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胀降了,欧美人民反而吃不起饭了
4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5%,不仅低于2月的6%,也低于大众预期的5.1%,5%的数据更是自2021年5月以来最小的同比涨幅。
欧盟统计局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CPI同比6.9%,低于2月的8.5%。
乍看之下,相比欧美曾经高达10%的CPI,看似通胀已经有所缓解,不过实际上,在通胀数据下滑的同时,欧美民众对于通胀的体验却是截然相反的感受。
从CPI的具体构成来看,食品物价和房租价格的上涨却愈演愈烈。对普通民众来说,工资缩水的速度反而比高通胀时更加严峻。
通胀明明下来了,民众反而更加吃不起饭的怪相背后,是大量企业借通胀东风涨价的恶果。
而这种面粉降价面包涨价发通胀财的经营策略,也引起了欧美经济学家和政府的警觉。
通胀跌了,生活成本反而涨了
要搞明白这个怪相,首先我们需要明白CPI到底统计的是什么。
以美国CPI为例,其中三个最大的权重项分别是住房(房价和房租),交通(油价和车价)和食品,比例分别是44.4%,16.7%和13.5%,也就是CPI的约3/4权重将由这三块价格的涨跌决定。
美国CPI已从去年6月的9.1%的高位回落至3月的5.0%。从细分属性来看,通胀降温的最大推动力来自于汽油、燃料油以及二手车价格的下降,也就是交通的部分。
美国近一年CPI细分指数 图源Charlie Bilello博客
油价同比大幅下跌的原因非常直观,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初期,能源价格出现了一波显著的涨幅,石油价格一度冲上每桶130美元,而如今油价则在每桶80美元附近。因此凭借去年高基数,如今油价回落的背景下,出现下滑可谓顺理成章。
但是,通胀三巨头的另外两项住房和食品,不仅没有降价,反而保持了非常强势的状态。
以美国3月通胀数据为例,美国劳工部就表示,住房指数仍然是每月所有项目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这完全抵消了能源指数的跌幅。
美国住房通胀数据 图源美国劳工部
根据美国租房网站Redfin的数据,尽管租金价格涨幅有所放缓,但是2023年1月租金相比2020年美国新冠爆发前,平均涨幅为22.5%,即便在需求放缓的情况下,由于美国闲置房屋稀缺,房东依然不愿轻易降租,导致房租价格持续高企。
除了住房项,在食品项目中,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美国食品的通胀水平均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幅度,食品指数在去年一年内涨了8.5%。
综合来看,油价的下跌完全被住房和食品的大涨所抵消,导致美国CPI出现了高烧难退的迹象。
更关键的是,这个CPI数据给欧美人民产生了一种通胀已经下滑的幻觉。
欧洲的统计权重也和美国类似,我们直接看数据。
3月欧元区食品和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5.4%,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6.6%,服务价格上涨5%,能源价格下降0.9%。
可以看到,除了能源价格下滑外,其他的分类下通胀可谓是降了个寂寞。
从实际生活角度,人们可以少开车,但是吃饭和住宿两个刚需是无法规避的,这两项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欧美人民生活质量很难说从通胀下滑中恢复。
油价降了,食品价格为何没降?
搞明白了通胀的构成,我们就能发现一个新的问题,为何油价降了,食品价格没有下降呢?
实际上,食品价格也和油价有着一样的下滑基础。
全球食品类商品价格的变动究竟如何,我们其实从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中就能一目了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下降,较一年前的历史高点降低了20.5%。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 图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3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最新为126.9点——这是自2021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2022年3月,这一指数曾飙升至159.3点,为1990年开始编制指数以来的最高。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衡量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变化,由谷物、植物油、乳制品、肉类、食糖这五类商品价格指数加权平均数构成。
毫无疑问,如果简单地从粮农组织这一全球公认的食品类商品价格指数来衡量,全球食品通胀眼下理应不再会构成太大的挑战才是,然而,实际情况却显然并非如此。
答案其实很简单,面粉降价了,从来不等于面包就应该降价,甚至还能反向涨价。
欧美有着大量食品企业,正在趁这通胀的东风趁机涨价。
生产冷冻食品和番茄酱等调料的美国康尼格拉 (Conagra)公司在4月5日公布业绩,宣布其利润大涨60%,并连续第二个季度调高了收入指引。
康尼格拉公司生产的Hunt's番茄酱
其中冷冻和冷藏食品在第三季度为公司带来了12.4亿美元的销售额,与去年相比,公司所有业务部门均实现增长。该公司的品牌餐厅产品部门餐饮服务引领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3%。
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公司盈利大涨的来源主要源于产品涨价。同时表示尽管预计2023年食品通胀将放缓,但仍可能继续提高价格。
公司CEO康诺利(Sean Connolly)在业绩会上为公司涨价策略辩护时表示:“相比消费者外出就餐成本,我们的产品依然便宜的离谱,预计未来冷冻食品将越发收到欢迎,因此我们有着充分的涨价空间。”
实际上,康尼格拉公司正是欧美食品厂商的缩影,他们一改过去薄利多销的策略,以通胀为东风大幅涨价,搞起了厚利少销的模式,赚的盆满钵满。
2023年3月,德国CPI上涨7.8%,其中食品通胀率高达22.3%。
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和食品通胀的居高不下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注意。
荷兰国际集团(ING Bank)的经济学家表示,从2019年底至2022年底,德国农业领域(不包括包装食品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率增长了63%。
Pantheon Macroeconomics经济学家Claus Vistesen表示,“将这种情况与我们在某些农产品价格变化中看到的情况联系起来,唯一的解释是(企业)利润率正在扩大。”
通胀降了,工资却降得更快
