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映象》公演19年被迫解散,杨丽萍:疫情太残酷
“整整两年啊,两年多吧,我们一直在坚守,不想放弃…….这次的疫情真的是太残酷了,太残酷了,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杨丽萍语声哽咽,这次,她难以抑制自己的泪水。
近日,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在讲述自己从艺50年的舞蹈历程时,含泪宣布《云南映象》演出团队被迫解散了,这是继2003年遇到“非典”后,《云南映象》第二次解散演出团队。目前,《云南映象》线下演出超过7000多场。
图片来源:@杨丽萍 视频截图
杨丽萍含泪宣布: 解散《云南映象》演出团队
“时间过得好快,回头一看,当初我们怀着梦想, 把村民们从田间地头带到舞台,是想要把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传递出去。”杨丽萍在视频中讲到,《云南映象》在2003年首演时就遇到了“非典”。首演大幕拉开的那天,台下没有一个观众, “所以我们只好被迫解散了团队,孩子们又回到了自己的村子里。”“19年过去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因为疫情,让我们又一次失去了舞台。”杨丽萍在视频里哽咽地说。
“我知道,很多人比我们更艰难,他们失去的更多,甚至有的人失去了生命。这次的疫情真的是太残酷了,太残酷了,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所以,我们又一次解散了团队。其实我不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只是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真的很难过,很难过。 ”杨丽萍在视频里面对镜头前忍不住流起泪来。
图片来源: @杨丽萍 视频截图
每经小编了解到,《云南映象》 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 据开屏新闻,目前, 《云南映象》演出人员根据公司规定已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进行相关劳务补偿。
"坚信以后还可以看到。""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不少网友纷纷表达了对《云南映象》和无数经典作品的不舍和惋惜。但与此同时,大家也都充满期待, 待疫情结束后,这些经典作品都将重返舞台。
今年适逢虎年,杨丽萍拍摄了生肖系列舞蹈《虎啸图》,并借助高科技的网络手段进行传播,试图通过另外一种艺术形式,在没有舞台的情况下,找到一种可能性。
图片来源:@杨丽萍
她表示,在这个疫情之下,我们需要用老虎的精神,老虎的力量继续抗争。我们这个作品里,表现了很多美好的,生命的力量。在这个作品中里,有男女的美好的爱情,有生龙活虎的舞蹈,还有孩子们,我觉得孩子们是我们的希望。
“身体会衰老,生命会枯竭,但是,我们的灵魂可以永远地,舞蹈。我们一起努力吧。“ 杨丽萍在视频最后感叹道。
《云南映象》已成为一个符号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倾情打造的经典作品,再创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精品。
公演19年,《云南映象》线下演出超过7000多场 ,它早已成为无数观众对云南的一段记忆和一个符号。
图片来源:@杨丽萍
跳孔雀舞出道,杨丽萍深知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的魅力。中国新闻网曾报道,杨丽萍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质,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甑选了具有云南典型代表的音乐舞蹈元素,花了十五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用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心构架这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并用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去展示《云南映象》这一崭新的舞台艺术创作风格。
《云南映象》诞生之初,就拿下2004年度中国专业舞蹈最最高奖项——“荷花奖”十项大奖中的五项,之后更创下连演百余场不败的辉煌纪录。
可以说,《云南映像》已经成为一桩文化现象,而在这桩现象中,有两个词格外地凸显出来:“原生态”与“保护”。
据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集成块”的云南,人口达7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和23种文字,民间文化形式的丰富令人惊叹。
为了保护云南民间传统艺术,杨丽萍做了很多。
杨丽萍为延缓云南民间传统艺术的消失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为了筹资,她开始走穴、拍广告,甚至变卖自己的房产。 而在《云南映像》的宣传中,她也一直在强调,这是一场原汁原味的表演,演员大多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因为他们血液中本来就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充满着生命的勃发。那样的原生态感染力,一般专业演员绝不具有。这也是该作品特殊之处和经典之处。
杨丽萍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云南映像》演员的将来,杨丽萍是这样想的:这些演员70%都是田间地头的农民, 今后不跳了,回到村子里,会教给村子里的人,这种传统艺术可能就更漂亮了更好了。而且,有了这个剧目,那些传统还能有用,就会有人学。 但是,她也承认:“我们只想到我们该做什么,但是管不了以后。就好比恐龙是一定要灭绝的,熊猫是一定会消失的。我们只能减缓,但无法阻止。”
另据云南广播电视台,2019年的12月21日,《云南映象》进驻云南映象大剧院,16年后,《云南映象》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这一年,《云南映象》实现了5.53%的增长,全年营收6984万,大家正准备大干一场。
还是谁也没想到,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从春节到8月,《云南映象》停摆半年,一些演员流失。
到了2022年,杨丽萍不得不忍痛再次解散了她一手打造起来的《云南映象》团队。
杨丽萍建立一个小而美的艺术+商业王国
作为舞蹈家,杨丽萍已经名满天下,但她仍在追求更高的目标。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连续创作、连续创业的杨丽萍开始了自己的收获季。
继《云南映象》后,《云南的响声》《藏谜》《十面埋伏》《孔雀》、《孔雀之冬》《春之祭》《黄山映象》《平潭映象》……等作品接连出炉。
图片来源: @杨丽萍
- 继云南映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后,云南响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杨丽萍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杨丽萍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雀之恋艺术培训中心……等实体接连成立。
- 继舞剧后,服饰、文创、红酒、餐饮、酒店……等产品接踵而至。
