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庭君、维杰·普拉沙德:“建国75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回头听一听毛主席说的话”
最后更新: 2024-10-03 10:51:09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1954年,毛主席在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时指出:
“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到那时,是不是就很伟大了呢?不一定。我看,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所以,我们不能骄傲和自夸。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在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时就可以自夸了,在生产出十辆汽车时变得更加自夸,在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汽车时变得更加骄傲自满。那样是不行的。即便五十年后,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我们也要像现在这样谦虚。如果到那时我们变得自负,看不起别人,那就不好了。即使再过一百年,我们也不能骄傲。我们决不能骄傲自大。”
这次讲话有三个要点。第一,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时间,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的国家进行革命,需要党、国家和人民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耐心是民族解放运动理论的核心价值。第二,中国需要科学技术和工业能力来打破对外国的依赖,进而生产高价值的现代工业产品。为此,中国既要从外国引进技术,也要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第三,谦逊与耐心同样重要,中国不是在追求民族沙文主义,而是在追求实现国际社会主义。
在大跃进(1958-1962)和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间,中国曾试图解决棘手的对外国依赖的问题,但并没有取得成功。在当时以及毛泽东去世后的两年里(1976-1978),中国吸取了许多教训。
1976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哲学立场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党内人士的注意。1978年邓小平(1904-1997)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篇讲话就引用了上文中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实际上是对唯物主义的坚持,使中国的社会主义走上现实的轨道,而不是试图通过过度的主观主义来加速推动事情的进展。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就是建立在这个哲学基础之上的。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东方IC
1963年1月,周恩来制定了一个计划,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在1978年的讲话中,邓小平重提了这四个现代化,并指出“如果不打破僵化的思想”,这四个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第二年,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只能建立在工业进步的基础之上。
在研究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吸引外国高科技企业投资的政策时,人们对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虽然一些方面往往会被人们忽视,但有两点是应该得到强调的:
第一,中国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提高农业生产力,这削弱了以往的合作社制度,这项制度致力于追求更高程度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化和集体主义;第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得到加强,这需要通过对干部进行更好的政治教育和纪律约束来实现。
如果中国忽视在新殖民主义世界秩序中对外国依赖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当权力成为目标时经常出现的腐败问题,中国将永远无法迎接四个现代化的挑战,也无法向社会主义迈进。
打开国门之后,外国资本首先来自海外华人,其次是以日本为首的东亚资本,最后是来自西方的资本;这些境外投资进入中国的目的在于利用受过高等教育的健康劳动力,但这也为中国自己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建国后前三十年所奠定的基础上,中国的坚持终于开始打破对外国的依赖。中国自1978年以来取得了年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长,消除了绝对贫困,增加了家庭消费,包括教育消费,这一切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奋斗的结果。虽然中国对外国的依赖仍然存在,但已经被大大削弱了,但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进程也出现了社会不平等加剧和社会结构受到削弱等问题。
曲折的道路,光明的前途
2016年,在反思中国对外依赖问题时,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指出:“对外国核心技术的依赖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这种依赖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对美国缺乏信心和中美之间爆发的贸易战,促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中国开始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最近又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表明,中国希望在美国和欧洲之外开拓新的市场,同时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在发展领域实现突破。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中国应“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美国发动的贸易战迫使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和计算机芯片制造等领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另外两个快速发展的例子是,2022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占其GDP比重已经达到了41.5%,2023年其5G技术的普及率甚至超过了50%。虽然这些战略性行业的增长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但近年来中国政府已采取果断措施遏制“资本无序扩张”,这些措施特别针对的是大型科技垄断企业、其他私营部门以及房地产投机。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解决中国人民面临的新的“三座大山”,即高昂的教育成本、高企的房价和昂贵的医疗费用问题。
中国革命仍然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这场革命之所以没有完成,是因为历史仍然在向前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紧缩和债务政策彻底失败后,中国正在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架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将如何定位,正是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能够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推动先进技术的开发,这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很好地处理了在投资和消费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中国的稳定和实力使它现在能够进入世界舞台,为解决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和解以及巴勒斯坦等棘手的问题发挥领导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在今天应该回头听一听毛主席在1954年的讲话,他当时强调中国需要发展独立的科学技术,并永远保持耐心和谦逊。
2024年9月25日上午,中国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成功。中国军网英文版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彻底消除了极端贫困,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4亿人口的中国终于实现了小康。现在,中国正在为实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勇前进。这个目标体现了任何发展进程都应有的重要特征,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应该如此。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二里头文化是不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的“临门一脚”?
2024-09-15 10:21 -
突破16万公里!中国铁路塑造世界铁路新格局
2024-09-14 13:3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美国人借口拍照偷偷带走我国文物,重要物证首次披露
2024-09-11 21:06 考古 -
首次!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集中亮相
2024-09-08 17:33 考古 -
海外旅行使用它,或将面临重罚
2024-08-26 14:28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朝鲜三池渊将向外国旅行者重新开放
2024-08-15 12:4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宁夏一村民驾驶铲车取土损毁宋代古城遗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相关推荐 -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262“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191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98“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12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