如果说有什么比食品价格疯涨更悲催的剧情,那只能是实际工资还加速下降了,而这正是欧美群众面临的残酷现实。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薪资报告,平均时薪同比增长从2022年3月的5.9%降至今年3月的4.2%。但是根据美国银行汇总的消费者存款数据,3月税后工资薪金的三个月移动平均增长率已经从2022年4月峰值的8%放缓至仅2%,是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实际人均收入增速 图源美国银行
无论是美国劳工部4.2%还是美国银行统计的2%的工资增长率,显然都跑输了5%这个两年最低的通胀增速。
也就是说,虽然通胀降低了,但是因为工资增速下滑的更厉害,导致了美国人收入在跑输通胀的路上渐行渐远,实际可支配收入反而下滑了。
目前美国工人工资已经连续24个月下降,随着美联储加息导致的经济放缓,目前实际工资甚至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迹象。
美国实际工资水平 图源中金公司
这就造成了一个最尴尬的局面,我们前面已经得出结论,美国食品和房租价格持续高烧不退,已经让美国人苦不堪言,而如今,他们的收入还在进一步缩水,让很多人的生存现状雪上加霜。
这些问题交织起来则会出现一个看起来无解的死局。
为了追上食品通胀,就需要加工资,形成通胀螺旋,导致央行不得不继续加息,让目前已经摇摇欲坠的欧美经济雪上加霜。
愈发高涨的食品通胀也给欧美央行出了一道难题。
欧洲央行的一些利率制定者目前就在仔细研判企业利润率扩大带来的通胀压力,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Fabio Panetta警告称,这可能会出现“利润-物价的螺旋上升”。Panetta在上月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可能推迟核心通胀的回落。”
目前,尽管大多数央行官员都将核心通胀(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变化,视为最为关键的通胀趋势。但他们也承认,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整体通胀可能更能影响公众的预期。
食品是所有家庭每天都不可或缺的商品,消费端食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导致员工呼吁涨薪,并进一步反馈到物价变化上。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Huw Pill在上周二的一次演讲中就表示,无论食品价格上涨是由于天气、战争还是利润率,央行都可能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来应对。
Pill指出,“通胀与央行目标间的持续偏离,即使是源于一系列从根本上来说是暂时性的通胀冲击,也可能促使民众行为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更持久的通胀动态。”
不过在这个难题之下,类似康尼格拉这样的食品生产企业,已经赚足了这波通胀财,而为此买单的民众,却对物价的真正推手们一无所知。
标签 全球通胀- 责任编辑: 陈济深 
-
外地户籍居民缴1个月社保就能购房?杭州钱塘区回应
2023-04-13 16:48 观网财经-房产 -
有人魔改大疆直上9000米高空,还离机场不远?网友们怒了!
2023-04-13 15:56 观网财经-科创 -
中信证券和天健所被深交所警示
2023-04-13 15:19 观网财经-金融 -
刘强东“回归”后,京东加快扁平化
2023-04-13 15:0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孙正义大撤退,软银将接近清仓阿里
2023-04-13 13: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巴合作去美元化,有何深意?
2023-04-13 07:54 中国-拉美 -
英特尔突然调整GPU产品线,为中国“定制产品”?
2023-04-12 18:51 观网财经-科创 -
曾经声名显赫的明星分析师,如今自己操盘基金业绩垫底
2023-04-12 18:46 观网财经-金融 -
7.75亿股权激励!董宇辉们一夜暴富
2023-04-12 18:23 观网财经-消费 -
容汇锂业IPO:2022年业绩暴增,但面临变脸风险
2023-04-12 18:18 观网财经-金融 -
呼吁暂停AI研究只是幌子?马斯克被曝囤积万张GPU推进项目
2023-04-12 13:3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大股东公布减持新动作,腾讯一度跌近5%
2023-04-12 11:43 -
湖北设500亿消费贷,个人贷款财政最高贴息3000元
2023-04-12 08:01 观网财经-金融 -
沙尘跨过长江!京津冀等地或现沙尘回流
2023-04-11 19:14 极端天气 -
比特币重回3万美元,抖音微博“立功”?
2023-04-11 18:1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10.6万亿,存款增15.39万亿
2023-04-11 16:58 观网财经-宏观 -
刚融资便申报港股IPO的京东工业,为何匆匆剥离赚钱的猎芯科技?
2023-04-11 13:21 观网财经-金融 -
阿里CEO:所有产品都将接入AI大模型,进行全面改造
2023-04-11 11:4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苹果电脑出货量暴跌40%:疫情驱动需求的时代结束了
2023-04-11 11:35 观网财经-科创 -
此前微信QQ故障被腾讯定义为一级事故,多名高层被处罚
2023-04-10 18: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0“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06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69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评论 194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评论 179最新闻 Hot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
马斯克狂撒2500万,这场“会改变西方文明进程”的选举还是输了
-
俄高官有望冲突后首次访美,“美方暂时解除制裁”
-
美防长称日本是“前线”,日媒急了
-
美国两党拿出对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级关税
-
“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
特朗普明天将在白宫开会,讨论TikTok命运
-
“白宫正研究:丹麦给格陵兰6亿,我们加价”
-
美国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让美国再次安全
-
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
“欧美关系搞砸了,欧盟准备以自己的方式应对中国 ”
-
周一鸣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讲超25小时,狂喷特朗普马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