据云南广播电视台,除了艺术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杨丽萍在商业道路上也展现了惊人的领悟能力。看上去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她,却能很好地处理和各个合作伙伴的关系,在处理工作中的矛盾以及生活中的争议事件时也能平和对待,这也让她和全国乃至世界各演出机构,以及张艺谋、三宝、叶锦添、萨顶顶、肖全等各领域的专家都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杨丽萍请到了曾在瑞士银行担任特高私人资产管理部执行董事的王焱武帮自己管理产业,和之前的合作伙伴不同,王焱武是杨丽萍的“粉丝”,专业身份让他能帮杨丽萍做出专业的选择,“粉丝”身份让他能和杨丽萍保持同频共振,同时,帮“舞神”打理产业和拓展版图,他身上有使不完的劲。
这段时期,在云南主抓文化产业的是省委副书记丹增,这是一位有能力、有资源,和蔼可亲的领导,他为杨丽萍和《云南映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日月合璧,杨丽萍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2012年,杨丽萍成功引入深创投、云南红土创投、昆明创投等机构的投资。2014年,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全国第一家舞蹈演艺企业登陆新三板的公司,其证券简称为“云南文化”,不知不觉中,以《云南映象》为龙头的杨丽萍系列舞台艺术产品已经代表了“云南文化”。
此时的杨丽萍, 手握32家公司的实控权 ,建立了一个小而美的艺术+商业王国。
杨丽 萍两家公司申请到共计130万元 省级财政补贴财政纾困补助
据云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接待国内游客5.29亿人次,下降33.9%;国内旅游收入6449.21亿元,下降39.6%;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477.03亿元,下降41.3%。
2021年,受局部地区多点散发疫情的影 响,特别是南京禄口机场、内蒙古额济纳旗、湖南张家界、云南瑞丽等地涉旅疫情的影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跨省游采取了有条件“熔断机制”,云南省3次暂停开展跨省旅游活动,全年暂停跨省游时长累计92天,旅行社停团时间平均长达150天,其中包括8月份传统暑期旅游旺季和11至12月份会展旺季。云南旅游业遭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每经小编了解到,今年1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关于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通过资金补贴、流贷贴息等举措为文旅企业“输血”,助企纾困。 旅游演艺企业奖补是《云南省关于支持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中关注度较高的一项纾困措施。
3月23日,云南省启动旅游演艺企业奖补申报工作。 根据2021年度企业接待游客数、从业人员数、纳税金额、营业收入额等指标,云南省对57家提交申请的云南旅游演艺企业进行综合考评,排名前20位的企业将获得30万元—100万元的省级财政纾困补助,奖补资金共计1050万元。其中, 第1—5名补助100万元,第6—10名补助50万元,第11—20名补助30万元。
4月19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旅游演艺企业拟纾困补助名单的公示》,经企业申报、州(市)审查、省级审核,20家企业拟获补助1050万元。其中杨丽萍所属两家企业在列—— 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大理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按上述规则计,杨丽萍控股的两家公司共申请到 130万元 的云南省 级财政纾困补助资金。
大理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是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子公司,而杨丽萍则以48.11%控股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 杨丽萍- 原标题:19年演了7000多场,《云南映象》突然停演,杨丽萍含泪宣布解散团队,网友:坚信以后还可以看到
-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市监总局关注知网涉嫌垄断:正依法开展相关工作
2022-04-26 11:39 -
治理“饭圈”乱象,豆瓣鹅组等7个问题小组被停用
2022-04-14 17:32 明星那点事儿 -
中办国办:摸清国内外中华古籍资源和保存状况
2022-04-12 09:27 -
中国不缺聪明人,但民族强大靠的是偏执的守望者
2022-04-09 08:27 -
出国参展的俄罗斯艺术品被芬兰扣押,价值近3亿元
2022-04-07 11:30 乌克兰之殇 -
国家电影局: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一律暂不开放
2022-03-18 20:30 抗疫进行时 -
演员马绍信去世,曾在《大决战》中饰演林彪
2022-03-16 07:26 中国电影 -
香港武侠片宗师楚原去世,享年87岁
2022-02-22 09:27 中国电影 -
韩国申遗汉字被联合国警告?16年的老谣言了
2022-02-18 17:54 三八线之南 -
2.7分,创下情人节档史上最低分的它首日挣了1.43亿
2022-02-17 16:20 中国电影 -
2022年电影春节档总票房突破45亿
2022-02-06 09:08 -
第5日,《长津湖之水门桥》破20亿
2022-02-05 10:43 -
131斤!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春晚
2022-01-31 23:37 考古 -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揭晓
2022-01-30 20:53 春晚 -
“造此是建業人也”,韩国王陵墓砖上的7个中国汉字亮了
2022-01-28 10:08 三八线之南 -
“虎”作姓时读作“māo”?《咬文嚼字》主编回应
2022-01-28 08:36 -
曾占据中国近八成省份的上百处“飞地”,如今怎么样了?
2022-01-27 13:42 -
秦始皇陵陪葬墓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已修复金银骆驼、金舞袖俑等
2022-01-21 18:11 考古 -
研究:地球正经历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大灭绝
2022-01-18 15:48 -
外国舞者突然“失联”,中国导演惊了
2022-01-14 14:28 文化
相关推荐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61“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27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96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17“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4最新闻 Hot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他俩激烈争吵,姆努钦还被拉出来鞭尸”
-
哈梅内伊表态
-
尴尬!万斯举起奖杯,底儿掉了......网友:美国制造?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