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刚:“七七事变”87年后,日本自卫队将美日军演引入第一岛链
最后更新: 2024-07-07 16:24:33从参与救灾到参与维和
从宪法的规定看,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因此违背宪法原则创建的自卫队,不是发生自然灾害后就能立即出动的救灾队伍,也绝对不能到国外参加战争。
日本“能有”自卫队已是对宪法的巨大突破,但让自卫队存续下去,能够出动自卫队(“能动”),让自卫队派上用场,需要有一定的理由。日本周边国家无一个觊觎日本国土,没有要从四大岛中夺走某岛屿的设想,自卫队在国防方面并无具体需要执行的任务。也因此,在日本政府审议预算的时候,保有巨额的军事预算,就会困难重重。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在上个世纪70年代起飞,军费很快就膨胀了起来。
图自《朝日新闻》2024年7月2日报道
从日本军费支出的推移表可以看出:1970年前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军费开支也开始巨量提升;直到泡沫经济崩溃的1990年代初,增幅才开始减缓;2022年以后,日本军费再度跃升到新的巨量增加阶段。
1961年日本军费开支占到了GDP的1.2%,到了1967年开始低于1.0%,日本开始有了将军费开支限制在1.0%的说法。但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即便有1%的限制,军费开支也一直在快速增加。军队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仅没有受到1%限制的影响,反而出现了从每年不到1万亿日元,提升到每年5万亿日元左右的翻番态势。
每年能够获得如此高昂的军费,自卫队在日本能够做什么?
日本是个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卫队是否可以参加救灾活动?在2000年之前,动用自卫队参加救灾活动是件非常大的事情,需要地方向国家提出申请,在中央政府授权后,才能动用自卫队。
而自卫队出国,在日本几乎是件不能想象的大事。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时,多国部队进入伊拉克,参与了这场美国主导的战争,而日本仅仅为多国部队提供了13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未派出自卫队。日本提供的130亿美元,很少被参与多国部队的国家提及,当然也很少有国家感谢日本的这笔资金。这在日本媒体看来如同奇耻大辱,无视宪法的限制,开始呼吁自卫队参与多国部队。1992年日本制定并审议通过了“维护国际和平(PKO)协力法”,让自卫队出国成为了可能。
2001年美国发生多起恐怖活动时,美国政治家呼吁日本一起去惩罚恐怖势力,日本政界、舆论感受到了自卫队超越维和范围、正式出国作战的机会。政界从法律层面以特别措施法的方式,为自卫队在美国主张的“国际贡献”旗帜下,出国作战做好了准备。2011年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巨大核电事故,此时人们已经很容易看到自卫队出现在灾难、事故现场。
安倍布局与岸田的立法让日本开始“能战”
安倍晋三在2012年再度成为日本首相后,自2013年开始,日本军费再次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不仅仅在军费上提升自卫队的预算,在法律层面,安倍做得更为具体。
2012年以后,日本自卫队能够在自然灾害等场合的使用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外不仅仅能够维和,在朝鲜半岛发生战争时,日本该如何应对?换句话说,美国在日本的驻军具有在朝鲜发生战事时迅速出动的责任,日本与美国在军事上结盟,美国在日本遭遇侵略时有保卫日本的义务,但美军在发生朝鲜战争、需要日本自卫队配合时,日本该如何对应。
2003年日本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日美军事同盟中规定的“日本有事”(日本发生战事、日本国土受到外部侵略)扩大为“日本周边有事”,为日本参与美国相关的战争做了部分准备。但宪法依旧限制自卫队的交战权。2014年,安倍通过内阁决议的方式,将“行使集体自卫权”(参加多国军事行动)作出了新的解释:日本在一些场合具有这样的权力。但安倍眼里已经不单单是朝鲜半岛发生战争时日本参战问题,他更多地在考虑一旦台海发生战事,日本该如何采取军事行动的问题。
负责对日本法律做出解释的官员,在日本为内阁法制局长官。曾经出任过内阁法制局长官的阪田雅裕对《朝日新闻》说:“宪法的重要支柱便是不得在国外行使武力,(安倍内阁的解释)视法律如草芥,让法理层面出现了破绽。”(《朝日新闻》2024年6月30日)
尽管如此,自卫队能战问题依然存在受宪法限制的问题。2022年岸田文雄出任日本首相后,开始重新制定“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宣布日本保有先发制人的“敌国基地攻击能力”。如果日本过去采取“专守防卫”,只是在加强“盾牌”的防卫力量的话,保有对“敌国基地攻击能力”,让日本保有了攻击敌国的“长矛”,真正实现了自卫队的“能战”。
日本自卫队与美军共同训练日本自卫队官网
