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增长主线定调 基建投资迎来新一轮加速期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释放出明确信号,基建投资作为经济增长“压舱石”,将扛起扩内需、促循环、稳增长的“大旗”,基建投资将加速推进。专家表示,政策将推动基建项目和融资更加顺畅,同时发挥乘数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释放强劲信号
面对经济发展重重压力挑战,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就在三天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投资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少专家认为,两大重磅会议释放出强劲的信号:基建投资将进入加速期,将在经济稳增长过程中持续发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特别是强调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这意味着扩大内需力度会显著加大,基建投资将在未来发挥重要的稳定作用。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面向长远作出的战略部署。”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表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和压力,基建投资按下“加速键”对当前稳住全国经济大局,稳定市场预期会起到积极作用。把基建投资作为下一步拉动投资的重要抓手,可以发挥乘数效应,稳定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4月20日,长沙市高新区总投资81.87亿元的26个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随着一声“开工”令下,几十台整装待发的挖掘机开始作业。
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背景下,4月份以来,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基建投资持续发力稳增长。例如,4月29日,广西今年二季度723项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开工,总投资3082.49亿元,涉及新能源、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4月27日,湖北2022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18万亿元。
“五一”期间,多地重点项目也未停工。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五一”期间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GTC)项目工地1800余名工人在加紧施工,旨在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推进;绍兴市绿云路智慧快速路Ⅰ标段工地3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该项目计划年底总进度完成至30%。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基建项目储备充足,专项债资金发行和使用在提速,制约基建投资增长的资金端和项目端的“紧”和“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12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截至今年3月末已发行1.25万亿元。在今年1至2月份发行的新增专项债中,前五位基建大省占49.5%,较去年下半年明显提升。
项目储备方面,据光大证券研究所统计,截至4月初,已披露2022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的24个省(区、市),年度投资规模达12.7万亿元,可比口径较2021年增长11%。从11个省(区、市)披露的具体投向来看,基建项目比重为47%,高于去年。
挖掘投资机会
多位专家表示,政策推动基建项目和融资更加顺畅,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已大幅改善,预计二季度专项债净融资达1.2万亿元,未来基建专项地方债比重将持续提升,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
政策信号明确,市场对基建投资的态度更加积极。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五新隧装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崔连苹表示,传统基建托底发力、新基建强后劲的基建投资格局逐渐清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相关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崔连苹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扩大内需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铁路、公路继续加大建设投资,有助于尽快形成全国范围内便利通达的物流网。同时,加大水利、水电、光伏、风能及配套的蓄能储能工程建设投资,是全国大市场在能源方面的重要保障,这些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杭萧钢构董秘宋蓓蓓认为,新基建被认为是数字经济时代基建投资的重要方向,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同时,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对基建项目的改造升级也会带来投资机会。
某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明(化名)表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提高下游开工积极性,工程机械行业迎来利好。“目前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企业面临压力。政策落地有利于改善行业处境。”
(记者 杨烨 段芳媛)
- 原标题:稳增长主线定调 基建投资迎来新一轮加速期
- 责任编辑: 杨蓉 
-
22年最大幅度加息!美联储宣布加息50基点
2022-05-05 08:29 观网财经-海外 -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
2022-05-04 21:14 观网财经-宏观 -
股价跌跌不休,资本持续跑路,三只松鼠怎么了?
2022-05-04 20:18 观网财经-消费 -
官方:截至4月17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23.6%
2022-05-04 18:18 最难就业季 -
美国启动对华加征关税复审程序
2022-05-04 13:28 中美关系 -
外媒:特斯拉将在上海投产第二工厂
2022-05-04 11:03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食物自给率65.8%,专家:应防范油奶肉风险
2022-05-03 20:29 观网财经-宏观 -
三星将领先台积电量产3nm,台媒: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2022-05-02 19:57 观网财经-科创 -
遭印度查扣48亿资产,小米回应
2022-05-02 13:44 观网财经-科创 -
巴菲特:华尔街将股市变成了赌场
2022-05-01 09:03 观网财经-海外 -
习近平: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2022-04-30 15:56 观察者头条 -
4月制造业PMI降至47.4%,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继续回落
2022-04-30 10:16 观网财经-宏观 -
吴雄昂出局?安谋中国联名信:软银屡次违背承诺,强势夺权
2022-04-30 09:57 观网财经-科创 -
美股4月收官日:道指再跌近千点,纳指跌4%
2022-04-30 09:20 观网财经-金融 -
苹果CFO:供应问题将导致销售额减少80亿美元
2022-04-30 00:47 -
两部门:5月1日起至年底,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免征增值税
2022-04-29 22:49 抗疫进行时 -
TCL年报净利171亿元增长129%,今年能延续吗?
2022-04-29 21:21 上市公司 -
销量大增,均价下滑,比亚迪品牌力难题未解
2022-04-29 20:49 观网财经-汽车 -
CNN曝马斯克下步动作:可能在推特实行实名制
2022-04-29 16:01 -
特斯拉召回1.4万辆Model3高性能版,赛道模式下缺速度单位
2022-04-29 15:22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04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3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