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复苏亟待扩大投资,地方债还是“拦路虎”吗?
-
李泽西欢迎一切建议和意见 [email protected]
【文/观察者网 李泽西】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各地采纳“要致富、先修路”的逻辑,一砖一瓦地实现了“基建狂魔”。
然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建造出现代化的中国,各地政府直接或间接欠下的债务,已经成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三年疫情对财政收入和开支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问题的严峻性;但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中,却又少不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到底多严重?地方政府应如何权衡控制债务和发展经济的目标?这一问题又如何从根本上破解?
每人负债10万元
单看正式的债务数据,中国地方债务问题似乎较为温和。财政部1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5.1万亿元,而2022年全国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21万亿。尽管地方债务规模在过去一年间增长了15%,不过仍然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提到“地方债务问题”,行业最关注的并不是政府债务,而是城投公司的债务。城投公司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由各大城市政府成立的投融资平台,普遍采用“出售国有财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承担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些重要功能,也因此被视为与当地政府密切相关。
不过,投资带来现金回报的速度往往不及举债速度,久而久之,城投债务规模日益庞大成了全国性的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告诉观察者网,1994年的推出的分税制使得地方政府几乎承担当地的一切基建义务,却只获得其努力间接促成的部分税收,这一责任和收益的不匹配是当下地方债务问题的关键所在。
就城投债务具体规模,由于缺乏统一数据,因此众说纷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是粤开证券的测算,估计2021年全国城投债余额超44万亿。此外,拖欠工程款、非正式债权债务等因素构成的隐性债务规模也非常可观;据IMF估计,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占比GDP比重在40%上下,即大约48万亿。综合来看,广义的地方债务规模实际上就很有可能超过了全国生产总值,每一个人肩负的地方债务平均接近10万元。
债务规模,本身也不是衡量负债时唯一要考虑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年年扩大,日本政府债务规模更是常年超200%;但由于持续的低利率,两国财政并没有迫切的危机。据万德咨询统计,中国地方政府2022年上半年债权利率大约为3%,全年支付的利息达1.1万亿元。此外,城投债利率约为4%,意味着城投债2022年需支付的利息约为1.8万亿元。当然,鉴于城投本应有自己独立的收入来源,两者不宜混为一谈;不过,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地方政府需要为城投公司兜底,那这笔利息可是笔不菲的金额。
2022年1-7月各类基建债务融资来源利率(资料来源:万德咨询)
与此同时,2022年,由于各地刺激经济的减税政策,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下降2.1%,为10.9万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9%。因此,地方政府每年平均需要将至少10%收入用于偿债,如果也需要为城投债兜底,该比例可能升至接近30%;这还是假设隐形债务没有利息,而许多隐形债务的利率实际上比城投债利率还要高很多,因地、因事截然不同,难以直接估算。
财政部从2019年起对各地隐性债务和法定限额内政府债务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分成红(债务率>=300%)、橙(200=<债务率<300%)、黄(120=<债务率<200%)、绿(债务率<120%)4个等级(注:债务率是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加上隐性债务,除以综合收入),以帮助国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债务管控政策,不过并未公布相关数据;“红色”地区不被允许进一步举债,不“绿”的地区也受一定的举债限制。据广发证券不完全测算,2021年有9个省份处于债务“红色”区间,仅西藏和上海处于“绿色”范围。
测算显示,债务问题对穷富、城乡、东西地区皆有影响,不过北方大部地区受的影响相对轻微;有分析指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北方管理财政的能力更好,而可能反映北方部分地区融资渠道更为有限。
274个地级市2021年债务率(图源:广发证券)
美国联邦政府的境遇,表明大量债务的存在本身就是风险。习惯了常年的低利率后,美联储过去一年间的迅速加息将美国从昏睡中唤醒。仅仅在2022年间,当美国政府大手笔开支的主要阶段已经过去,美国政府每年利息开支从6000亿美元激增至8500亿美元;这一突变也被认为是美国两党就债务上限爆发争议的一个关键导火索。
不过,赵燕菁认为,对于债务用本币结算的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等国——中央银行可以介入兜底,将债务转到央行的账面上,可有效避免其他国家可能出现的破产情况。
越没有可投资的项目,政府越投资
有说法称,债务是前人在来者头上悬挂的达摩克利斯剑。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为了国家的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该开展的投资还是应该开展。在1月18日国家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表示,目前我国总储蓄率仍然较高,必须准确把握投资方向,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问题就是,“有效投资”何处寻?
投资基建的基本逻辑是希望短期内创造就业、刺激当地经济,同时长期抬高当地的生产力、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债务压力,以及增加政府资产的价值,从而增加城投的收入额,降低未来对举债措施的依赖。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ChatGPT竞品Bard答题翻车,谷歌市值一夜蒸发近7000亿
2023-02-09 14:09 观网财经-科创 -
上交所下发监管函,热门ChatGPT概念股“降温”
2023-02-09 12:0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亚运会供应商同富股份拟主板上市,自有品牌占比不超过15%
2023-02-09 11:36 观网财经-金融 -
阿里确认也在研发,中国公司快速跟进类ChatGPT技术
2023-02-09 00:00 观网财经-科创 -
AI批改作文、当口语老师,教育圈的ChatGPT要来了?
2023-02-08 20:3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航司不能投放低价票?民航局:没提过这样的要求
2023-02-08 19:57 -
存款5万被要求提供收入证明?18家银行最新回应
2023-02-08 16:21 -
知乎暴涨超50%创上市以来新高,或和ChatGPT有关?
2023-02-08 14:3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20万以下车型来了?特斯拉下月将发布“宏图”第三篇章
2023-02-08 14:32 观网财经-汽车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俄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
2023-02-08 11:32 -
曾写出毁灭人类计划书,爆火的ChatGPT是把双刃剑
2023-02-08 11:08 观网财经-科创 -
长利新材拟主板上市,老板曾亲自向市委书记行贿
2023-02-08 11:04 观网财经-金融 -
不降价卖不动!武汉将房地产归为“困难行业”
2023-02-08 10:56 观网财经-房产 -
北京知产法院:芯联芯有关龙芯侵害MIPS著作权主张不成立
2023-02-08 10:53 观网财经-科创 -
外卖将在全国上线?抖音回应:无具体时间表
2023-02-07 19:2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关于人民币清算,中国同巴西签署备忘录
2023-02-07 18:57 人民币国际化 -
阻碍监管、5米深坑埋资料,长方集团子公司被立案调查
2023-02-07 18:06 观网财经-金融 -
百度版ChatGPT来了,AI竞赛中国胜算几何?
2023-02-07 14:47 观网财经-科创 -
百度确认将推“中国版ChatGPT”,三月完成内测
2023-02-07 11:5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黄光裕“失控”国美零售
2023-02-07 10:43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16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3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14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8最新闻 Hot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