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毅楠:美国智库教菲律宾如何“杀死巨人”?简直天方夜谭……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包毅楠】
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刚上任,就在南海问题上“出言不逊”。当地时间1月22日,鲁比奥与菲律宾外长恩里克·马纳洛首次通话,强调“美国根据《共同防御条约》对菲律宾的坚定承诺”,并谈及南海问题,为菲律宾撑腰“谴责”中国。
而就在通话两天后,1月24日,菲律宾便“壮胆”付诸行动。菲3003号和3004号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侵闯中国南沙群岛铁线礁附近海域,企图非法登礁,中国海警船依法对菲船拦阻管制、警告驱离。
特朗普2.0时代,美菲会否在南海挑起更大风浪,是区域内国家、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事实上,就在特朗普正式就职前,美国知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就摩拳擦掌,替菲律宾政府“出谋划策”。
菲律宾登铁线礁被我海警拦下 央视
1月10日,美国CSIS的东南亚项目和“亚洲海事透明倡议”(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 AMTI)主任兼高级研究员格雷戈里·B·波林(Gregory B. Poling)在该中心官方网站发表了题为《如何“杀死巨人”:重拾南海仲裁》(How to Slay a Giant: Reviving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的文章。
该文中,波林的观点思路清奇,其为菲律宾“量身定制”的策略“另辟蹊径”,大有为菲总统小马科斯当局充当“狗头军师”的意味,值得我国研究南海问题的学者及学界同仁关注、推敲、批判。
波林的这篇评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跌宕起伏”地介绍了2016年7月12日所谓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作出以来,菲政府对待裁决的不同做法。波林指出,自2022年7月小马科斯总统上台以来,已一改此前杜特尔特总统执政六年间“冷处理”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做法,积极地同支持菲律宾立场的国家一起“敦促”中国“遵守裁决”。
两年来,菲律宾一方面在南海海域加强了海军巡逻,另一方面通过所谓的“透明度计划”向世界“揭示”中国在相关海域的“非法活动”。此外,自2024年起菲律宾还积极酝酿提起“二次仲裁”的可能,并企图通过联合国大会等外交场合物色“支持”其立场的国家。
该文第二部分“他山之石”,以毛里求斯和英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查戈斯群岛领土主权争端为例,讲述东非小国毛里求斯是如何通过国际仲裁和司法途径获取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支持,并成功于2017年藉由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向国际法院请求作出咨询意见。在2019年的咨询意见中,毛里求斯的立场得到了国际法院的支持。迫于国际舆论压力,英国当局不得不同毛里求斯就查戈斯群岛的主权交接问题达成协议。
在波林看来,类似“小国扳倒大国”的先例还有不少,包括上世纪80年代尼加拉瓜诉美国,以及2014年荷兰诉俄罗斯的“北极日出号”案等,因而值得菲律宾效仿。
在该文第三部分“胜券在握”中,波林通过分析涉及美国、英国和俄罗斯这些“大国”的联合国大会决议投票情况的若干先例,得出“菲律宾有望在与南海有关的投票中至少以62比44的票数获胜”的“论断”。
最后,在题为“千刀万剐”(Death by a Thousand Cuts)的第四部分中,波林认为在国际平台遭受一连串的“失利”将促使中国考虑向菲律宾做出妥协以“挽回颜面”。波林还建议菲律宾可运用联合国大会的平台向国际法院提起要求中国“遵守裁决”或认定中国的有关行为“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的咨询意见。他还乐观预测一连串的“胜利”将使菲律宾积聚越来越多的他国支持。
虽然波林的文章看似环环相扣,有一定逻辑推理,也有若干耳熟能详的国际实例,但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其文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瑕疵和谬误,其核心观点也是建立在诸多错误的前提之上的。
现一一指出,以正视听,供学界同仁进一步批判该文时参考。
首先,波林在文中开篇即鼓吹“裁决”是菲律宾的“法律胜利”,为非法“裁决”背书。显然,波林的文章通篇都是建立在南海仲裁案“裁决”“合法有效、必须遵守”这一错误的前提之上,属于颠倒黑白。
