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约2亿,媒体:要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
本文刊于2022年4月18日《经济日报》第10版,作者为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李长安,原题为《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和保民生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有别于传统就业模式的新业态,灵活就业是指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因此,要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充分发挥灵活就业的“蓄水池”作用,充分发挥灵活就业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为一种就业形态,灵活就业其实一直存在,比较典型的就是过去所称的“打零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灵活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小规模、小范围的就业现象,逐渐演变成如今大规模、大范围存在的就业现象,并已成为我国就业的重要形态之一。
灵活就业的大量涌现,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息息相关。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劳动者的就业模式表现为集中式、流水线式、岗位固定式等,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与用工方呈现“一对一”的关系。但相比这些传统就业形态,灵活就业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工作方式的分散灵活,劳动者具有较大自主性,劳动关系表现为“一对多”的方式,即一个劳动者可以同时面对多个用工单位开展有报酬的活动。此外,一些基于平台的工种,还实现了工作场景的虚拟化。从具体职业来看,既包括建筑工人、小商贩等这些传统的灵活就业者,也有像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电商运营等伴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而崛起的新就业群体。近年来,灵活就业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青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就业选择上的变化,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原因来说,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灵活就业创造了更多便利的机会和条件。新技术的应用在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降低了劳动者的准入门槛,并且在劳动时间、工作方式等方面都赋予了劳动者更大的灵活度和选择权。更为重要的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还突破了时间空间以及身体的限制,为许多偏远地区劳动者等群体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成为他们脱贫致富、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从主观上来说,当代青年人的择业观念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过去片面追求岗位稳定、“铁饭碗”的就业理念,转变为更加追求个性化、自由度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就业理念。而互联网经济催生的大量灵活就业形式,更符合当代青年人的追求,这也是灵活就业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不仅如此,即使是需求端的部分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或是应对订单的波动,也倾向于更多地采取灵活用工方式。
事实上,灵活就业已经成为解决当前我国就业问题尤其是破解青年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使得我国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虽然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结构性问题突出。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叠加国内局部疫情反复,要实现全年就业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规模依然较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进一步规范发展灵活就业,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
正因如此,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发展灵活就业、加强灵活就业服务的政策措施。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强调,把支持灵活就业作为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的重要举措,坚持市场引领和政府引导并重、放开搞活和规范有序并举,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清理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局。此外,国家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诸多相应的支持政策和配套政策,涉及财政、金融、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概括起来,鼓励和发展灵活就业主要包括三方面举措:一是拓展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加大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二是优化自主创业环境,从放松限制、场地支持等方面创新举措;三是加大对灵活就业的保障支持,在新职业开发、针对性培训、人力资源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强化扶持。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在发展灵活就业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由于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劳动者权益保障受到较大冲击;平台提成比例设置不够合理;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灵活就业本身存在的就业不稳定性,不仅使劳动者自身的饭碗不牢固,还会加大就业的总体风险。因此,要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灵活就业,更好地发挥灵活就业在解决当前我国就业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大力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新就业形态的涌现和新就业岗位的创造奠定基础。稳就业必须稳市场主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中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创造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动能。而在这些新就业岗位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灵活就业形态。应通过进一步减税降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灵活就业岗位。
第二,进一步加强灵活就业服务,畅通灵活就业渠道。要发挥各类劳动力市场的积极作用,完善就业求职信息平台的功能,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更准确的需求信息。同时,还要努力降低劳动力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企业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匹配度。
第三,高度重视灵活就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明确区分劳动关系的性质,根据实际情况厘清雇佣双方的责权利,这是保障灵活就业从业人员的前提和基础。要积极探索职业伤害保障,纠正大数据和算法应用过程中的非人性化设置,适当提高劳动者的分成比例,努力实现灵活就业劳动者的体面就业。
第四,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灵活就业岗位都有利于技能和经验方面的人力资本积累,特别是那些不需要太多技能、简单重复操作、靠吃“青春饭”类型的岗位。因此,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更多灵活就业劳动者能够拥有一技之长,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 原标题: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权威部门:首季经济增速预测值高于去年第四季度
2022-04-18 08:06 观网财经-宏观 -
滴滴去年净亏500亿,腾讯总裁辞任董事
2022-04-17 20:0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英特尔为何加入中国的欧拉社区?
2022-04-17 20:08 观网财经-科创 -
昆山市民拍到京东车队,京东上海订单25.9%为江苏仓出库
2022-04-17 15: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车多货少,运价低迷,销量暴跌的一汽解放如何突围?
2022-04-16 13:23 观网财经-汽车 -
连推2款新车,威马加速追赶第一阵营
2022-04-16 13:18 观网财经-汽车 -
2021乡村振兴百强县发布,都有哪些地方上榜?
2022-04-16 13:16 -
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2022-04-15 18:32 观网财经-宏观 -
涉嫌非法集资1395亿元,深圳“网贷教父”等人被起诉
2022-04-15 18:03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媒:俄军接近拿下马里乌波尔,迎来重大胜利
2022-04-15 17:23 乌克兰之殇 -
上海海关保障集成电路企业供应链稳定畅通
2022-04-15 17:01 产业万象 -
拟上线展示帐号IP属地功能
2022-04-15 15:54 -
国务院发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七次排除延期清单
2022-04-15 15:53 中美关系 -
防御马斯克收购,推特准备“毒丸”
2022-04-15 15:38 观网财经-海外 -
千元瑜伽裤被万人追捧,Lululemon背后的女性经济有多强?
2022-04-15 15:31 观网财经-消费 -
巴西政府支持建设比SWIFT更灵活的新支付系统
2022-04-15 15:23 观网财经-海外 -
央行:传达国务院精神,保障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2-04-15 14:38 观网财经-宏观 -
余承东:如不能及时复工复产,5月后涉疫供应链会全面停产
2022-04-15 12:04 观网财经-汽车 -
3月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转降
2022-04-15 11:04 观网财经-房产 -
两部门:严禁网络视听平台传播违规游戏
2022-04-15 09: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27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39“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2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5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