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线黎巴嫩学者豪尔尼·阿布法戴尔:一旦巴勒斯坦被消灭,黎巴嫩就会是下一个目标
最后更新: 2024-09-24 10:25:4739人死亡、约3000人受伤,这是此次黎巴嫩大规模传呼机爆炸以来的伤亡人数。
而且,这个数字还一直在增加。
就在这次事件之后,以色列再次“先发制人”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袭击,不到40分钟的时间内,黎南部多地遭到50多轮空袭。仅仅在针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空袭中,就造成了38人丧生。
处于战火中的黎巴嫩情况到底如何?当地民众在此次袭击中,都遭遇了哪些痛苦?袭击发生后,观察者网紧急连线目前正在黎巴嫩的政治学者豪尔尼·阿布法戴尔,请他向我们讲述黎巴嫩正在遭遇的一切。
【对话/观察者网 凯莉,翻译/ 薛凯桓,校对/郭涵】
观察者网:自黎巴嫩发生大规模电子通讯设备爆炸事件以来,中东地区的人道主义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您来自黎巴嫩,能否简单介绍下自己?
豪尔尼·阿布法戴尔:我出生于1996年,那一年,黎巴嫩边境附近的一个村庄发生了大屠杀。我父亲曾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战区工作,目睹了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实施的所有恐怖主义行径。
现在的我是一名政治学者,拥有瑞典隆德大学硕士学位,专注于全球南方政治、去殖民化和后殖民研究、身份认同和本体论安全、青年参与公民社会等课题。此外,我还是一个名为“变革倡议”的全球运动的成员,也是青年团体“创意领导力”的成员。
我曾在2017年发表过一篇关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实施酷刑的文章,我现在希望能再次重写这篇文章,让人们看到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和现在的黎巴嫩人实施酷刑的新方法和新版本。
观察者网:您现在人在黎巴嫩吗?安全吗?
豪尔尼·阿布法戴尔:别担心,我现在就在黎巴嫩,但距离爆炸事件中心比较远,住在需要30分钟车程的一个叫“罗曼纳”的小镇上。最近两天炸弹事件的受害地区基本上都是由真主党控制。
真主党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一个抵抗以色列的组织。在1975年至1990年的黎巴嫩内战期间,巴勒斯坦人承担了与以色列作战的主要角色,因为巴勒斯坦人与黎巴嫩政府和贾迈勒·阿卜杜勒·阿塞尔领导的埃及政府之间有一项条约,允许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领土上与以色列作战。从1975年开始,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人开始与马龙派基督徒作战。直到1982年,巴勒斯坦人被打败,以色列正是在那一年入侵了黎巴嫩。
当地时间9月20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遭到以军空袭澎湃影像
当以色列的入侵被挫败后,他们任命了一名傀儡担任黎巴嫩总统。这导致黎巴嫩政府成立伊始就遭到抵制,抵抗势力之一就是该国的什叶派群体。当时的黎巴嫩本质上是一个宗派政府与“协和政府”,而不是民主联邦政府。他们将权力划分给各个宗教派别,总统必须是天主教徒,总理必须是逊尼派穆斯林,议长必须是什叶派穆斯林。而什叶派穆斯林之一,黎巴嫩议会现任议长纳比·贝里(Nabih Barri)是第一批站出来反抗的人之一。
20世纪80年代,在黎巴嫩真主党出现之前,它被称为“阿迈勒运动”(Amal Movement)。80年代的黎巴嫩什叶派运动间仍存在分歧。因此,一些人在伊朗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之后成立了名为真主党的组织,每个人都知道真主党与伊朗是“革命盟友”,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否认。
上世纪80年代的黎巴嫩出现了许多新的政治组织,而真主党发端于黎巴嫩南部,这表明,从1982年到2000年,他们一直在抵抗以色列和其他侵略势力。另外,还有一些黎巴嫩人与以色列并肩作战,他们被称为“南黎巴嫩军”,领导人的名字叫安托万·拉哈德。拉哈德和“南黎巴嫩军”后来被击败,逃窜回了以色列,大家都知道现在他为以色列服务。2000年5月25日,真主党从以色列手中解放了南黎巴嫩,这一天一直被人们铭记,成为了黎巴嫩每年的公共休假日。
不久之后,在2006年,以色列再度入侵黎巴嫩。当时我人在加拿大和美国,没有机会亲眼目睹那场战争,但我设法打听到了许多有关情况和消息,并做了相关的研究。许多人认为,以色列没有被打败,他们只是撤军了,然而很明显的是,以色列就是被打败了。
2006年的那次战败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2006年7月到9月,战争持续了两个月,以色列战败后,他们的国防部长也黯然下台。他们不得不这样做,甚至有学者说这是以色列历史上的一大耻辱。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色列和西方因失败而被迫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模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寡不敌众。
在我看来,真主党是唯一一支在1982年至2000年和2006年7月的战争中阻止以色列占领黎巴嫩的抵抗力量。真主党在这场战争中获胜,以色列尝到了其从未有过的失败滋味。这次的炸弹事件是他们复仇行动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真主党,黎巴嫩将成为下一波难民潮的发源地。
黎巴嫩和叙利亚过去都十分畏惧以色列,但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至少在2006年之后、2023年10月7日之前都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历史会无条件地重演。我希望讲述这些历史有助于了解这次袭击事件的背景。
观察者网:在我们开始讨论新问题之前,我能否简要地理解为,黎巴嫩历史上曾两次遭到以色列入侵,但以色列都被赶走了?
