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思:奈飞拍不出《三体》内核,但愿意砸钱讲中国故事是好事
-
严珊珊.
最后更新: 2024-05-08 22:12:40【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如果你想把一部世界级的文学作品拍成一部好电影,那注定失败。我敢肯定他们(奈飞)在(展现)《三体》(原著内核)上会失败,但它会成为一部很棒的剧集。我非常激动,奈飞能花这么多钱向其他国家讲述一个中国故事,这是无比有力和重要的。”
6月19日,第28届上海电视节开幕首日,英国知名导演、两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短片)奖得主柯文思(Malcolm Clarke)在出席“白玉兰飘香”节目展播启动仪式后,回答了观察者网的提问。
谈到美国流媒体平台奈飞公司(Netflix)明年上线的《三体》剧集,柯文思直言,影视作品注定无法展现书籍的灵魂和内核,不过,如果能诚实、正直地描述中国人的经历,已经相当可贵。
在对话中,柯文思还谈到了自己对中国电影出海路径的看法,以及如何反击部分西方媒体曲解“一带一路”的行径。他称赞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实际行动,坦言如果开拍“一带一路”纪录片,自己会思考如何用“适中”的方式讲述,而不将其拍成所谓的“亲中”宣传片。
6月19日下午,柯文思出席“白玉兰飘香”上海电视节节目展播和线下惠民放映活动启动仪式(图源:上海电视节官网)
6月19日下午,“白玉兰飘香”上海电视节节目展播和线下惠民放映活动在中华艺术宫宣告启动,开幕片为《柴米油盐之上》,该片导演柯文思与观众分享了创作感悟。
“当时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在于,我是个英国人,不懂中国的文化和语言,要讲好这样一个众多贫困人口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脱贫的故事,并让西方的观众理解,一开始我也曾感到有些畏惧。”他说,纪录片比故事片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最终他们还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我感到骄傲的是,我们的片子如期完成了,为大家带来了许多非常动人的故事,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
柯文思曾于2015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他的拍摄足迹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擅长用镜头记录真人真事的他也关注着全球影视行业的发展,称自己正努力跟上流媒体和短视频发展的潮流。
被问到奈飞18日刚发布的英文版《三体》剧集首个预告,71岁的柯文思笑了,称自己已第一时间观看了视频。
这部网传预算2亿美元、由《权力的游戏》团队打造的《三体》,因其预告中视觉效果的宏大叙事风格以及“生命寻找生命”的主题引发热议。有人表示期待,想看看流媒体巨头和史诗剧班底如何呈现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的对峙;但也有人产生疑虑,担心奈飞拍不出原著内核,也讲不好与中国历史和社会环境相关的情节。
对此,看过《三体》原著的柯文思心中已有定论,他认为奈飞版一定无法展现原著内核,但不影响它成为精彩的剧集。
“我非常了解导演,他是我朋友。电影永远无法完全展现一本书的内核和灵魂,这是无法实现的。”柯文思引用法国新浪潮电影奠基者让-吕克·戈达尔的话说道,“戈达尔说,如果你想拍部好电影,那就找本四流的书,比如一本蹩脚的书。但如果你想把一部世界级的文学作品拍成一部好电影,那注定失败。我敢肯定他们(奈飞)在(展现)《三体》(原著内核)上会失败,但不重要,它仍然会成为一部很棒的剧集。”
柯文思继续用影像和文学的差别阐述自己的观点:“电影不是书,书也不是电影。两者不应该相比。但是任何向世界展示你们的故事,展示你们爱恨、恐惧、如何度过闲暇时间的电影,任何诚实、正直地描述中国人经历的作品都是非常可贵的,应该被看到。我非常激动,奈飞能花这么多钱向世界其他国家讲述一个中国故事,这是无比有力和重要的。所以我祝愿他们能够成功。”
面对流媒体平台和短视频的蓬勃发展,一些中国电影人想抓住机遇,填补海外流媒体上中文内容的空缺,进一步推动本土故事的国际传播。中国香港知名导演陈可辛前不久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表示,华语电影不应该只追求内地几十亿票房,而是能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
对于这一观点,柯文思表达了部分认同,他认为中国故事想成功出海,流媒体和院线得两手抓。
“我认为陈可辛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的确有理由利用流媒体平台做电影,原因之一是那些平台很有钱,可以为你的电影融资。但为电影院、多厅影院制作院线大片也有其道理。”
“这不是个二选一的问题。”柯文思提出自己的观察,“在中国的三、四、五线城市,人们依然喜欢去电影院,对他们来说,坐在影厅里和300个人一起看电影是种非常特别的体验。”
他认为短视频、流媒体平台和院线内容应该百花齐放,并对此感到振奋,“我想看到的就是中国讲自己的故事,因为其中总有电影会出海,会出现优秀、有力量的作品,会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 责任编辑: 严珊珊 
-
导演陈英雄出任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4-04-29 15:18 -
网络短剧,如何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会全场喊退票?官方回应
2024-04-21 15:31 -
热搜第一!黄子韬就不当言论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会的毒瘤——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组数据看出行新特点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开馆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来年味在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恼的不是图案不够多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太过于丰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国人民,向所有中国游客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货带回家,亲戚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2024-01-30 11:22 爱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01-29 19:00 -
书生在官场的365天,建了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2024-01-27 14:31 观察者头条 -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这次,他们要为“男声”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的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轮训期间到私企内部食堂违规吃喝,官方通报
2023-11-10 11:4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165“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90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评论 159“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132“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9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