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省GDP增速目标确定,还强调了这两点
-
陶立烽板凳编辑
最后更新: 2023-03-06 11:02:42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在追求“大力出奇迹”时,西部省份也在奋起直追。
四川省发改委作的“计划报告”提出,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重点项目包括电磁驱动大科学装置等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以及成都屏芯智能制造基地省级重点项目。
陕西省提出,2023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0个,年度计划投资4804亿元,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
此次两会,新疆则提出加快建设“八大产业集群”。张文中指出,建立八大产业集群符合新疆资源特点,要防止单打独斗,以形成规模和产业生态链,提高经济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而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的上海,将继续发挥经济引擎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全年要完成投资2150亿元。报告还提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的未来产业五大领域加速布局。
促消费方面,报告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一是深化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办好购物节、新品首发等重大活动,促进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二是增加旅游、保险、健康等领域的高端消费供给。三是布局消费集聚区、数字商圈等新消费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在报告中首次提出2023年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预期的决定因素是信心,而信心来自于环境”
1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GDP数据,较前一年增长3%。
结合31省份增长目标来看,业内预计,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也在5%以上。
董煜表示,根据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内学者的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将落在5到6.5之间,说明各方面对今年的我国经济增速是有一定共识的。整体上看,实现5%以上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当然还要尽更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谈及具体的风险压力时,董煜表示,首先外部风险是依然存在的,包括一些国家人为施加的压力、国际市场的价格动荡,以及金融方面的一些输入性风险;国内的话,比如房地产和地方债,也需要去稳妥去化解。
在芦哲看来,2023年宏观经济有三条主线。一是复苏重启,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新冠感染降级为“乙类乙管”,国内人员流动重启,与此相关的服务业和消费需求会进入复苏。
二是地产见底,房地产下行是2022年宏观经济最大的拖累之一,2023年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将逐渐见底企稳,对经济的拖累要远小于2022年,但可能仍谈不上正向拉动。
三是外需回落,持续三年维持高增长的出口将在2023年迎来下降,大概率负增长,外需从经济的拉动项目变为拖累项目。内需回升、外需回落,且房地产仍将有一定拖累,经济复苏的幅度相对有限,消费反弹和基建投资将是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独木难支。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董煜认为,预期的决定因素是信心,而信心是来自于环境,所以今年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包括政策环境要更好地保持一致性,舆论环境也要加强有效引导。“我老是说,要把政策的宣传解读放到和政策制定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样能够让大家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政策,避免负面影响和干扰,影响市场预期,”董煜强调。
(黄一帆对本文亦有贡献)
标签 GDP- 原标题:31省GDP增速目标确定,还强调了这两点
- 责任编辑: 陶立烽 
-
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3-03-06 06:51 观网财经-宏观 -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3-03-06 06:51 观网财经-宏观 -
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2023-03-05 20:10 2023两会 -
贺丹委员:政策不能只盯着二孩和三孩,一孩太重要了
2023-03-05 17:47 养老与社保 -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
2023-03-05 10:07 2023两会 -
给你一点小小的“游戏震撼”,玩家助力希望工程5天筹款240万
2023-03-04 17:53 -
《三体》制片人:我们不是纯资本化的公司,就想做好中国科幻
2023-03-04 16: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消费投资哪个重要?这有个“一石几鸟”的方案
2023-03-04 15:52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对话英特尔中国董事长:中国让我们觉得机会无处不在
2023-03-04 13:24 观网财经-科创 -
B站亏75亿,给UP主分了91亿
2023-03-04 13:0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繁荣与停滞:复盘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启示
2023-03-03 20:34 -
罗思义:中国经济要提升,必须绕开美国踩过的“坑”
2023-03-03 17:58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今年增速目标5.5%以上,“上海是有底气的”
2023-03-03 15:55 上海新高度 -
何小鹏人大提案:明确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认定
2023-03-03 14:58 2023两会 -
周六福再战IPO:老板姓李不姓周,与蔡少芬有诉讼战
2023-03-03 14:46 观网财经-金融 -
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浪潮、龙芯、华大基因回应
2023-03-03 14:03 观网财经-科创 -
1月M2同比增12.6%创六年新高,央行: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2023-03-03 13:32 观网财经-金融 -
央行: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2023-03-03 11:42 观网财经-房产 -
人大代表陈雪萍:建议农民工社保按天缴纳
2023-03-03 11:28 农民工 -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将于29日开标,肝素类产品首次纳入
2023-03-03 10:03
相关推荐 -
-
“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58“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63“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6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81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41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