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东勃:“研究生人数超本科,理工农医比例超文科”,时代大潮不可阻挡?
同样,当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后主动请缨分管教育和科技工作后召开的科教座谈会上以及此后几年中,他都反复强调,“抓科研就是要抓教育”“不抓教育,科研就搞不好”“学校要搞科研,教学科研是分不开的”“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重点大学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见《邓小平年谱》1977年部分)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于光远曾经忆述过当年这场科教座谈会上的一个生动细节(见于光远:《我忆邓小平》)。
有人介绍说,有一个二十三岁的黑龙江青年做了两百多个泛函分析的题目,才能难得。
邓小平说,请你们考虑,采用什么途径,比较简便地去发现调动这样的人。要非常注意爱护这种人,直接进大学,直接当研究生。时任科学院院长方毅说,可以给科学院若干名额去选拔这样的人。
邓小平说,不要定什么名额,这样的人有多少就选拔多少,可以在名额之外。对学习好的设一个研究班,学得多些深些。学校应该办得活些。五六年后,大学后几年级应该是研究生。听说美国大学主要是培养研究生,你们知道情况是否这样?
吉林大学教授唐敖庆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八千名学生,四千名研究生。邓小平说,我们也要走这条路。
又有人介绍,华盛顿大学,两千名教师,一百二十五个专业,一万六千名大学生,一万名研究生。但美国研究生有的一年就念完了。
邓小平再次说:我主张大学学制要有一条,优秀的不等毕业就当研究生。当然不是所有的人,而是其中的尖子。这样就可以成长得很快。
有人插话说,李政道就是大学二年级读研究生的。
邓小平说,这也是方针中的一条。
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学教室
我们或可理解为,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教授向中央领导面陈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本研倒挂”的现象。四十多年过去了,很多高校也都陆续迎来这一拐点。就发展的趋势而言,应当早有预见。
而随着研究生的持续扩招,供需关系也将逐渐发生变化,买方市场正在形成,学生对学校当然也有了更大选择权。即便是头部高校,也需要尽快适应从原有的学校拣选学生向学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转变,此时更需时不我待快马加鞭的,正是通过教育综合改革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从长期来看,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充分认识到人口趋势对教育发展的冲击,提出“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也透露,小学在学规模已于去年达峰,初中学龄人口仍在持续增加。但可以想见,这一人口冲击也必将在未来某一时点传导到高等教育,即便我们越来越强调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研究生培养规模的稳步提升,并不意味着大学可以用“量化宽松”的方式来回避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的深层次改革。
“文科无用论”盛行,“取消文科”真的利国利民吗?
从历史来看,高校学科调整都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那么这个调整的方向就总是导向理工农医类吗?对于这一背景下又逐渐泛起的“文科无用论”,我们也理应明确予以否定。
1985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文件言简意赅,直接指出了“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等教育内部的科系、层次比例失调”等问题,提出“高等教育的结构,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改变高等教育科类比例不合理的状况,加快财经、政法、管理等类薄弱系科和专业的发展,扶持新兴、边缘学科的成长”的改革路径。
经管、政法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专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过程中培养大量合格人才和建设者的同时,也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并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之问、讲好中国故事、凝练中国经验,积淀形成丰厚的理论成果。
以我所在的上海财经大学为例,计划经济时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厂长、经理、财会管理人员,一大批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遵循着老校长姚耐先生“一切为着建设祖国”的嘱托,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朝鲜战场形势逐渐明朗后,国家亟须大量建设人才,1953届、1954届同学提前一年毕业。他们中的很多人主动要求到西北、东北以及边疆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以1953届毕业生为例,1885名毕业生中近七成被分配到了华东以外的地区。改革开放后,学校也致力于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强国建设作育英才,始终与国家战略同向而行。
50年代的上海财经大学学生在校门口合影,他们中的很多人毕业后奔赴祖国各地需要的地方参与国家建设 上海财经大学档案馆
面向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我们仍然需要如二十届三中全会所强调的那样: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这不仅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更是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一环。
