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MF: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1%,明年下行压力将极大缓解
最后更新: 2021-11-22 16:08:2311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发布CMF年度报告时提到,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但受基数因素和下半年复苏势头放缓影响,前高后低的态势明显,预计第四季度实际 GDP增长3.9%,全年经济增长8.1%,实现全年6%以上增长目标。
他还提到,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的一年,新发展格局全面布局的一年,更是地方政府全面换届之后的一年,因此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逆转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增速回落的势头,一方面将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协调体系再调整、以及“十四五”再落实等因素的作用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经济仍在复苏轨道中,近期下行有多重原因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论坛。
在本次线上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代表论坛发布了题为《疫情反复与结构调整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年度报告。
刘元春提到,中国经济并没有像很多人讲的复苏出现停滞,而是依然出现在常态化的轨道上。在一般状态下,复苏不是单一线性的,出现波动很正常。特别是在疫情肆虐的环境中,复苏出现波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现象。因此,对于这种波动要保持相应的定力,对这种状态要做出一些客观的分析。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建了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院,专门编制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通过抽样调查,三万多份样本形成的指数变化,发现二季度开始市场指数、成本指数、资金指数、劳动力指数、投入指数、效益指数等等都出现明显的下滑,并且这个下滑在最近有加速性的态势。
刘元春认为,近期经济下行的原因具有多重性:
首先,病毒的变异和疫情的反复是导致今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复苏出现波动的一个原因,这其中与疫情相关的就是极端天气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这些影响导致线下活动至今未完全能够恢复正常。
第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和传递效应减弱导致市场利润全面侵蚀,复苏内生动力下滑。这种下滑目前已经显现,全面显现应该是在四季度,仅贸易条件导致的成本上涨,增加成本大致在1.4万亿左右,再叠加内部因素,特别是断煤断电以及出现的缺芯和缺硅这样一些因素所带来的生产扰动比想象中要大。
第三,煤电荒带来拉闸限电,对供给端冲击较为明显,而要弥补目前煤炭短缺和能耗缺口,不是一两个季度就能解决的问题。
第四,芯片荒带来汽车生产与销售下降,对中国生产带来影响比较明显,目前从生产端可以看到汽车生产导致的增加值的下滑已经下滑12.6%,这直接导致GDP增长速度能够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导致工业增加值下降幅度达到1个多点。
第五,房地产市场大调整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下行压力全面加大。这次房地产调整与过去房地产调整具有本质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在于三道红线几大比例,进行了全面的收紧,更重要的一个是围绕着土地的招拍挂,围绕着城市住房的这种供应,围绕着政府端的发力,房地产税试点全面进行,标志着房地产的新时代到来,这种调整带来的整个房地产信贷、房地产销售、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价格都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
大家会看到目前的重点城市土地流拍走势,从过去百分之几的状况上升到27%,五十强房企拿地金额的态势从传统的13000亿左右的水平持续下降到2000亿的状态,也就是说下滑了70-80%的水平。同时,成交量出现明显回落,房地产投资先行指标也在持续走弱,未来房地产投资会出现持续回落状态,因此在中期难以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整顿,平台经济整顿、第三次分配的讨论、资本无序扩张的整顿等行动引发了社会思潮的大讨论,导致大量的资本出现了一些变化,中短期投资预期出现了很大的扰动作用,这种作用将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怎么来规范资本的发展,国家可能急需一个较大的调整,使资本安心的进行投资,安心的进行生产,是我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重点。
第六,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短期集中释放超出经济复苏阶段可承受能力。一是地产企业违约的情况,在三季度大幅上升从总金额和加速来看都出现明显增长。二是债券市场违约状况在过去五六年中持续上扬。
第七,宏观经济政策常态化速度太快,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与复苏进程不匹配。根据团队所计算的货币政策力度指数,明显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开始,货币政策大幅度常态化,逼近已经跌破中性区间,进入到紧缩区间。
第八,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全面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出现战略转换空档期,也导致投资不足。
- 责任编辑: 吕栋 
-
媒体警告:美国国债市场面临可怕危机,人们却还在做美梦
2021-11-22 15:42 观网财经-海外 -
市场还在持续加杠杆么?如何看待5万亿回购“悬河”
2021-11-22 11:17 观网财经-宏观 -
人民日报:网购物品不好还不能给差评了?
2021-11-22 11:06 观网财经-消费 -
2名网红主播涉嫌偷逃税,雪梨被罚6555.31万元
2021-11-22 10:16 -
天价海运费时代 中欧班列立功了
2021-11-22 09:52 观网财经-宏观 -
央行主管媒体分析Q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客观看待超额准备金率下降
2021-11-22 08:53 观网财经-金融 -
刘世锦:当前既重要又紧迫的是推动碳核算和生态核算
2021-11-22 08:48 观网财经-宏观 -
韩企在华引入EUV光刻机遭美国阻挠
2021-11-21 18:08 观网财经-海外 -
“印度支付宝”上市首日暴跌27%,蚂蚁集团为最大股东
2021-11-21 16:08 观网财经-海外 -
单季亏损近30亿,蔚来赴美“补血”
2021-11-21 12:09 观网财经-汽车 -
高校毕业生进企业都是“小白”,职业教育是出路吗?
2021-11-21 08:47 中西教育 -
中联部举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2021-11-20 18:16 中国外交 -
12城住户存款超万亿:北京人均存款近20万
2021-11-20 15:46 观网财经-金融 -
我国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揭牌成立
2021-11-20 15:19 观网财经-宏观 -
烧钱警告!B站6亿拿下“有妖气”,1亿拿下支付牌照
2021-11-20 14:0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刘鹤向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致辞
2021-11-20 13:19 宏观经济 -
依《反垄断法》处理43起案件,涉腾讯、阿里、京东等
2021-11-20 11:21 观网财经-宏观 -
联合国:供应链紧张部分商品将涨10%,对中国影响远小于欧美
2021-11-20 09:23 观网财经-海外 -
上交所发布营业收入扣除指南,精准打击空壳公司
2021-11-19 21:51 观网财经-金融 -
元宇宙激活AR眼镜融资热潮 消费级刚需不足仍是难题
2021-11-19 21:37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86“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37“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7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他遭到“心怀不满的员工”攻击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