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基点,纳指跌超3%,激进加息将到尾声?
-
周毅“平芜尽处是春山。”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基点。
当地时间周三(11月2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后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3-3.25%上调到3.75%-4%。这是2008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至此,美联储自今年1月起已连续六次加息。
美联储延续了之前激进加息的步伐,基本符合一致预期。
因此相比之下,市场更关注今后加息走势。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视频截图
鲍威尔:“最快12月放慢加息,考虑暂停加息还太早”
在利率决议公布之前,市场对美联储本次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并没有太大争议。大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12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会延续75个基点的加息力度?还是说美联储将“转鸽”,将加息幅度放缓至50个基点——很多人希望美联储激进加息可以迎来拐点,并在2023年进入小幅加息区间。
在媒体看来,“市场正在寻找这是最后一个75个基点加息,或者75基点加息将至尽头的信号。”
主要投行对12月加息预期存在分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表示,美联储将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考虑将加息步伐放缓至50个基点(0.5%),但他也表示:“美联储尚未决定这样做”(the Fed hadn’t decided to do that)。
鲍威尔称,美联储将“有目的性地”调整利率至有效的限制性,美联储可能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采取限制性的政策立场。“最快将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但是终端利率可能高于9月时美联储的预期。”当时美联储的终端利率预期值中位数为4.6%。
整体而言,“美联储很快暂停加息”的观点遭到驳斥,市场吐回小幅涨势,美股收盘三大指数齐跌。其中道琼斯指数跌超500点,收跌1.55%,报32147.76点;纳斯达克指数报10524.8点,跌3.36%;标普500指数报3759.69点,跌2.5%。
美股收跌,Wind截图
美联储首次明确承认:加息有滞后性
与上次声明相比,美联储此次在重申降低通胀承诺之外,首次承认“加息有滞后性”。
“(FOMC)委员会预期,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立场有足够的限制性,让通胀能随着时间推移回落到2%,(政策利率的)目标区间持续上升是适宜的……为了判断未来目标区间的上升步伐,委员会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
美联储首次明确表示加息有滞后性 文件截图
虽然此前美联储已经连续三次加息75个基点,但通胀问题依然严峻。
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8.2%,高于市场预期的8.1%;9月CPI环比上涨0.4%,甚至是市场预期0.2%的两倍;PCE指数最先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推出,它在2002年被美联储的决策机构采纳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指标。9月核心PCE指数,也出现了加速上行的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美国经济分析局
物价高企,正在继续影响美国普通民众的基本生活。
当一致预期是75个基点的时候,加息50个基点可会更好?
《全球通胀与衰退》作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观察者网表示,虽然市场对美联储此次加息的一致预期是75个基点,但在他个人看来,如此幅度的加息实际上并没有必要。相较而言,加息50个基点会更为合适。
对于美联储来说,它现在正面临着各个方面的压力,既有来自政界的、民众的,也有来自前美联储官员和学者的,因此它会倾向于加息75个基点。但就实际而言,当前情况下加息75个基点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经济衰退的风险,将远远大于它抑制通货膨胀的短期效果。
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有媒体认为:国外企业正借“通胀”之名抬高价格
“从边际效应的角度来看,这是不理想的。”滕泰认为,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货币政策本身有滞后性,美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几乎都有半年到一年的滞后期。从时效来看,美国六月份大幅加息的效果,应该发挥在今年四季度甚至年底。货币政策不会“立竿见影”,这是正常的经济反应。
其二,美联储反应滞后、工具有限。过去二十年,中国也经历过通胀,但是每一次中国决策部门的反应都比美联储及时。只要通胀突破3%,中国就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从范围和方法上来讲,中国央行也比美联储、欧洲央行要丰富很多,例如除了货币紧缩,我们还有“土地紧缩”等等。
中国反应更迅速、应对更及时,工具更丰富,有时抑制通胀尚需两年时间。美联储叠加前期判断失误、决策滞后,方法单一等因素,它有效控制通胀的速度不可能比中国快。
其三,美国现在的通胀,还有供给侧方面的原因,比如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和物价的螺旋式上升、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等等。在这些因素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美联储操之过急的大幅加息,并不会对控制物价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反会放大衰退风险。
美联储“褐皮书”:人们对需求疲软和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剧,认为经济前景更加悲观
滕泰认为,在连续多次加息,长期利率接近4%甚至更高的情况下,美国现在75个基点的加息是不理性的,很大程度上它可能是迫于决策压力,是一种追求政治正确、事实层面却错误的做法。
“相反,假设美联储在一致预期加息75个基点的时候,意外加息50个基点,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比较正的预期差,无论是对美国资本市场,而是经济复苏而言,这可能都会起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 责任编辑: 周毅 
-
31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炉:18省增速超全国,能源省份领跑
2022-11-02 23:39 观网财经-宏观 -
布局中国,未来十年投资机会在哪里?
2022-11-02 19:28 -
围猎无人驾驶卡车第一股,华人科学家又落入美国陷阱?
2022-11-02 18:00 观网财经-汽车 -
VR真正风口竟是美女直播?PICO突然坐在了金山上
2022-11-02 16: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9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榜:宁德时代第一 LG反超比亚迪
2022-11-02 15:23 观网财经-汽车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中国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
2022-11-02 15:04 -
与腾讯新混改公司获批,中国联通尾盘涨停
2022-11-02 14:58 -
江苏十三城部署吸入用新冠疫苗,康希诺生物港股盘中暴涨超50%
2022-11-02 11:11 观网财经-健康 -
双11电商大卖,韵达申通却双双跌停
2022-11-01 18:14 观网财经-消费 -
猪肉价格涨超40%,国家将投放今年第7批中央猪肉储备
2022-11-01 17:53 观网财经-消费 -
财政部支持深圳税改先行,怎么解读?
2022-11-01 17:39 观网财经-宏观 -
中信为首的财团正在洽谈收购腾讯?南非大股东否认
2022-11-01 16:1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在华销量暴跌27%,iPhone“不再闪耀”
2022-11-01 16:13 观网财经-科创 -
港股科技股大爆发,腾讯涨超10%
2022-11-01 15:4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完美日记折戟双十一,“国货之光”已成过去式?
2022-11-01 15:23 -
为30家大型国央企构建数字底座,京东云发布十大产业场景
2022-11-01 15:05 观网财经-科创 -
推特董事会解散,马斯克成唯一董事
2022-11-01 14:26 大公司 -
部分功能收费引发热议,腾讯回应
2022-11-01 11:4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双十一热度超预期?“尾款人”把微信零钱通挤崩了
2022-11-01 10:46 观网财经-消费 -
拜登被曝曾与泽连斯基通话时发怒:美国很慷慨了,要感恩!
2022-10-31 22:47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61“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66“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6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4“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6最新闻 Hot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叶刘淑仪:夏宝龙讲话是在提醒香港企业家勿“利字当头”
-
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适配墙体颜色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