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ChatGPT引爆又一波AI热潮,什么人需要恐慌?
最后更新: 2023-02-10 08:40:05第三个应用是游戏NPC研发。从前,游戏中的NPC只能与玩家进行固定对话,感觉很僵硬。而现在,游戏《骑马与砍杀2》中的农民NPC以ChatGPT为引擎,学习了游戏背景设定,能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问题,玩家体验获得巨大提升。
游戏《骑马与砍杀2》中的NPC(作者供图)
第四个应用是自动编程。现在,AI已经学会了Leetcode等题库里的大部分题目。此外,鉴于大量程序员将代码发在互联网上共享,且代码的有效性通过相关网络社区得到验证,AI也可以直接学习这些整理好的可靠信息。OpenAI还招募了大量编程人员,致力于手把手教ChatGPT编程。
由此,AI的自动编程能力正突飞猛进,很可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目前的AI技术已经足以按照指令自动完成相应编程。许多程序员放弃了传统的网络社区,转向ChatGPT辅助学编程——程序员社区StackOverflow流量已下降11%。
AI编程能力的提升将带来诸多重要影响。其中一大负面影响是,IT业界的就业市场可能遭到冲击——程序员发起狠来连自己都打!根据业界共识,程序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高水平程序员,可以完成主要的架构搭建、开发流程及核心算法;另一类是水平一般的程序员,他们的学历和能力并不强,只是由于写的代码能复制,显得效率高,被行业风口和精英翘楚带着飞,才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现在,第二类程序员的好日子快要结束了。业界发现,这类程序员可替代性高,还容易出问题、拖进度,如果把他们的工作交给ChatGPT,工作效率将获得难以想象的提升,同时成本还将大幅下降。所以,水平不高的初级“码农”如果还想靠手头这点专业水平吃饭,真的危险了。
印度等国家可能会在这一波业界变革中遭到严重打击。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一大重要优势是程序开发外包——客户将需求按外包格式写出来,由工资与水平都不高的发展中国家程序员写代码。但随着技术发展,程序外包工作很可能被AI取代。
不过,机器编程能力也能带来一些积极影响,例如以“AI+”的形式为各行各业“赋能”。我们之前一直在说“AI+”,希望以人工智能改造所有行业,但这个理念很难实现——一方面,IT从业者与其他行业的业务人员不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IT人才的数量和精力也是有限的,难以满足“AI+”的需求,这使“AI+”遭遇了很大阻碍。
而现在,随着机器自动编程能力的增强,项目开发周期可能大幅缩减,高级人才可以减轻代码工作负担,将精力放到核心环节。行业公司也有可能在机器帮助下,快速上手搞起IT与AI+,进行流程改造,产业升级。
第五个应用是让AI完成音乐、绘画和写作方面的工作。比如,未来,我们也许只要对AI下一个命令,就能听到许巍的“新歌”;大量重复的文秘工作、邮件报告、会议记录也可以交给AI来完成——微软的Teams会议系统已经引入ChatGPT辅助写报告了。
这样一来,人力将得到极大的解放。有时人类并不是没有好想法,而是没有时间、没有人力去实现。如果AIGC出现了实质突破,人们只用提供创意,学会让机器干活,让机器完成繁琐的内容输出工作,那可能会是思想大解放的意义。比如,科研人员可以省出大量时间做科研,写论文时只负责提供创意,其他部分让机器填补;政府工作人员也不必再为大量公文耗费时间,可以做出更多实事。
科研界的面貌可能随之发生改变。ChatGPT促使人们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科研活动?,如果人类写出的论文水平还不如机器,还有没有必要存在?
