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小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英国会不会有一丝丝后悔?
最后更新: 2021-01-16 11:31:02导读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至今,事态发展愈来愈荒腔走板。
2020年12月30日,欧盟与中国“压哨”谈妥中欧全面投资协议。同时,欧盟与英国的脱欧协议也终于靴子落地。
原本对美国新政府抱有极大期望的欧洲,为何不顾拜登团队的隔洋喊话,坚决同中国达成协议?
当然,这也绝非代表欧盟放弃欧美同盟,他们仍在另一层面谋划未来的“合作”。世界局势仍充满不确定性。
对此,观察者网采访了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原副代表、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华北电力大学客座教授周小明先生。以下为采访全文。
【采访、整理/观察者网 朱敏洁】
观察者网:中欧双边投资协议,原本外界对其在年内谈成的期望不大,甚至在12月30日的前几天,还有外电陆续传出谈判停滞、美国从中作梗等消息,所以您能否介绍一下此前中欧双方谈判的进展以及主要问题在哪里?最终能够达成协议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关键问题取得质的突破?未来落实前景如何?
周小明:外媒称,中欧投资协议谈判达成协议,是因为北京想在拜登上台以前结束谈判。其实,中欧双方都有在2021年前结束谈判的动机。对中国来说,在拜登入主白宫前同欧盟结束谈判,意味着对美国下先手棋。拜登政府正在策划对华包围圈。中国先发制人,利用白宫权力交接前的窗口期,加速谈判,抢先同欧盟经济捆绑,打乱了美国的阵脚。这是继RCEP后,中国向美国对华包围圈发起的又一次突围行动。
同样,欧盟也有早日达成协议的强大动力。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缔结,使欧盟在中国市场与美国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盟深知有必要迎头赶上,缔结投资协议能给欧盟在中国市场抢得先机的难得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另外,中欧投资协议可以成为欧盟同美国谈判的筹码,帮助欧盟赢得对己有利的结果。
德国是2020年下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它把完成中欧投资协议谈判看作是任内的优先事项,决意完成中欧关系中的一大跨越,给后人留下一笔重要遗产。
根据欧盟的预测,今后十年,欧盟85%的增长要靠区域外。而中国则是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协议中,中方的承诺大大高于此前宣布的措施,也高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的规定。中国承诺向欧盟开放制造业、金融房地产、建筑、卫生、电信、商业等领域,还对欧盟的其它核心诉求,如补贴透明性、国有企业及争端解决机制,也作出了最大诚意的回应。中欧投资协议因而被一些外媒称之为“中国与第三国缔结的最雄心勃勃的协议。”这些原因让谈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投资协议需要得到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批准后才能生效,期间或将受到欧盟内部和美国的干扰。事实上,早在投资协议谈判结束前,美国和欧洲就已出现一些噪音。英国《金融时报》社论呼吁布鲁塞尔不要仓促行事,在拜登上任前达成协议;《彭博社》评论员文章则抨击欧盟同中国达成这一协议是因小失大,可能危及美欧最大的战略目标,也就是组成一个能迫使中国接受基于自由和规则的西方联合阵线。拜登阵营也公开向欧盟施压,要求欧盟按下谈判暂停键。
可以预料,在协议批准过程中,美国会起劲使绊子;一些欧盟议员也会以所谓中国的“人权”和“劳工权益”为由,阻扰协议的通过。但是,除了美国以外,协议对各方都有好处,其魅力和诱惑,估计欧盟抵挡不住。中欧投资协议于2022年生效,应该是个大概率事件。
回看过去,中欧投资协议谈判从2014年1月启动,历经七年之久,先后进行37轮。欧盟一直同中国纠缠市场准入的“对等”问题。即便投资协议谈判结束后,欧盟还有人宣称中国让步不够,中欧没有实现真正的对等。其实,“对等”是相对的。在能源领域,法国电力公司30多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在华有多座合资核电站,欧盟能不能同样地对中国核电企业张开双臂呢?在医药领域,欧盟药企在中国广阔的市场驰骋多年,但中成药近十年来在欧盟一直被禁售,这又当何论?