从历史看,日本的能战分两个侧面:一个是能够对朝鲜半岛,对中国台湾、大陆发动殖民战争;再一个是能够与其他工业先进国家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如今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复存在,日本的能战也仅剩下对周边国家的战争——用日本最常用的词汇是“朝鲜有事”、“台湾有事”。
日本在并未修改宪法的前提下,实现了自卫队性质的转变。“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军事)同盟有事”,安倍的这句话,日本民众十分熟悉,而在今天的日本政界已经成为国家行动中的一个必然。换句话说,日本不管是否存在“台湾有事”,都将中国定为最大的敌对国,与中国在军事方面彻底对立。这样的中日军事对立,不仅仅是这些年发布的《防卫白皮书》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舆论近年来鼓吹的重点。
自卫队参加“勇敢之盾”的重要意义
今年的“勇敢之盾”军事演习,美方除了出动海陆空三军外,宇宙军、网军也参与其中,并成为主要看点之一。美方动用的军力为1万人,而初次参加军演的日军则有4000人。在美国航母“里根”号驶入菲律宾东侧沿岸,靠近台湾一侧时,日本的直升机航母“出云”号、潜水艇“迅鲸”将与美国航母编队进行训练。
“勇敢之盾”过去只在第二岛链进行军演,但此次日本的参加,让军演范围扩大到了第一岛链。本次将在日本领土上有9个都道府县的自卫队基地参加军演,在这些地区实验地对舰导弹。日本媒体报道说,这些地方还会“进行以中国舰艇为目标的战斗训练”。
到了7月16日,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雾雨”将参加到军演中,与美国、菲律宾及加拿大的海军进行海上救助的演练。
将“勇敢之盾”军演拉入第一岛链,日本预测的“周边有事”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实战。
1937年7月7日,一名日本士兵的失踪,一次在北京周边的军事演习,挑起了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当年日本内阁、舆论尚有呼吁停战谈判的声音,但实际上则是全日本进入到了战争状态,支持了整个战争过程。
2024年7月7日,日本参加美国军演时,全日本上下九成的人对中国没有好感,对中国的厌恶程度甚至要大大超过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的日本。岸田内阁与中国对立的策略、战略也比“七七事变”前的日本更加明晰。
中日关系将在今后数年、数十年内发生何种变化?从自卫队能有、能动到能战,以及日本对中国的定位,这些细细思来,让人不寒而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被传“叛逃西方”的俄前副防长,现身克宫附近
2024-07-07 16:03 俄罗斯之声 -
他访俄同日警告北约:如果选择战争,将会是自杀
2024-07-07 15:43 欧洲乱局 -
3.2亿英镑打水漂?英国新首相宣布取消这计划
2024-07-07 15:03 不列颠 -
印尼解释:此举不针对中国
2024-07-07 13:24 -
“美国同事跟中国合作要交报告,做很多工作,这种环境下很困难”
2024-07-07 11:39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意大利对中国发起魅力攻势”
2024-07-07 10:48 -
“越来越多的民主党人要拜登退选”
2024-07-07 09:24 美国大选 -
法国前总理:极右翼一反常态想留欧,是要从内部改变欧盟
2024-07-06 23:45 法国见闻 -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造成8人死亡
2024-07-06 22:52 巴以恩仇录 -
勒庞回呛姆巴佩:你没资格说教
2024-07-06 22:00 法国见闻 -
普京三拒通话?武契奇回应
2024-07-06 19:37 欧洲乱局 -
“看到拜登,G7领导人们都惊了:比去年老了很多”
2024-07-06 19:18 美国一梦 -
匈牙利突然取消,德国“震惊”
2024-07-06 17:37 德意志 -
习近平向伊朗当选总统佩泽希齐扬致贺电
2024-07-06 17:32 -
168名商界领袖“逼宫”
2024-07-06 17:30 美国大选 -
“民主党高层想让她上”
2024-07-06 16:09 美国政治 -
美欧围剿下,中国电动车“绕道”了
2024-07-06 15:56 -
英新首相要“重建国家”,把中英关系带向何处?
2024-07-06 14:14 不列颠 -
鸠山由纪夫:充当中美之间的桥梁最符合日本利益
2024-07-06 13:35 -
习近平结束对塔吉克斯坦的国事访问乘专机离开杜尚别
2024-07-06 12:50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24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1“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18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9“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又一顶尖化学家,从日本回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