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哥哥:零分上大学,台湾教育走向“菲律宾化”
关键字: 台湾台湾大学台湾教育改革菲律宾化七分大学生大学生【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滨哥哥】
台湾高等教育又改革了,力度之大,让不少媒体惊呼“零分也能上大学了”!
因为修改了新的课纲,为了配合新课纲的实施,台湾又进行了新的教育改革。从2019年开始,音乐、美术、体育的专业术科学校可以选择不参考学测的成绩,学生即可报名申请大学。以往学测必须考五个科目,以五个科目的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考量,而从2018年开始放宽要求,学生不必考五科,变成最多选四科,甚至一科的成绩。按照台湾“招联会”的意思,这是考虑到为学生减轻压力,让偏才的学生可以不“勉强”自己成为全才。
而这一举措,也让媒体纷纷担忧私校为了招生,而不惜钻漏洞,让学生即便零分也可以上大学,使得台湾的高校进一步“学店化”。台大副教务长张耀文更是直言“招联会”这项决定将导致学生素质完全没管控,对台湾竞争力将是灾难。
为何免学测
其实台大副教务长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自然,对于台湾前段班的高校如台大而言,即便放宽了这个标准,他们依然能招收到学习成绩前列的学生。学生们为了考入台湾第一学府,自然会拼尽全力考满四科。然而,对于那些排在中后段的高校,特别是那些面临招生问题的私人学校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这些学校在招生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以更少的招生要求来录取学生。而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甚至低下的学生,在人人都上大学的情况下,自然会为了尽可能上大学而选择那些只需要一两门学测成绩的高校。以此,形成了一个负面的循环,让台湾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体退步。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一步降低学生考入高校的要求呢?难道是真的为学生减负吗?
当然不是。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大学,台湾的高等教育在20多年前开始教育改革,这对台湾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时过境迁,在少子化的影响之下,衍生出了众多的后遗症,很多职业学校纷纷升等变成大学,导致到了2017年,台湾的高校已经到了172所之多。而人口是台湾三分之一的香港,高校也不过才八所而已,连台湾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却在国际排名上稳稳跑在台湾前面。有很多私立大学把学生当成是摇钱树,学用严重脱节,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也不断下降。
在少子化的冲击之下,台湾众多学校特别是私人学校都面临着严重的招生不足问题。数据显示,2017年录取率比去年低0.19%。大学考试入学分发委员会指出,此次高校招生缺额为3488人,创下8年来新高。近5年大学招生名额及录取人数连年下滑,已连续3年跌破5万人,今年的缺额人数更比去年大增18%。多达16所高校的261个系所产生缺额,整体缺额率7.9%,其中有7所高校缺额率超过50%,也创下指考招生史上最高纪录。
在2016年两岸关系恶化之前,为解决学生来源短缺危机,台湾高校招收短期来台就学的大陆研修生,这也成为了不少台校增加财务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学位生与交换生的名额有限,然而招收大陆研修生则没有总量管制,即只要两校有签约,陆生几乎是申请就过关。更重要的是,研修生要自付学费及住宿的高额费用。2010年福建省推出了“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其中包含“3+1”专班计划,每年派送陆生来台研修1年。而这一年里的大陆研修生在台就学期间的费用全部都给了台湾高校,为台湾高校增加了不少收入。
但如今两岸关系陷入僵局,据悉今年赴台的大陆研修生人数可能只剩下1/3。
在这种情况之下,台湾高校将目光瞄向了东南亚学生,配合政策改往“南向”招生。但是由于语言及风俗习惯差异问题,东南亚学生赴台进修的愿望并不强烈。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在台湾进一步放宽对学生招生的要求,让学生更轻松考入高校,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20“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66《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96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26“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38最新闻 Hot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