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下,拜登没法跟中国吹牛了”
-
李丽否极泰来,事事顺心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19:06【文/观察者网 李丽】拜登曾两次信誓旦旦地说,美国2022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自1976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然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不现实。美国7月28日公布最新经济数据,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萎缩。
彭博社曾在5月19日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将仅增长2%,美国将增长2.8%“一举超越”中国。然而7月29日,彭博社最新预测称鉴于中国超乎预期的二季度数据以及美国越来越不景气的经济,美国GDP将以全年1.5%的增速,不敌中国的3.8%。
对此,彭博社“奚落”拜登,称他失去了对华“吹牛”的权利。
中国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7月15日曾在7月15日指出,当前受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以及国内需求收缩等压力,实现全年5.5%左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挑战。但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
此外,多数结论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概在5.5%—6.5%之间。从全球范围来看,5.5%—6.5%的潜在增长率仍然处于中高水平,特别是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条件下,能保持中高水平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彭博社报道截图
彭博社7月29日报道称,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而美国第二季度GDP却出人意料地以0.9%的速度萎缩。相比之下,美国现在不太可能超过中国今年的增长速度。
据彭博社稍早前报道,今年5月19日,彭博经济学家曾预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年经济将仅增长2%。相比之下,他们预测,美国今年将增长2.8%。彭博经济学家援引世界银行的数据声称,2022年将是自1976年以来,中国的全年增长速度首次落后于其竞争对手美国。
然而时隔两个多月,上述团队的预测就被美国经济“打脸”。与美国第二季度GDP萎缩0.9%相比,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好于预期。彭博社最新预测写道,鉴于中国超乎预期的二季度数据以及美国越来越不景气的经济,美国经济将以全年1.5%的增速,不敌中国的3.8%。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7月15日介绍,当前,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犹存,实现全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挑战。
上半年,中国受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以及国内疫情冲击的影响,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从全年来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保持正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从下阶段来看,目前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在上升,国内经济恢复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
付凌晖还介绍道,多数结论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概在5.5%—6.5%之间。未来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增大,劳动力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潜在增长率水平也会逐步降低。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5.5%—6.5%的潜在增长率仍然处于中高水平,特别是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条件下,能保持中高水平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经济情况却相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下滑。彭博经济学家的最新预测也不得不“反转”,改称: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会超过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美国一季度和二季度的GDP数据,拜登政府官员及美国政客、权威人士暂未就是否美国处于”衰退“达成一致。7月28日,拜登表示,随着美联储采取行动应对通胀,经济出现下滑“并不意外”。拜登政府为平息各方担忧称,在历经疫情最严重的一年之后,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是很自然的事情。
美财长耶伦28日也表示她不认为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耶伦称,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市场和家庭资产负债表仍然表现强劲。此外,在美国二季度的GDP数据公布的前一天(2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采访中被问及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时,也否认相关观点,他认为美国并未进入经济衰退。不过,共和党人已对美国的GDP数据颇为不满,在抨击拜登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同时,强调美国正在经历衰退。
或是怪拜登政府“不争气”,彭博社29日“奚落”拜登称,他已失去了对华“吹牛”的权利。拜登曾两次公开“吹牛”称,美国2022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自1976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
