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万年:全球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多领域将有新变化
最后更新: 2023-05-06 09:38:12北京时间昨天(5日)晚上9点20分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改变将对全球带来哪些影响?对我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未来在我国新冠疫情应对上会带来哪些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了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梁万年:全球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梁万年介绍,按照国际卫生条例的规定,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是这一事件是突如其来和超乎寻常的,第二个标准是这个疾病可以跨境快速传播,第三个标准是这一事件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和协作来消除这一病毒的危害。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现在从当前的流行态势来看,新冠整个报告的感染人数以及住院人数,重症ICU的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呈持续下降状态。另外,新冠病毒虽说在继续变异,但是没有看到新冠病毒的致病力、致死率的变化。虽然新冠病毒有时变异株传播速度变快,免疫逃避能力变强,但是总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第三点,通过人群的感染,我们叫自然感染,加上主动疫苗接种,全球来看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人群抵抗力,我们叫免疫屏障。第四点,三年的抗疫各国都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综合考虑看,人类的抵抗力和新冠病毒之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个平衡的状态,也可以说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梁万年进一步解释称,达到不再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的流行就没有了,疾病的危害就消失了,而是说明我们的能力目前已经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带来的危害。
梁万年: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对全球多领域带来新变化
梁万年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国就不再需要履行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社会公共卫生措施和防控措施,这将对全球和我国的交通、贸易、旅游等领域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各国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的、非强制性的一些措施。我想最大的因素就是对交通、贸易、旅游进一步来减少甚至是消除有关跨国的一些控制和限制等。包括人群的集会,我想都是有一些相应调整和完善。
梁万年表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进一步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交往,进一步减少因为新冠疫情防控带来的一些不便。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国际交往将会更加便利。另外,我们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疫情防控就放任不管了,我们还是要继续做好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要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有效地、更具针对性地、更有成本效益地管控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梁万年:仍需继续保持监测预警等防控措施
目前我国对新冠疫情实施“乙类乙管”政策,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我国的疫情应对措施是否也会有新的变化和调整?梁万年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已经对人类无害,也不意味着要放弃所有的防控,我国仍然要坚持预警监测、疫苗接种等必要的防控措施。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一是如何更加有效和敏感地监测疾病病原体的变异情况以及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就像我们要设好哨点,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监测网络。第二,我们仍然还是要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加强疫苗的接种。实践已经证明疫苗对防重症防死亡,甚至更有效防控疫情传播是有价值的。第三,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需要再进一步强化。第四,要保持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经养成的良好卫生和生活习惯。
- 原标题:总台记者专访梁万年:全球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多领域将有新变化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洋媒吐气栏目加入观察员频道
2023-03-14 17:41 流浪地球 -
158个奖!《瞬息全宇宙》成影史获奖最多电影
2023-03-11 16:57 -
石家河最新考古成果:面积近350万平米,与良渚古城相当
2023-03-09 09:32 考古 -
电影《望道》开启2023上影“连台好戏”
2023-02-24 17:46 -
商务印书馆列出20年十大“时代新词”:疫情防控上榜
2023-02-09 16:15 -
今年春节档,“蚂蚁扳倒了大象”?
2023-01-31 19:27 中国电影 -
《满江红》是靠这些“夺冠”的吗?
2023-01-31 15:40 中国电影 -
导演郭帆人民日报撰文: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科幻产业
2023-01-31 09:51 中国电影 -
《满江红》片方:不再起诉其他“造谣者”
2023-01-29 22:47 中国电影 -
《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023-01-28 20:11 中国电影 -
2023春节档票房67.34亿元,创春节档历史第二
2023-01-28 07:47 观察者头条 -
衣服挺好,就是模特有点多余
2023-01-26 21:11 -
神兔文化受青睐 月神兔灯一难求
2023-01-21 09:24 老外讲故事 -
《中国奇谭》破圈,国漫如何重新在世界占一席之地?
2023-01-14 12:32 国产动画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启动: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
2023-01-06 07:58 -
认出一个字奖10万!河南安阳将分批推出未释读甲骨单字
2022-12-27 15:27 考古 -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提取出土,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2022-12-27 07:32 考古 -
美国原住民抵制《阿凡达2》:“白人救世主”电影,挪用我们文化
2022-12-26 20:53 -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 给孩子备药服药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科学防疫小贴士】(4)
2022-12-13 23:26 健康中国 -
日本2022年度汉字↓↓
2022-12-12 16:06
相关推荐 -
“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21“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48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36“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315“华尔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 评论 177最新闻 Hot
-
“尹锡悦别再扮演总统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准备解除武装,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
美媒紧盯:中国,60天了…
-
美部长:百万美国工人将“拧着小螺丝”造iPhone…
-
马斯克嘲讽“哈佛经济学博士”,纳瓦罗回怼:他就是个卖车的
-
华尔街铁粉变脸:特朗普,收手吧!
-
马来西亚总理领头:东盟要“抱团”
-
美“对等关税”没提俄罗斯,白宫回应
-
“欧洲200欧元,非洲才3美元,我们正面临‘碳掠夺’”
-
美财长试图安抚:股市短期波动,别慌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
一开盘,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庞呼吁支持者:效仿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财长:怪DeepSeek…
-
“特朗普这么做就是干涉法国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