再者,同一领域内,不同经济体的现实市场和市场潜力有很大差别,中国的市场规模在很多领域已远远大于欧盟。在考量“对等”时,是不是需要考虑市场规模,从而进行加权计算呢?
市场同技术、资本、自然资源和知识产权一样,是重要资源,是有价值的。在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市场准入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用来换取发达国家优惠条件的筹码,所以才有了发展中国家独享的“不同且有差别的待遇”。美国政府对TikTok等中国企业的的打击,从本质上来说,是不让中国公司占据美国市场。近年来,欧盟对谷歌进行反垄断处罚,累计金额超过90亿美元。去年12月,欧盟公布《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英国也以反恐为名,去年11月底批准了对脸书、谷歌等每个科技公司的监管计划。诸如此类举措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迫使美国的大型网络平台为本地企业让出市场。
对中国来说,本国市场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应该保护好、使用好。郑永年教授最近就提出,中国有必要把自己在世界上的市场份额转化为规则制定权。
其实,欧盟的诉求远不止“对等”和“公平竞争”。不久前,欧盟起草了一份关于欧美应对全球变局的新议程,提出欧盟要与美国结盟,共同对付中国崛起所造成的的威胁。这份文件还建议2021年上半年召开欧美峰会,正式启动新的跨大西洋合作。过去四年,特朗普大搞“美国优先”,不带欧盟玩,有时还揍它一顿,欧盟是很失落的。拜登在美国大选中胜出,欧盟政界和媒体欢呼雀跃。尽管欧美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利益冲突,但欧盟认为,在应对中国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方面,欧美是感同身受的。因此,美国大选一明朗,德法外长就在媒体发文,热切期盼拜登推动欧美实施“跨大西洋新交易”, 共同应对“中国日益增强的自信”。
欧盟的“新议程”提出成立欧美贸易和科技理事会,加强欧美在投资审查、技术知识产权、强制性技术转让和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合作,建议欧美以跨大西洋技术同盟作为治理机构,与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成立广泛同盟。欧盟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得以实现欧美主导全球技术使用和监管的目标。此外,还包括欧美共同领导世贸组织改革。显然,欧盟的真正目标是,重塑欧美在国际舞台的领导地位,实现“欧美共治”,共同主宰世界。
观察者网:与此同时,英欧协议谈判最终踩线完,这次为何能达成妥协?去年10月,英国议会下议院通过《内部市场法案》,让英欧谈判雪上加霜,协议初步完成后,这个法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另一方面,脱欧以后,英国以“全球化英国”作为战略目标,去年底陆续和20余个国家签署贸易协议,不过与中美等主要经济体的谈判未见推进。那么,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成的背景下,英国的这幅全球化蓝图,前景如何?
