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京|欧版“星链”: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想摆脱美国没那么容易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玉京】
长期以来,欧洲在关键技术和战略安全领域对美国的依赖如影随形——无论是性能先进却价格高昂的F-35战斗机,还是如今在俄乌战场发挥关键作用的“星链”卫星网络,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大西洋彼岸的手中。
近期,德国、英国媒体相继披露,美国可能通过F-35内置的后勤信息系统,在特殊情况下远程切断欧洲国家的战机作战能力。这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总统和“星链”掌门人马斯克都曾公开表示,随时可能停止对乌克兰的卫星通信支持。
这些现实案例让欧洲猛然意识到,“卡脖子”已不再是遥远的假设,而是迫在眉睫的风险。尽管F-35事件与欧洲的互联网星座计划看似毫无关联,但背后的逻辑却完全一致:欧洲不能再任由自己的命运受制于他人之手。
因此,OneWeb、IRIS²和Rivada等欧洲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的推出,成为欧洲确保关键通信基础设施自主性的必然选择。
近日欧洲抵制F-35,就是因为对美国不放心。
做不大的蛋糕
表面上看,欧洲发起的多个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似乎热火朝天,但仔细分析下来,真正的技术水平和建设规模却存在明显的不足。
最早布局的英国OneWeb项目,最初雄心勃勃,号称要打造全球性卫星互联网网络。然而,计划部署的648颗近地轨道(LEO)卫星,至今仅完成约630颗的部署,规模明显偏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当前已发射超过7000颗卫星,未来目标更是数万颗。这种悬殊的差距导致OneWeb只能专注于企业和政府用户市场,而无法真正满足大众市场对高速网络接入的需求。
此外,由于OneWeb卫星轨道高度约为1200公里,比“星链”的550公里明显更高,这也带来了延迟增加、终端成本高昂的问题,每套终端售价高达5000至10000美元,远非普通用户所能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OneWeb有一个对于中国影响很大的举动,但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和重视:
早在2023年,台湾地区的“中华电信”就跟OneWeb达成合作,搞所谓“应变或战时应用新科技强化通讯网络数位韧性验证计划”,布设700个终端设备站,用于“确保紧急状况岛内重要通讯仍能正常运行,支援政府指挥调度体系正常运作,深化岛内通讯网络韧性”。这深刻地反映了OneWeb对于台海的介入和它的业务属性。
另一项欧洲寄予厚望的IRIS²计划,由欧盟主导,投资高达106亿欧元,计划在2030年前后部署290颗卫星。
与“星链”不同,IRIS²将使用三种不同的轨道:距离地球6000多公里的中地球轨道(MEO)、500多公里的低地球轨道(LEO),以及最高400公里的近地低轨道(low LEO)。欧盟官员称,这种“多轨道”方案能在更少卫星数量的前提下,实现与“星链”相当的性能——这是吹牛。
IRIS²仅有区区290颗卫星,无法跟美国“星链”和中国“星网”相提并论。
区区290颗卫星,分布于不同轨道,无论是容量、覆盖密度还是网络时延,都难以达到“星链”这种密集式LEO星座的水平。其中有部分还要位于中地球轨道(MEO),导致其全球覆盖密度和吞吐能力进一步削弱。
再加上IRIS²项目明显的政府主导性质,其真正目的更多是面向战略和安全领域的政府或企业用户,而非为普通民众提供高效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因此,IRIS²从一开始就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性互联网基础设施计划。
德国主导的Rivada Space Networks计划,同样令人难以乐观。
虽然计划发射600颗卫星,但同样将轨道高度设在1200公里左右的中地轨道,这导致该星座的时延明显偏高,官方公布的延迟数据甚至高达150毫秒,这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而言几乎毫无竞争力。
Rivada方面虽强调其单星通信带宽较高,但这只能满足部分专用企业客户的需求,并非适用于全民互联网覆盖。此外,Rivada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市场定位模糊,资金和技术风险仍未彻底解决,未来前景尚不明朗。
欧洲这三个代表性的卫星互联网项目,尽管都披着“欧洲版星链”的光环,但在规模、覆盖密度、网络容量以及用户导向方面,与真正意义上的“星链”差距巨大。这也决定了其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中很难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最多只能在特定的企业和政府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欧洲想要摆脱被美国“卡脖子”的局面,仅凭目前这些规模有限的星座计划显然还远远不够。
OneWeb的卫星无论是单星性能还是堆叠方式,全方位落后于“星链”卫星,发射还要依靠SpaceX帮忙,想要自主谈何容易。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谁是美国对华科技战“总架构师”
2025-04-02 15:02 心智观察所 -
贺利氏电子张靖:聚焦前沿需求,以创新材料把握历史机遇
2025-04-02 14:58 -
近2000名美国顶尖科学家发“SOS”公开信
2025-04-02 13:26 美国政治 -
“中国人‘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同样适用于AI时代”
2025-04-01 20:52 -
这些人运作着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政策轨道
2025-04-01 08:10 心智观察所 -
来自4.8亿年前,科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层孔海绵化石
2025-04-01 06:55 -
我国科学家牵头成功构建近全球地表太阳辐射高精度监测系统
2025-03-31 14:05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2025-03-31 11:59 航空航天 -
首飞失利,欧洲民营火箭这张入场券不好拿
2025-03-31 11:19 -
事关芯片!我国成功开发这一新技术
2025-03-28 10:51 科技前沿 -
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2025-03-27 21:34 人工智能 -
梁文锋,首登全球富豪榜
2025-03-27 14:33 科技前沿 -
兆瓦超充,如何让“油电同速”梦想成真?
2025-03-27 14:11 心智观察所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5-03-27 11:26 科技前沿 -
全球首款,正式亮相!-20°C至55°C环境下稳定运行
2025-03-27 09:47 科技前沿 -
AGI即将到来?谢耘: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还有局限
2025-03-26 22:19 心智观察所 -
AI将引发失业?钟义信:智慧无法被机器制造
2025-03-26 22:05 -
项立刚: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能被美国带到沟里去
2025-03-26 21:52 -
华为成毫无争议的“一哥”,怎么看商用存储的中国式逆袭?
2025-03-26 13:13 心智观察所 -
全球首款,研发成功!
2025-03-25 20:56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0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19“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26“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
又改了!特朗普对中国小包裹下手
-
特朗普官宣,道指期货重挫超1000点
-
美财长威胁上了:别急着报复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鲁比奥警告欧盟:不要将美国排除在外
-
又摊上事了,这回还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