
明起北京公积金“认房不认商贷”
2023-10-31 11:52 观网财经-房产 -
10月制造业PMI为49.5%,降至收缩区间
2023-10-31 09:49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27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39“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2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5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