周小明:英国从去年1月31日就同欧盟正式分手,但根据过渡期安排,仍然享受此前的优惠。近一年英欧谈的是“未来关系”,也就是今后怎么过日子。英国与欧盟在圣诞节的前一天达成了协议,实现了“软脱欧”。但英伦三岛没有多少人拿出香槟酒庆贺英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因为大半英国人根本是反对脱欧的,“软脱欧”也无法医治他们心头的伤痛,非常无可奈何。工商界也只是松了一口气,英国避免了最糟糕的结果—没有协议的脱欧。这种被称为“硬脱欧”的分手将造成英国经济混乱,打乱货物和医药供应,对处于300多年来最糟糕状况的英国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协议谈成后,英国拿回掌控权,重新获得立法权和司法权,不用再听布鲁塞尔的吆喝,也得以自行决定欧盟哪些人可以进入英国,终结了欧盟人员自由流入英国的做法。六年前我在英国工作时,曾看到一篇报道,称有近百万波兰人在英国打工,伦敦一城就有超过50万的法国人。因此,不少英国人认为,外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成为英国脱欧的动因之一。
但英国也将为“主权”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据英国的政府经济预测机构估算,同继续留在欧盟相比,软脱欧也会给英国造成4%的经济损失,让英国更穷。虽然协议规定,英欧间货物流动享受零关税和零配额,远远优于世贸组织成员间的待遇,但是英国离开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区,意味着英国公司成本上升,消费者价格上涨。举个例子,每天有几千辆满载货物的卡车经过英国南部港口多佛来往于英法之间,脱欧前,英法互不设立海关,货车进出畅通无阻;今年开始设海关,从欧盟进出口都要申报,只要过关手续延误两分钟,多佛就会排起十多公里长的车队,部件未能及时送达,导致企业停滞。据英国财政收入部门测算,仅进出口申报,英国公司就需花费100亿美元,此外像专业资格和产品标准的互认、 金融业的相互准入等问题,这回都没来得及谈。
欧盟是英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年出口额约4000亿美元,占英国全球出口的43%:从欧盟的进口则占英国全部进口的一半以上。由于利益关系,虽然英方立场有时显得很强硬,但为了达成协议,最终不得不作出让步。
按照协议,北爱尔兰实际上将继续留在欧盟单一市场,成为英国的“特区”。《内部市场法案》的实施将导致在北爱尔兰与爱尔兰之间设立关卡。因此,它违反了英欧此前达成的协议,遭到欧盟强烈反对,拜登也对英国施压,英国最后的选择属于无奈之举。实际上,当英欧未来关系协议还在谈时,英国已经有人担心,协议可能推动北爱尔兰同爱尔兰在经济上无缝链接,促使经济文化高度融合,最终形成联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中方允许滞留在港口的部分澳大利亚煤炭清关? 外交部回应
2021-01-16 08:38 中国外交 -
官方公布孙杨禁赛判决撤销原因:仲裁员存在歧视
2021-01-16 08:06 观察者头条 -
美国新增确诊25.6万例、死亡4176例
2021-01-16 07:41 美国一梦 -
世卫:可能永远不会发现零号病例
2021-01-16 07: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蓬佩奥事件”发酵,“美国之音”记者要求领导辞职
2021-01-15 23:15 美国一梦 -
“国会山沦陷时,他感觉自己被背叛了”
2021-01-15 23:11 美国一梦 -
美国男子用美国国旗打美国警察,被捕
2021-01-15 22:07 美国一梦 -
澳大利亚的“双标”,被本国专家扒得干干净净
2021-01-15 21:42 -
荷兰政府内阁宣布集体辞职
2021-01-15 21:42 -
巴西发现新型变异新冠病毒
2021-01-15 20: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罗斯启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程序
2021-01-15 20:19 -
拜登开启“核动力”刺激,公布1.9万亿美元救援计划
2021-01-15 19:12 美国政治 -
那天,FBI恐怖分子监控名单上数十人都去了
2021-01-15 18:49 美国一梦 -
都快走了,他还想着对国会“使坏”
2021-01-15 18:31 特朗普 -
法智库做“白日梦”:一边限制技术转让,一边和中国做生意
2021-01-15 18:13 中美关系 -
芝加哥遇害中国博士追悼会:父母已抵美,诺奖得主中文致哀
2021-01-15 17:47 美国枪击案 -
苹果要花1亿美元帮助消除种族主义
2021-01-15 17:30 大公司 -
美政府炒“脱钩”,坑了在华欧企
2021-01-15 17:20 大公司 -
印尼6.2级地震已致34人死亡,当局警告或发生强烈余震
2021-01-15 17:19 地震 -
通伦当选老挝人革党总书记 习近平致电祝贺
2021-01-15 16:53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76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02“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79“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8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4最新闻 Hot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叶刘淑仪:夏宝龙讲话是在提醒香港企业家勿“利字当头”
-
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适配墙体颜色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