AI也将使教育行业变得“面目全非”。从“学”的角度而言,现在,ChatGPT已经可以完成难度不高的哲学、文学小作文,也可以解决部分理工科题目,一些大学已经颁布规定禁止学生用ChatGPT写作业。机器既可能帮助人们学习,也可能让人们放弃学习。
从“教”的角度而言,未来,也许交互能力极强、无所不知、耐心无限、因材施教的教育机器将取代传统的教师。这将使人类的学习效率得到革命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机器武装下,师资力量的差异不再重要,所有学生都将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人类教育平等的时代或将很快到来。
那么,人类如何面对这样的变化,如何趋利避害?我们应了解“AI哲学”,正确认识机器的能力和局限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它、使用它。
ChatGPT说(原创不一定是它):AI will not replace you . A person who’s using AI will replace you. (AI不会代替你,一个使用AI的人会代替你)
这句话确实是智能机器时代的“金句”。如果人有核心能力,能够学习使用AI,就会发现自己能力得到了放大,会更适应时代,还能解放创意,机会无限。如果不会用AI,固守自己所谓的人类“能力”,那么很可能别人会开发出AI使用办法,高效率完成取代你的工作。
根据“AI哲学”,大型语言模型只有浅层理解能力。所以,如果我们有真正“深层”的知识,就不用担心被机器取代。但是,我们要切记,机器会不断进步,因此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不断学习、思考和进步,才能在机器智能时代获得立身之本。
笔者要强调的是,人类的一大核心能力是辨别真假。机器将用无穷无尽的语言证明,所谓的逻辑是可以被操纵的,没有分辩能力的人,就真还不如机器。如果你能判断机器在某个领域是“业余”的,数据是错的,概念和逻辑是在忽悠,那么恭喜,你是比机器知识水平强的人类。希望在机器进步之后,仍然能找到它的漏洞。
机器也会将有追求的人逼上发展创意的道路。原理上,大型语言模型只会模仿,唯有人类才能给世界添加真正的知识。我们可以利用机器提供的信息和帮助,总结、观察、创新输出有意义的内容,这是机器做不到的。
讽刺的是,最不可能被机器取代的似乎恰恰是蓝领工作。早期的各种机器旨在取代蓝领的体力活。但是,现在看来,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智能机器做不了体力劳动;波士顿动力做出的机器人和机器狗虽然能做体力劳动,但离蓝领工人的水平还是差太远。人类百万年进化而来的灵巧双手、优越运动能力,结合智慧的大脑、会沟通的嘴,没那么容易被机器战胜。
相较之下,反而是白领工作更容易被取代——价格低廉、不需休息、能力不断提升的智能机器将横扫白领职场。也许,大量白领需要考虑学习一些蓝领技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高福团队:北京新冠疫情高峰未见新变异株
2023-02-09 15:12 抗疫进行时 -
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AI做到了
2023-02-06 08:18 科技前沿 -
量子通信网络更近一步!我国科学家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2023-02-05 11:11 -
“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
2023-02-04 07:22 中国精造 -
疫情三年,科学主义输了?技术进步了吗?
2023-02-03 07:19 -
西工大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试飞成功
2023-02-02 09:18 航空航天 -
“悟空”即将问世,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亮相
2023-02-01 13:44 科技前沿 -
WHO:新冠疫情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3-01-30 19:43 抗疫进行时 -
第二届“天宫画展”:航天员展示钱学森像
2023-01-21 13:41 航空航天 -
兔年送祝福 玉兔二号照片上新了!
2023-01-21 13:07 节日谈 -
2022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新冠突变免疫逃逸机制入选
2023-01-20 10:15 -
我国科学家新发现挑战天文学经典理论
2023-01-19 06:47 天文 -
国际研究团队用激光成功引导闪电放电
2023-01-18 09:41 -
韦布望远镜首次发现系外行星:41光年外,直径为地球99%
2023-01-16 08:27 -
中国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将与吉布提合作建太空港
2023-01-14 10:02 航空航天 -
外媒称中国疫苗与辉瑞比效果不佳,中方驳斥
2023-01-13 16:15 中国外交 -
-
英特尔推出多次延期的处理器,中国“五朵云”到场支持
2023-01-12 23:59 观网财经-科创 -
“芯片卡脖子要紧,软件卡脖子一样要紧”
2023-01-11 15:29 观网财经-科创 -
我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发布
2023-01-11 14:19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34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40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4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