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份人民币全球支付货币排名升至第7位 连续三月跻身全球十大支付货币
关键字: 人民币国际化支付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十大支付货币市场占有率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1月份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晋升1位至第7位。目前,美元、欧元和英镑依旧占据全球支付货币排名前三。
SWIFT称,1月份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为1.39%;人民币连续三个月成为全球十大支付货币之一。不过,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使用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占比达73%。人民币去年12月排名世界第八,而在2012年1月,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仅为0.25%,当时排名第20位。
SWIFT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国际合作组织,成立于一九七三年,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大多数银行已使用SWIFT系统。SWIFT的使用,使银行的结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从而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速度。由于SWIFT的格式具有标准化,目前信用证的格式主要都是用SWIFT电文。
1月份人民币跻身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但美元的霸主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人民币成主要储备货币仍需时日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日益稳步加快,欧元区对人民币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可为欧元区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使用,也有利于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同样,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利于两大全球重要经济体加强金融合作,共同维护双边金融稳定。此外,人民币也更有望作为欧元区国家的储备货币,增加人民币在欧元区的影响性,并使得人民币在国际使用上进一步加强。
中欧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预示着人民币挺进欧元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愈发不可忽视。据报道,欧洲有数家央行持有少量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以应对市场不断增加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需求。不过,欧洲金融界人士认为,人民币虽最终会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但仍需要满足多项条件。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今年初表示,鉴于中国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所以人民币目前仍无法成为同其他主要储备货币一样的有效货币。
从全球格局来看,美元,欧元,英磅,还是重中之重,具体数据为去年12月全球前五大支付货币中美元居首,市场份额39.52%,其次是欧元,占比为33.21%,其他为:英镑9.13%,日元2.56%,加元1.90%。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杨
-
最新闻 Hot
-
美防长嘴硬,被最新公开的群聊原文“打脸”了
-
“美国人批评欧洲有道理,这不是侮辱”
-
被抗议后美方改行程,丹麦媒体:外交小胜
-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拒绝了
-
“欧洲试图打破马斯克的星链霸权”
-
美国盟友都三缄其口,“五眼联盟”里有人跳出来了
-
算盘珠子崩一脸:跟中国争,得搞国有化
-
阻止中国采矿,美议员张嘴就来…
-
荷兰大臣劝民众“买中国货前三思”,结果…
-
西方媒体急跳脚:埃尔多安拿捏欧美软肋,没人管得住他
-
无罪!李在明可以竞选韩国总统了
-
华尔兹急眼:我全责,但他是败类
-
特朗普拟对中国下“毒计”,美国农民“被吓傻了”
-
又打压!美方扬言就是要“遏华”
-
这也能扯上中国?
-
“本国优先”?印尼前外长:各国政府要说服自己的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