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蒙:“只要你们过了江,解放了全中国,就给我报了仇!”
太湖县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朱宋氏,带着儿子宋喜一块参加了渡江作战,而且开的是突击船。渡江船队有老人也有孩子,靖江里下河仇湖区王凤英十六岁,看着船工和解放军训练非常眼馋,想去参加支前船工队,不但她的哥哥反对连区干部也嫌她年纪小。
她干脆找到29军军部,见到一位首长便向他提出要参加渡江船队。
部队首长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她,有点担心地问:“船若是被打坏,漏水了,怎么办?”王凤英回答。“这不怕,有办法,用棉花包裹着木塞子堵住洞就是嘛。”
4月21日晚十点,王凤英接到命令出发,连忙扯满篷,掌稳舵,摇起橹来直指江南。王凤英将第一梯队战士送到南岸后,又往返送部队渡江。第二天夜半,王凤英领着船队顶风破浪返回江北。突然,从上游窜来一艘国民党军舰,朝王凤英的船直撞过来。王凤英把舵一歪,带着船队机智地避开敌舰。随后,又有四艘敌舰猛扑过来,把船队拦腰撞散,王凤英的船陷入了敌人的包围。王凤英沉着地和敌人周旋,敌舰怎么也咬不住她这条小船,反被她甩到了后面。最终王凤英带领船队安全返航。
特等女英雄韩大奶奶,49岁,自报参加第一线突击强渡,在十七、八里的江面上(涨潮),从当晚7点钟开船,一夜送了三趟。最后一趟船到浅滩不能行动,她首先带头下水,推了三里多路,完成任务;一等功臣女船工梅老二,亲身掌舵一夜间渡了五次;支援11军32师94团渡江的姚大嫂,被炮弹气浪掀到江中。她爬上船,继续摇橹,鼓励战士们,“同志们,快上岸消火敌人啊!”
女船工以她们的英勇无畏、吃苦耐劳,加上绝顶的智慧,打破了封建思想对妇女的偏见,也赢得了自身的解放。
英雄不是天生的,普通老百姓面对枪林弹雨害怕是正常不过的心理。抵近南岸时,敌人向登陆船射击,尤其是出现伤亡的时候,有的船工听到枪响,见有了伤亡,就放下橹。这时干部和党员跑到船工前边,以身子遮住他,告诉船工, “不要紧,你尽管划,打不着我就打不着你。要打,先打着我!”
船工受过练兵中的教育,渡江受战士们不怕牺牲的行为的感染,更加坚定勇敢起来。
渡江战役结束后,地方政府和部队对为渡江做出贡献的船工进行奖励。张孝华荣立一等功,被授予“渡江支前模范”,他驾驶的船被评为“渡江第一船”,后被军事博物馆收藏。
苏北船工段祥富一家6口带船支前,连续8昼夜往返于长江两岸。战役结束,段祥富荣立一等功,他母亲荣立三等功;严声甫同志被评为特等功臣;年仅十六岁的王凤英被记了一个特等功,颁发了奖状、奖章和一幅大红锦旗,旗上有“渡江英雄王凤英”七个大字;授予王永才特等船工英雄称号。
立功船工合影
我军针对渡江战役牺牲船工、负伤船工及战斗中损坏船具,规定:
凡支援渡江船工死亡者,均认为是革命烈士,其直系亲属为烈属,并享受烈属待遇。对死亡遗体均以棺木殁葬。若全家依靠此船生活,船只毁坏船主牺牲,按原船赔偿,并发给一至三月的生活补助费。全家依靠死者出雇而生活者,其家属除发给三月的生活费外,并由当地政府予以经常照顾,家庭不全依靠牺牲者,船只无大损失,按具体情况发给救济粮。牺牲之员工发给船管处与专署联合署名之烈属证。并由政府组织群众进行公祭,缅怀烈士。
针对渡江战役船工负伤、因伤致残的情况,规定:
所有部队机关对所服务之支前伤病人员、民工、船工,送至各野战医院或地方卫生机关,免费急救治疗。治疗期间其医药、饮食、护理等,与部队机关人员同等待遇。残废支前干部、民工、船工,应即发给证明文件以及足够之旅费,护送回籍,并通知当地政府,按优待荣军条例优待,给予日常生活上必要之照顾。
张孝华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任某单位仓库保管员兼食堂采买,老人自述“公家的一根木头都放在心上”,年年获得单位先进工作者,在64岁上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凤英同志晚年回忆自己渡江支前,说:“那时,比我贡献大得多的船工功臣模范是不少的,和我年纪差不多的船家女儿在各个渡口都有。我尽心竭力做了这么一点应该做的事情,获得了党和人民给予的这么大的荣誉。”
江苏宝应县十九岁的颜红英父女三人共同参加渡江战役,1999年吴江发大水,颜红英老人上大堤将干净的毛巾一条条拿给前来抗洪的解放军战士,仿佛又回到自己支援大军渡江的青春岁月……
为渡江部队掌舵的是颜红英父亲,摇橹的是颜红英,她妹妹在船舱。
本文所述的渡江英雄船工不足当年渡江英雄船工的万一。正如《苏北地区三年来支前工作简述》提到的:
“人民政治觉悟空前提高,中国广大农民,在反动统治者的眼睛里,是一个驯服的羔羊,一经与马列主义真理接触之后,政治上就开始觉醒了……他们清醒的认识到, 人民解放军是为了保护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是为了他们自己,支援前线也就为了他们自卫,农民能不能获得最后解放,完全依靠这次战争来决定。因此他们再也不是羔羊,而变成猛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打仗总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遗憾:没能看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
2021-04-04 08:3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这件国宝级器物,证明三星堆人是“龙的传人”!
2021-03-24 08:49 -
仅剩7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蔡丽华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耻,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观学院 -
登上《国家宝藏》的王贞仪,是当时“才女”无奈的缩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组部部长: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62天,收到20550条留言
2020-12-13 10:24
相关推荐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109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评论 120“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304“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105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
“拉群门”后,“万斯等人建议将他扫地出门”
-
特朗普:普京的话让我很生气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涨价,这样他们就会买美国车了”
-
“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
“牢记二战日军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长又被喷了
-
上个任期自己签的协议,特朗普可能也不认了
-
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
美防长秘密文件曝光,又冲中国来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