今年5月30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拜登陈述其抗击通胀计划的社论文章。文中,拜登试图展示美国经济的强劲称,“今年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自1976年以来首次超越中国。”随后,他在6月7日发表了一条推文,援引独立专家的预测称美国今年的增长可能超过中国。拜登在推文中吹嘘,“如今美国的经济状况几乎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强。”
《华尔街日报》介绍称,在中国,最受关注的经济数据一直是年度经济增长数据,这与美国不同,美国更受关注的是通胀率和失业数据。而此前几十年,中国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美国根本没法比。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国以为中国今年将经济增长目标降至30多年来最低,就能“一举超越”中国。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希瑟 · 布希(Heather Boushey)7月28日在被问及相关国家的增长前景时表示,“我们不想过多地关注任何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数字。”
彭博社29日还遐想称,鉴于美国的人均GDP是竞争对手中国的5倍以上,如果美国能击败中国那将是多么了不起的……(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均GDP达1.23万美元,超世界人均GDP水平。同年,美国人均GDP为6.93万美元)“就在几周前,中国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似乎是可能的。”彭博社还这样写道。
事实上,抛开数据不谈,美国一直致力于与中国“赛跑”。在今年3月1日,拜登在发表任内首次国情咨文演讲,在谈及制造业和基建计划的相关话题时,还特别提到了中国。“看吧,这将改变美国,让我们走上赢得21世纪的经济竞争的道路。特别是与中国竞争。”拜登说。
拜登资料图
彭博社报道称,在对华竞争上,拜登政府寄希望于目前正在努力推进的一项旨在增强美国芯片产业及科研实力的庞大法案上。这份法案除了美国参众两院筹划已久的527亿美元“芯片法案”,还包括投资2000亿美元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研究,100亿美元建设20个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他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纽约时报》27日称,这份两党联立的法案是“数十年来政府对产业政策最重大的干预”,将为“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提供长期战略支持。
如今,这项法案已被送往白宫,将由拜登签署成为法律。拜登28日在众议院投票通过后,发表声明称,“芯片+”法案正是美国现在所需要的,“我期待着将该法案签署成为法律”。
对于该法案,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7日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该法案中根深蒂固的冷战及零和博弈思维,它与中美各界人士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美国经济- 责任编辑: 李丽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阿根廷发放38亿美元贷款
2022-10-09 06:55 观网财经-海外 -
领跑国庆档的《万里归途》,输在了起跑线?
2022-10-08 18:20 -
史上最大!币安旗下区块链项目被盗,案值8.5亿美元
2022-10-08 18: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失业率降至50年低位,美国人为什么却很慌?
2022-10-08 17:08 观网财经-海外 -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大跌
2022-10-08 06:58 美国经济 -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外汇储备规模为30290亿美元
2022-10-07 10:50 观网财经-金融 -
郑州保交楼最新进展:147个停工、半停工项目,其中145个全面复工
2022-10-07 08:17 中国房市 -
自助餐厅为什么慢慢消失了?
2022-10-06 08:47 -
欧盟:2024年起智能手机使用USB-C充电接口
2022-10-04 19:29 观网财经-科创 -
土耳其9月贸易逆差同比增298%,通胀增83%
2022-10-04 17:30 观网财经-海外 -
雷曼时刻?即将100%控股在华券商的瑞信发生了什么
2022-10-04 09:27 观网财经-金融 -
北约秘书长:这事得30个盟国都同意
2022-10-03 10:09 欧洲乱局 -
前8月国企营收同比增长9.5%
2022-10-03 08:33 国企备忘录 -
国庆度假酒店价格猛涨,你会“宅”在酒店过十一吗?
2022-10-01 11:26 观网财经-消费 -
央行:明天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
2022-09-30 20:40 观网财经-房产 -
C919领证,意义有多大?
2022-09-30 18:37 观网财经-科创 -
胖东来也被东北农嫂“绊倒”,农产品销售的水有多深?
2022-09-30 18: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百度地图切换为北斗优先定位,新增台北101等全景照片
2022-09-30 17:51 观网财经-科创 -
两部门:售房1年内重新购房,个税予以退税优惠
2022-09-30 17:09 观网财经-房产 -
多重收费、拖欠货车司机运费…货拉拉等货运平台公司被约谈
2022-09-30 14: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0“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2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5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74最新闻 Hot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鲁比奥警告欧盟:不要将美国排除在外
-
又摊上事了,这回还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
马斯克狂撒2500万,这场“会改变西方文明进程”的选举还是输了
-
俄高官有望冲突后首次访美,“美方暂时解除制裁”
-
美防长称日本是“前线”,日媒急了
-
美国两党拿出对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级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