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卖菜终于赚钱了?叮咚买菜的黎明静悄悄
-
周毅“平芜尽处是春山。”
在“每日优鲜”饱受质疑之际,同处生鲜电商赛道的叮咚买菜传来一则好消息。
8月11日,叮咚买菜发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二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叮咚买菜该季度营收为人民币66.3亿元,同比增长42.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2060万元,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
曾经备受诟病的前置仓卖菜模式,终于开始赚钱了?
叮咚买菜今年二季度实现盈利 业绩报告截图
不过饱受亏损质疑的叮咚买菜,离光明的未来依然还很远。
一方面,叮咚买菜近期常常因为“撤城”、“裁员”等质疑引发关注。如果说叮咚买菜现在的财务表现,受益于断臂求生带来的“成本端优化”,那么很显然它是难以长久的,也不利于做大做强;另外一方面,叮咚买菜最核心问题仍然在于“前置仓模式”能否跑通,并找到稳定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如今每日优鲜节节败退,外界对前置仓模式的质疑只会有增无减。同时疫情对业绩的拉动不是稳定的、长久的,在未来,叮咚买菜只有找到健康的、可持续的削减成本方式,并提高自己的营收表现,在“买菜”这门生意上作出更好的技术力和产品力,才有可能迎接一个鸡犬相闻、往来热闹的黎明。
撤城裁员只解“近渴”,抛开疫情因素才能看见更真实的答卷
从收入端来看,叮咚买菜在今年二季度的营收和GMV(商品交易总额)表现尚可。
期内叮咚买菜总营收66.3亿元,同比增长42.8%,环比增幅21.9%。在业绩报告中,叮咚买菜将其归功于订单平均价值增长(the increase in average order value)的推动,以及会员订阅用户的增加。在销售额方面,GMV为71.2亿元,同比增长32.3%,环比增长21.6%。在外界看来,上海等一线城市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在线买菜业务“利大于弊”,让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提高了业绩表现,但是眺望未来,这种拉动不可持续。
叮咚买菜今年二季度营收和GMV实现增长 业绩报告截图
现实中的问题更复杂。
据财联社报道,叮咚买菜在今年接连撤城,包括安徽宣城、滁州、广东中山、珠海等城市,叠加裁员消息,成本端进一步优化,进而实现减亏、盈利。这意味着叮咚买菜由亏转盈,必然要面对一个追问:这到底是因为成本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还是业务收缩带来了短期推动?这需要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来观察。
同样的道理,营收和GMV的增长,也需要订单量和客户数量等方面的详细数据做进一步的说明。
站在这个角度上,抛开疫情因素的数据才更具有解释价值。
报道称,今年上半年,叮咚买菜长三角区域营收同比增长47.9%,并实现了3.7%的正向经营利润率。以上海为例。2017年5月,叮咚买菜在上海创立并开城,随后在杭州等城市开花。去年12月,连年亏损的叮咚买菜在上海地区首先实现整体盈利。在今年春季的新冠疫情中,大量用户通过叮咚买菜获得生鲜产品等生活物资,不少消费者选择了购买更多的东西(提高客单价),以及开通会员(提高非产品类,即服务收入)。
烧钱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能证明前置仓模式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它们最本质的特点是“前置仓模式”。形象来说,它们好比是100%线上销售的生鲜超市,一个个小仓库修建在居民社区附近,可以实现快速发货。这是它们和盒马这种店仓结合模式、京东到家等商超到家模式、兴盛优选等社区团购模式的主要区别之一。
和传统仓库远离消费者截然不同,前置仓往往就在消费者附近,距离大多在3公里之内。一方面这可以保证生鲜产品的时效性,同时还能节约运营成本。不过,线下门店的成本是省了,但是履约成本又来了:叮咚买菜的成本,不仅仅是生鲜商品的购入成本,还有前置仓的租金、冷链物流、人工、配送等成本,这也是前置仓模式的关键。