豪尔尼·阿布法戴尔:是的,他们确实两度入侵。补充一下,1978年联合国曾通过一项决议,作为回应利塔尼河那个地方的冲突(1978年3月,以色列发起代号“利塔尼行动”的军事行动,入侵黎巴嫩南部直至利塔尼河。以色列后来辩护称,这是为了报复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在特拉维夫附近发动的沿海公路袭击事件——观察者网注),在那里建立了停火缓冲区,并派驻来自世界各地的联合国观察员。他们留在黎巴嫩和以色列的边界,作为“和平建设者”。
自1978年至今,已有数千名联合国观察员在那里担任“和平建设者”。不幸的是,在持续上演的冲突中,部分观察员已经遇害。我不知道准确的数字,但这些事情确实发生了。他们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在两国之间建立和平。
观察者网:您是否得知了近期驻黎巴嫩中国维和部队遭袭一事?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但袭击事件距离营地非常近,只有700米。
豪尔尼·阿布法戴尔:是的,没错。而且中国大使馆也非常接近事发地。
观察者网:您是否认为这只是一场意外?
豪尔尼·阿布法戴尔:不,这怎么可能是意外?这就是故意的。这就是正在眼前发生的,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见证的纯粹的网络恐怖主义袭击事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捷克总统:乌克兰是时候面对现实了
2024-09-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王毅会见黎巴嫩外长:中国坚定支持黎方维护主权安全民族尊严
2024-09-24 10:01 中国外交 -
特朗普:如果你们这样做,我就征收200%关税
2024-09-24 09:53 美国大选 -
王毅: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打破地缘政治小圈子,超越冲突对抗小集团
2024-09-24 09:30 中国外交 -
“巴西近期或宣布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2024-09-24 09:24 -
涉华问题,荷兰大臣在美最新表态
2024-09-24 09:03 -
日本抗议俄军机三度“侵犯”领空,首次发射热焰弹警告
2024-09-24 08:41 日本 -
王毅:日方应当冷静理性看待,避免政治化和扩大化
2024-09-24 07:26 中日关系 -
黎以冲突升级,美军正向中东增派部队
2024-09-24 06:42 -
以军发动2006年来最猛烈空袭,致黎巴嫩492死1645伤
2024-09-24 06:37 -
刘建超考察宝马集团柏林摩托车厂
2024-09-23 23:37 产业万象 -
“美国正在努力…”“咋努力?以色列又不听你的”
2024-09-23 23:14 巴以恩仇录 -
连前CIA局长都这么说:毫无疑问这是恐怖主义
2024-09-23 23:08 -
-
特朗普遇刺调查新进展:嫌疑人作案信曝光
2024-09-23 22:18 特朗普 -
“必须考虑欧洲的新组织形式”
2024-09-23 22:16 -
叙利亚总统授权贾拉利组建新政府
2024-09-23 22:02 叙利亚内战 -
美日印澳开会,矛头直指中国,“拜登扔出几个胡萝卜”
2024-09-23 21:36 观察者头条 -
中日双方同意保持沟通,避免偶发个案影响两国关系
2024-09-23 20:53 中日关系 -
英媒曝:伦敦平均每小时报告一起强奸案
2024-09-23 20:53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