人文,即人之文,文通纹,纹即纹理、显现,故有天文、地文、水文,亦有人文。《周易》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引导我们如何做人,科学教会我们如何做事。做人讲道德,做事讲规律,做人与做事从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明了“做正确的事”,是“正确地做事”的前提。
2015年,日本曾闹出过一场“废除文科”的事件,虽然是最终发现是政策误读、虚惊一场,但也着实激起不少教育思想的碰撞。前东京大学副校长、社会学家吉见俊哉在《“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一书中提出:“文科的使命,是在利用在理科领域产生的技术的同时,深究其社会价值,并从地区到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层面上对未来的商业模式、社会蓝图不断进行深入思考。”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好文史哲,胸中才有天下家国。人工智能时代,仅靠科技引领我们未来的方向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存在风险的。
实际上,正如哲学家列斐伏尔等人在20世纪所引领的那一场“日常生活批判”的转向所揭示的,归根到底,冲突的场域因种种因素日渐从生产空间转向生活世界,而为人的全面发展计,就必须捍卫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日常生活场域。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夸张描摹的活生生的个体被工厂车间的机械化节奏所宰制的状况,看似消失不见了;后工业社会的降临,白领比例超过了蓝领,服务业后来居上且日趋高端化;制造业也不再傻大黑粗,不再“血汗工厂”,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机器替代劳动,出现了独立工位甚至更好的办公条件。
然而,人们的时间越发不受控制了。电话普及、互联网普及、移动互联网普及,让八小时内外、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被模糊、被打破、被归于一统。以至于一些企业管理者产生了一种穿越感,希图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复刻19世纪资本主义早期草莽年代那种粗鄙的劳资关系,诸如“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公司和员工只是雇佣关系,没有义务去了解其个人情况”一类“不知今夕何年”的“金句”频频爆出,最终却难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重创企业品牌声誉。
虽然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比上一辈好很多,但当代青年常常由于缺乏人文关怀的劳动环境和就业生态陷入焦虑和内耗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当下这个时代,企业完全无视“人文”,只追求“技术流”和“效率”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人的生活世界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人不仅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更是新型生产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主导因素。
进而,致力于构建一种劳资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和新型保障体系。最终能够朝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的理想状态前进,朝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描绘的“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的人的全面发展状态前进,朝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前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千万粉丝网红“听泉鉴宝”回应北大学历造假
2024-10-15 11:12 -
女子遭58岁男子强吻咬破嘴唇,警方通报
2024-10-15 11:01 基层治理 -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全国整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24-10-15 07:43 -
全国秋收过六成,秋种陆续展开
2024-10-15 07:33 聚焦三农 -
9月鲜菜价格同比涨22.9%引关注,目前多地菜价开始回落
2024-10-15 07:08 观网财经-消费 -
政府补贴叠加天猫双11优惠 首小时大家电成交大涨765%
2024-10-14 21:49 -
国防部发声:用“台独”分子听得懂的语言
2024-10-14 20:30 两岸关系 -
吴邦国同志生平照片
2024-10-14 19:40 -
受贿5.55亿余元!王大伟一审被判死缓,终身监禁
2024-10-14 17:27 廉政风暴 -
最新画面!东部战区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
2024-10-14 17:26 两岸关系 -
解放军围台演习影响地区和平?外交部:“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
2024-10-14 16:59 两岸关系 -
吴邦国同志生平
2024-10-14 16:38 -
吴邦国同志遗体在京火化,习近平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2024-10-14 16:34 -
辽宁舰航母编队参加“联合利剑-2024B”演习
2024-10-14 13:39 两岸关系 -
国台办宣布依法对沈伯洋、曹兴诚和“黑熊学院”实施惩戒
2024-10-14 13:22 两岸关系 -
-
外逃副市长违法所得填满报纸整版:涉案逾31亿
2024-10-14 10:21 廉政风暴 -
军事专家:解放军此次围岛演习有3个更加
2024-10-14 10:11 两岸关系 -
东部战区为什么于凌晨夜间发起演习?专家解读
2024-10-14 09:20 两岸关系
相关推荐 -
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66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28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6“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