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宝塔山下制胜法宝
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观察者网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王立华,推出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一起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
如何赢得张学良和杨虎城?来看毛泽东的统战智慧
看似相反的两种错误倾向,结果却是相反相成,两极相通。实践中既不能右,也不能“左”,防止两种相反的倾向才能保持正确。学习毛主席的思想方法,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对比一下我们许多人差距很大。
-
毛泽东打退胡宗南,刺痛了谁的神经?
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后,军事上连续给敌以反击和反攻,政治上也迅速开展了战略进攻。这狂风暴雨的11个月,使全党同志得到两条路线的比较,从而认识了自己的领袖。这也是经过多次反复才得到的认识。
-
张国焘有了前科,毛泽东为何还争取他?
毛主席这样安排,为了使张国焘增加对于执行军事任务的坚决性,防止可能的动摇性,在目前是防止对宁夏战役某种可能的动摇,须加以特别注意。最后还嘱咐彭德怀,与张国焘见面时“对老问题请一概不谈”。
-
张国焘不顾大局坚持西进,毛泽东如何应对?
我们大都见过一张网上照片,是长征结束后毛主席破衣烂衫和让人心痛的憔悴面容,岂知多少党和红军的领袖包括所有的革命前辈,几乎都是那样子的。拯救国家和民族哪有那么容易?
-
张国焘一哭二闹三反,毛泽东如何是好?
党的领导是集体领导,党委决策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张国焘尽管是西北局书记,也只是平等的一票,他一个人不同意,或者他不干了,不妨碍多数委员形成决议。
-
蒋介石的演技,毛泽东为何看透不说穿?
蒋介石一定要打怎么办?惧怕退让是没有用的,那就奉陪到底吧。主要矛盾明确,方针是逼蒋抗日,要打就打,要谈就谈,争取达到目的。
-
毛泽东为什么要坚决驳斥胡适?
胡适的所谓民主改良主义,就是和帝国主义妥协的主义。提出批胡适的民主改良主义就是批卖国投降,就是为实行抗日救国方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思想政治上开道。
-
西安事变前,毛泽东是怎么统战张学良的?
在红军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西征战场上出现了一种奇观:名义上是敌对双方,实际上已经成为要求共同抗日的朋友,白天碉堡林立两军对垒,晚上彼此共唱救亡歌曲。
-
数倍敌人即将进攻,毛泽东仍能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毛主席是把握战争本质的主动作为,是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敌人还在计划中就打破和改变它,让敌人听指挥,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
杀敌不如诛心!毛泽东只用了7个字
毛主席一句“蒋氏迫先生日甚”戳中了阎锡山的心窝子,后者不禁哀叹“我不亡于共,也必亡于蒋。”
-
智胜千里!毛泽东为何敢当诱饵?
毛主席说,我看阎老西没有那个胆量,他不知道我们的虚实,等他摸清情况时,我们就和主力合拢了。
-
毛泽东挥笔《沁园春·雪》,寒夜率万余红军悄然渡黄河!
从毛主席那里出来后,贺晋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觉得毛主席有那么多大事需要谋划,还把自己写的几封信放在心上,亲自做思想工作,心里非常感动。毛主席不光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还通过调整指挥关系理顺情绪,解决问题。
-
林彪、彭德怀都反对,毛泽东何以赌上红军全部家底,决意东征?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主要矛盾的认定不是一个说辞,而是一个坚实的依据和前提。红军东征作战,就是以全部主力聚焦主要战略方向,通过强有力的战略行动,赢得历史主动。
-
瓦窑堡会议上,面对血海深仇,毛泽东竟说不再为敌?
这个转变,不是一般人和一般团队能够做到的。蒋介石就做不到,日本人如此直接地挑战他这个国家统治者,他也做不到,而被他千方百计要斩尽杀绝的共产党、毛主席却做到了,这是什么样的气度和胸怀哪!
-
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毛泽东军事思想抗战篇
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洗礼之后,系统总结了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又在指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实践中,解决了种种前所未有的难题形成的。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