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CIA通过举办假学术会议阻挠伊朗核计划
关键字: CIA美国伊朗【文/观察者网 王骁】夜深了,酒店客房突然想起了轻轻的敲门声。科学家看了看旁边的来自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保镖已经熟睡,他便悄悄开了门。
门外站的是美国中情局(CIA)的探员。
早上,科学家刚刚参加了一场在酒店会场举办的科学会议,大家发表了研究报告,进行了讨论。CIA为这一切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月。CIA假扮成一家商业公司,为一家海外科研机构赞助举行了一场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演讲嘉宾和科学家,这里面包括一些伊朗的核技术专家。
会议主办方的厨房和会议服务员中埋伏了大量CIA便衣。他们终于有机会和这些伊朗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
(CIA,图源:CIA视频截图)
俗话说得好,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那些走在科技前沿的人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资产。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许多优秀的海内外科学家从汇聚到一起,奉献青春,报效祖国,为中国打下来工业、国防、科技等各方面的基础。可以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能够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所以争夺科学家也成为国际政治博弈中的一个焦点领域。
而美国独立调查媒体ProPublica上月发表了这样一篇调查报道,讲述了美国情报机关是如何在学术领域打击伊朗核计划的。
(图源:ProPublica)
报道称,CIA每年要花几百万美元,在全世界赞助各类学术会议,这是CIA主动出击渗透学术界最大胆的方式之一。
他们先将目标科学家引出国外,躲避目标国的政府监督,然后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和目标科学家进行私人接触,并使用各种手段让目标科学家叛变。学者们虽然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换学术信息,但是也希望通过在学术会议上楼面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而目前一场学术会议的重要性已经不再通过有没有诺贝尔奖得主参与来评判了,有时候间谍的数量也能够说明问题。
美国情报机构在海外通过学术会议招募学者为自己服务,同时还要保护自己的学者不会被外国情报机关盯上。比如有一次一名美国学者出访,会议主持人以拷贝PPT为名,将学者电脑中的所有资料都盗了出来。
不同的学术会议会吸引不同等级的间谍,比如一场如果在巴基斯坦举行一场关于离心机的科技会议,CIA肯定会派出自己的探员卧底,在会议上如果发现伊朗核技术科学家的话,他们会立刻开始拉关系。探索招募的可能。
这些卧底学术会议的情报人员将对政策制定起到重要作用。据媒体调查,当初小布什政府就是受到卧底学术会议的间谍误导,相信伊拉克还在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当时情报人员发现伊拉克学者比较热衷在生物、化学、镭射和核技术大会上现身。但是由于间谍不是学者,所以他们经常会小题大做,把一些学术交流当成了目标国正在推动的项目。
前CIA探员科伊尔(Gene Coyle)就说:“有时候,一场学术会议里头间谍比真正的学者还要多……”
有时候CIA会指使美国学者直接和目标学者联系,问他们是否会参加某一场学术会议,如果目标学者说会去,则CIA就会开始行动。如果目标学者说经费不是很宽裕,去不了,则CIA可能会直接帮目标学者买票。
一名代号为R的探员更揭示了具体的过程。
他强调,多数科学家都有社交恐惧症,所以他不会太主动,只是一遍一遍短暂给他们留下印象。一般他会选那些周围没有人的学者下手,因为周围的人有可能是保镖。
R为自己注册了几个皮包公司,然后以商业公司为名活动。在数次见面之后,学者们卸下心理防线,然后R就会要求赞助学者的项目。因为多数学者都会为实验经费发愁。对于不同的国家,他们提供的经费也不同。1000~5000美元是巴基斯坦学者的价格,而韩国学者需要的多一些。
很多学者即使被收买了都不知道自己被收买了,而CIA也将这层关系保持在台面下,以免学者被吓跑。
CIA也承认,他们会把朝鲜,伊朗,利比亚,俄罗斯和中国学者放在重点关照的列表上。
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因为伊朗核计划一直不是很好,而学术会议就成为了伊朗学者逃往西方的地下通道。美国科学和国际安全研究所就承认,从布什总统时期开始,美国就为了拖延伊朗核计划而花了大量的资金。
由于美国人很难直接接触伊朗学者,所以CIA尽量将伊朗学者吸引至第三国进行接触。然后CIA会派出一个探员,表面身份是一个商人,赞助了会议50~200万美元,然后名下有一家科技公司。整个活动中,伊朗学者都不知道自己在和美国情报机构在交谈。知道少一点就会安全一点。
参加的会议的其他CIA探员还会把自己伪装成学生、技术顾问或者参展商,然后他们的任务就是把保镖从伊朗学者身边引开。比如有一次,一名伪装成厨房工作人员的探员就在伊朗学者保镖的食物中下毒,让保镖上吐下泻,而很多人仅仅是认为这个伊朗人水土不服。
然后探员就会抓紧机会和伊朗学者接洽,并且将之前收集的很多关于学者的私人信息透露出来,让伊朗学者感觉自己无法拒绝。一旦伊朗学者同意叛逃,美国探员就会立刻着手安排将学者的家人也接走。有一次,一名伊朗学者甚至要求CIA把他的情妇也一起接走。
媒体采访到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古托斯基(Timothy Gutowski),他就承认有一个在大学实验室里工作的年轻人曾经在伊朗做过离心机方面的工作。
报道称,在伊朗协议签订后,此类叛逃学者征募工作就不再紧迫了。不过最近新总统特朗普有意废除该协议,这让大家认为可能又要开始收买伊朗学者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骁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48“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7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2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6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