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重磅报告: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手段,保持政策连续性
最后更新: 2021-08-10 09:45:17(观察者网讯)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总体来看,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力度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在全球宏观政策中保持领先态势。
在回应货币与通胀之间的关系时,央行指出,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没有变化,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8.6%,与疫情前基本相当,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宏观上稳住了物价。
在报告中,央行也提到房地产调控问题。报告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下一阶段,央行将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央行官网截图
中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央行报告提到,今年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第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 7.9%,两年平均增长5.5%,较第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中长期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第一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4至6月涨幅分别为0.9%、1.3%和1.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随着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猪肉价格跌幅扩大,上半年下降19.3%。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前期受抑制的服务需求持续恢复,非食品价格涨幅回升,上半年同比上涨0.7%。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季度扩大4个百分点,4至6月涨幅分别为6.8%、9.0%和8.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PPIRM)同比上涨7.1%,涨幅比第一季度高4.3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银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CGPI)累计同比上涨5.7%,涨幅比一季度扩大2.5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2021年第二季度,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低基数等因素影响,PPI涨幅有所扩大。对此宜客观、历史看待。一方面,这是去年低基数上的高读数,对此可以用去年、今年和明年连续三年的整体视角来观察 PPI 的变化;另一方面,PPI本身波动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下探或冲高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总体看,我国PPI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
“中长期看,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会抑制通胀,碳排放成本显性化会一定程度推升物价,相互对冲,整体上有利于稳定物价。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去年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国内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有利于物价走势未来保持稳定,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央行称。
报告截图
市场有观点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经济体长期货币超发但并未出现通胀,说明货币和通胀之间的关系失灵,因此把央行通过资产购买扩张货币,作为既可以刺激经济又不会带来通胀的“灵丹妙药”。
对此,央行指出,要合理看待2008年危机后和2020年疫情后两种量化宽松政策的区别,正确认识货币和通胀之间的关系:
一种是以增加基础货币为主的量化宽松政策,真正的货币增长有限。应当看到,在现代银行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创造的直接主体是银行而非央行,央行购买国债等量化宽松并不必然带动货币增长。
另一种是疫情后央行和财政配合大量增加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2021年全球通胀明显升温。疫情暴发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为支持经济恢复,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了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的政策组合,由政府主导推动货币增长。从背后的机理看,央行购买国债增加超额准备金,财政新增发债推动银行超额准备金转为财政存款,财政向家庭、企业支出使得财政存款转为经济主体存款,这些行为相互交织配套,货币因此增加。
央行指出,总体而言,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没有变化,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 8.6%,与疫情前基本相当,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宏观上稳住了物价。
下一步,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从根本上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但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从外围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更加凸显,通胀明显走高,若其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加快可能引起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大、金融市场估值大幅调整等问题。国内方面,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出口受高基数影响增速可能放缓,部分领域投资增长偏弱,餐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尚未完全修复,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央行报告截图
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统筹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报告阐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时提到。
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健全中央银行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管好货币总闸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二是继续落实和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实施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它们在稳企业保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实现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报告强调,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信贷规模,推动“两高”项目绿色转型升级。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数据显示,2021年6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50.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3月末低1.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3月末低1.5个百分点;住房开发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3月末低2.4个百分点。
四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五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市场风险。
六是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供给。
七是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央行报告截图
- 责任编辑: 吕栋 
-
字节跳动IPO为何总被外媒盯着?
2021-08-09 17:02 大公司 -
韩国称芯片材料实现自给,日媒驳:数据有点假
2021-08-09 16:32 -
铁矿石1月下跌50美元,统计局:大宗商品稳价效果显现
2021-08-09 14:35 产业万象 -
中巴经济走廊巴方负责人换帅
2021-08-09 14:01 -
阿里凌晨通报:辞退1人,两高管引咎辞职
2021-08-09 08:13 大公司 -
路透社:中国的秘密商品储备中都有些什么?
2021-08-07 20:59 中国经济 -
7月外汇储备32359亿美元,创2016年以来新高
2021-08-07 16:26 中国经济 -
它将成中国首家外资独资券商
2021-08-07 15:45 金融圈 -
前7月铁矿砂进口均价每吨1116.1元,上涨69.5%
2021-08-07 13:36 中国经济 -
前7个月出口机电产品6.88万亿元,占出口总值59%
2021-08-07 11:50 中国经济 -
境外机构7月增持500亿元,美媒看好中国国债
2021-08-07 10:40 金融圈 -
央视曝光上海楼市中介开“内网”,明暗两价差百万
2021-08-07 07:09 中国房市 -
困境中净利润增长4倍,中芯国际:芯片制造没有弯道超车
2021-08-06 17:42 上市公司 -
全球继续裁员3500人,汇丰加速转向中国
2021-08-06 10:00 上市公司 -
苹果新机与更多中国供应商合作,供应链迎来大洗牌?
2021-08-06 09:13 苹果新“品” -
埃及总统:大饼太便宜了,得涨价
2021-08-05 23:04 -
二手房成交低迷,深圳大量中介关门
2021-08-05 21:03 中国房市 -
北京:原家庭住房套数超限购,离婚3年内不得买房
2021-08-05 19:37 中国房市 -
中国最大债券交易商在纽约伦敦扩员
2021-08-05 17:44 金融圈 -
中国学生申请英国大学人数首超欧盟,私校高价向中介买生源
2021-08-05 15:57 中西教育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