前置仓的本质,是在时间成本和商品价格之间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平衡。具体到买菜这门生意上,就是“价格实惠、配送时间快、东西新鲜”。生鲜本身又有一系列特点:客单价低、毛利率低、但是它是需求性很强的刚需品,消费频率高,而且配送难度大。这就带来了一个烧钱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烧钱的本质,是一种商业模式以补贴政策招徕顾客,修建“基础设施”,最终把普通人变成这块商业版图上的“居民”(培养消费习惯、打造行业生态等),然后实现变现。在一些平台经济服务,或者非生鲜商品的网购上,它往往可以实现“边际成本递减”——开始需要较大的固定成本投入,等到进入规模效应的阶段,很长一段时间内,额外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是越来越低的。
但是生鲜电商的前置仓模式,很多时候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边际成本几乎没有递减。
生鲜需要成本极高的冷链物流,没在短时间内卖出去,就会面临存货减值。说白了就是烂掉了——而且相比于衣服好不好这种一刀切的判断,生鲜的新鲜程度是渐进式的,有些品类早送晚送几个小时候,带来的消费者体验都是完全不同的。这需要很强的存货管理能力。
订单增多,理论上是可以摊薄成本的,但是在生鲜行业里面,如果管理、运营失当,很可能反而推高成本。对比其他行业,显然生鲜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比如餐饮,虽然大家都属于客单价低、需求性强、消费频繁和配送速度要求苛刻的生意,但是显然餐饮的配送难度更低——骑手拎着外卖就走了。
不同行业特性对比 浙商证券研究所制作
- 责任编辑: 周毅 
-
中石化等多家中企宣布启动自美退市,证监会回应
2022-08-12 17:54 大公司 -
半导体周期反转之际,中芯国际的喜与忧
2022-08-12 17:16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上半年销售收入3016亿元,净利润率5.0%
2022-08-12 16:50 观网财经-科创 -
用一次要收3-4毛,部分外卖取餐柜试水对骑手收费
2022-08-12 14:29 观网财经-消费 -
印考虑限制中企销售千元以内手机?印官员否认了
2022-08-12 10:04 印度惊奇 -
乐视怼熊猫电视厂屏幕不良率近20%:从《甄嬛传》赚的钱都被当竹子吃了
2022-08-12 09:28 观网财经-消费 -
深圳出现“0首付买房”?开发商紧急发声明…
2022-08-12 09:07 观网财经-房产 -
PC寒冬中逆势增长,杨元庆:中国对联想有双重意义
2022-08-11 22:30 观网财经-科创 -
“千万不要相信辅助驾驶了!”致死事故后,小鹏或陷最大危机
2022-08-11 18:44 观网财经-汽车 -
新西兰旅游部长:每天只花10美元的游客不是目标,富人才是
2022-08-11 17:42 -
折叠屏已占高端安卓市场三分之一,三星手机卷土重来?
2022-08-11 17:08 观网财经-科创 -
炒股一年亏掉1040万,还跑赢1.72%股民?
2022-08-11 16:43 股市 -
7月CPI明显回落,美国通胀开始熄火了吗?
2022-08-11 11:30 美国经济 -
贝壳研究院就其“住房空置率报告”致歉
2022-08-11 10:48 观网财经-房产 -
特斯拉不香了?在华销量骤降,7月销量掉出前三
2022-08-11 10:22 观网财经-汽车 -
市值跌去99%的每日优鲜,被约谈后仍未给出退费方案
2022-08-11 10:12 观网财经-消费 -
为绕过制裁,印企用人民币购买低价俄煤
2022-08-11 10:01 人民币国际化 -
会员价格涨幅超20%,芒果TV一年内第二次调价
2022-08-11 09:49 -
人民日报:宏观政策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
2022-08-11 07:45 观网财经-消费 -
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8.5%
2022-08-10 22:30 美国经济
相关推荐 -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5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5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5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