在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的所谓“裁决”作出前后,我国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涉海问题立场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2014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关于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裁决的声明》(201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有关争议的声明》(2016年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决的声明》(2016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2016年7月12日)、《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2016年7月13日)以及《中国致力于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与秩序》(2022年)等,有力揭示了南海仲裁案的本质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并不是为了善意地解决中菲之间存在的争端,而是借仲裁这一法律手段来掩盖其多年来非法侵占我国南海部分岛礁及侵犯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利的违法行为。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的立场恰恰是维护国际法治。
所谓“仲裁裁决”出炉后,国际社会的许多国家赞同中国政府通过坚持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的立场,而波林却以美国智库CSIS(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所谓“追踪数据”作为立论依据,认为“只有7个联合国会员国公开支持中国”,完全罔顾事实。
其次,波林偷换概念,混淆视听。文章开篇提及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由在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的5位“法官”组成。这一表述用意明显,存在混淆仲裁与司法以及刻意夸大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权威性”的目的。
位于海牙的常设仲裁庭
其一,波林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混淆了仲裁和司法这两种不同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
一般来说,仲裁由当事国就该案选任的仲裁员(而非法官)担任,仲裁费用也由当事国承担,且裁决作出后仲裁庭即告解散。但司法方式,如通过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由联合国大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大会选举的法官(任期九年,可连选连任)审理案件,费用由相关机构而非案件当事国承担(在相当程度上加强了公正性),且属于常设性机构。
其二,波林强调位于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无非是想突出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权威性”。但实际上常设仲裁法院既不“常设”也非“法院”,该机构唯二“常设”的岗位就是为仲裁服务的秘书处和一份仲裁员名单。
虽然常设仲裁法院的办公地点和国际法院一样位于海牙的和平宫,但该机构和联合国没有任何从属关系,其作为平台可为各类仲裁案件提供服务。简言之,南海仲裁案仲裁庭选择了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作为仲裁地点,本质上并没有“加强”仲裁庭的“权威性”或其裁决的“合法性”,这与同样在海牙和平宫办公的国际法院以及位于汉堡的国际海洋法法庭作出的判决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白宫:黎以停火协议延长至2月18日
2025-01-27 08:20 -
官宣!卢卡申科胜选
2025-01-27 08:00 -
马斯克提议:将“英吉利海峡”更名为“乔治·华盛顿海峡”
2025-01-27 07:4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新任防长与以总理通话:美国将与以色列站在一起
2025-01-27 07:33 巴以恩仇录 -
伊朗“加沙”重型无人机首次亮相
2025-01-27 07:05 伊朗局势 -
拉脱维亚与瑞典的一条水下光缆遭到损坏
2025-01-27 07:05 欧洲乱局 -
卢卡申科将赢得白俄大选:出口民调87.6%
2025-01-27 07:05 -
李强同外国专家举行新春座谈会
2025-01-27 07:05 -
DeepSeek时刻来了,“美国全球AI领先地位还保得住吗?”
2025-01-26 23:38 人工智能 -
王星案重要犯罪嫌疑人“颜十六”到案
2025-01-26 22:45 打击网络诈骗 -
“疯狂第一周,美企跟不上趟”
2025-01-26 22:3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大嘴一张,就要决定150万加沙人的命运
2025-01-26 21:3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不远的将来,美国可能大幅扩张,想想就美”
2025-01-26 18:40 美国一梦 -
首次,尹锡悦因涉内乱罪被逮捕起诉
2025-01-26 18:07 三八线之南 -
加防长外长站台,他有望接替特鲁多?
2025-01-26 15:23 观察者头条 -
现场证据来了!菲律宾登铁线礁被我海警拦下
2025-01-26 14:24 南海局势 -
白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
2025-01-26 14:09 -
“睁着眼睛说瞎话”“三六九等”…外交部又有“神翻译”
2025-01-26 13:39 -
匈牙利外长:索罗斯的代理人很难理解这一点
2025-01-26 11:57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