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要求东部4省完成中央财政上缴任务,有何深意
最后更新: 2022-08-17 09:05:22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李克强说,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挖掘自身政策潜力,保市场主体激发活力,保障物流主干道、微循环畅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稳经济也是稳财源。6省里4个沿海省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告诉第一财经,受疫情等影响,今年经济财政形势比较严峻,经济大省应该勇挑大梁,多措并举完成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任务,这对支撑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十分重要,支持欠发达地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体现经济大省担当。
当前中国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采取分税制,来划分各级政府收入。经济大省财政收入规模高,中央财政相应从中获得的收入也更高,初次分配中,中央财政拿到全国近半财政收入(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但为了均衡区域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收入大部分最终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再分配给各省,其中又以欠发达的中西部、东北地区为主,有效地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目前地方对中央财政净贡献一般是以各省为中央财政创造的财政收入与中央返还该省份金额差额。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只能计算到2019年各地对中央财政净贡献金额。
根据罗志恒计算,2019年全国只有六省三市对中央财政净贡献,其中广东以净贡献8307亿元居各省之首,上海以8202亿元紧随其后,北京以7310亿元位居第三。江苏(4091亿元)、浙江(3274亿元)、山东(2152亿元)、天津(2136亿元)、福建(427亿元)、辽宁(67亿元)也对中央财政净贡献。
今年国务院十分强调财政强省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主力的作用,这跟当前经济财政形势有关。
受疫情散发、大规模退税减税降费、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包括中央财政在内的全国财政收入罕见出现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0.5万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不过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3.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4.8万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2.7%。
地方上除了山西等几个资源型省份收入出现大幅增长外,大多数省份收入也出现下滑,其中受疫情等冲击较大的东部发达省市,收入受到明显冲击。
为了给企业纾困和保民生,今年中央财政动用万亿级“家底”,来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约10万亿元),但要完成这笔巨额转移支付规模,离不开财政大省对中央财力净贡献。
7月7日,李克强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表示,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时间点。东南沿海5省市(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
李克强要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努力稳增长稳财源。
此次会议则进一步明确,6省里4个沿海省(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目前官方尚未披露财政净上缴中央的省需要完成上缴任务具体金额。施正文认为,这可能是在各地去年净上缴金额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计近9.8万亿元,规模为历年来最大;从增幅来看,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增幅为近年来最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73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下降0.5%,按自然扣除同比下降11.4%;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8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增长4.2%,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6.2%;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6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下降5.8%,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17.9%;山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95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增长6.3,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8.2%。
随着增值税留抵退税减收因素逐步减小以及经济稳步复苏,专家预计,上述东部省份财政收入降幅持续缩窄,收入稳步增长,这为完成中央财政净上缴任务奠定基础。
施正文表示,东部经济大省经济韧性更强,抗风险能力更大,“家底”更厚,回旋余地更大,因此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努力完成任务,保障全国财力稳定。
除了财力净贡献省份努力完成任务外,专家认为,其他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省份也应多措并举,努力做到财政收支平衡。
会上,李克强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已基本下达,各省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加大财力下沉,保障基层“三保”尤其是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基层工资发放。
(作者 陈益刊)
- 原标题:总理要求东部4省完成中央财政上缴任务,有何深意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玉米豆粕持续涨价,一公斤肥猪同比增加1块钱的成本”
2022-08-17 08:42 观网财经-消费 -
30万吨铜精矿“失踪”:涉事货代公司正“想办法”
2022-08-17 08:13 -
市场监管总局拟规定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2022-08-16 18:40 观网财经-消费 -
美团盘中跌超11%,腾讯:不评论传言
2022-08-16 17:2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江苏部分企业轮流限电限产,业内人士称暂无拉闸之虞
2022-08-16 15:45 -
四川紧急停电“让电于民”,半导体供应链受影响
2022-08-16 15:04 观网财经-科创 -
发改委:宏观政策要既要有力,又不预支未来
2022-08-16 13:42 中国经济 -
“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2022-08-16 09:50 中国经济 -
7月经济数据出炉:下半年如何破解需求不足?
2022-08-16 07:42 观网财经-宏观 -
富士康回应“成都工厂停产6天”
2022-08-16 07:15 观网财经-科创 -
陆金所控股回应赴港上市传闻:已研究上市路径,无明确时间表
2022-08-15 18:46 观网财经-金融 -
四川:能源保供形势严峻,工业企业错避峰生产让电于民
2022-08-15 15:19 极端天气 -
两大利率双双下调10个基点,释放什么信号?
2022-08-15 14:21 观网财经-宏观 -
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8%,新能源汽车增112.7%
2022-08-15 10:18 观网财经-宏观 -
4000亿元“麻辣粉”上桌,利率下调10个基点
2022-08-15 10:11 观网财经-金融 -
统计局:7月一线城市新房售价同比涨3.1%,三线跌3.2%
2022-08-15 09:58 观网财经-房产 -
“28城住房空置率12%”靠谱吗?如何正确看待空置率
2022-08-14 14:01 观网财经-房产 -
西藏新增本土59+443:核酸初筛阳性不再复核,按无症状管理
2022-08-14 10:18 -
面对美元霸权危机,中国该做什么?
2022-08-14 08:34 这就是中国 -
美国对EDA等技术实施新出口管制,针对中国吗?
2022-08-13 19:50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81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