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波:在这篇“前所未有”的宣言里,我看到了一个前途黯淡的北约
编者按:北约对中国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向?7月10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北约峰会上发布了一份宣言,称中国是所谓俄乌冲突的“决定性推动者”,指责中国“持续挑战北约利益、安全、价值观”,并称“北约正增强集体意识和准备状态,防范中方分化北约的胁迫策略与行动”。
北约秘书长称,为应对中国构成的严峻安全挑战,北约须加大同印太国家接触,计划本周同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共同启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虚假信息和威慑中国相关项目,支持盟国同亚太伙伴举行更多海上演习。
宣言内容一出,随即引发各方强烈关注。有媒体指出,北约峰会此前声明对华措辞相对温和,但此次声明首次对中国发出了“直接警告”,堪称北约对华态度的重大转变。
是什么造成北约如此巨大的反应和对中国态度的转变?主要由欧洲国家构成的北约为何会积极插手亚太军事事务?针对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所起作用的歪曲和污蔑,背后是西方怎样的心态?针对以上问题,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读。
北约各成员国首脑在华盛顿峰会上合影
观察者网:周波老师您好。近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北约成立75周年峰会上,北约表现出对中国前所未有的“攻击性”,在峰会宣言中指责中国是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您认为是什么导致了北约对中国态度这样的变化?所谓“决定性支持者”的荒诞性具体表现在哪里?
周波:北约对中国的这一指责,从程度上看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和北约军事上的交往始于亚丁湾护航行动,2009年北约编队司令史蒂夫·奇克准将同我们的编队司令王志国少将在海上进行了会面,中国和北约在2010年6月开始第一次对话,从此之后双方就开始了定期的互访,在亚丁湾护航期间,中国和北约之间甚至进行过联合军事演习。虽然双方曾经因为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产生过很大的矛盾,且中国对于北约作为“冷战遗留产物”的基本态度也没有发生改变,但2009年后双方的关系还是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
当时北约眼中,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威胁”,所以他们和中国发展关系的愿望是很迫切的,双方代表团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都有接触,我们的香山论坛也邀请过北约副秘书长来参加,论坛期间她还接受了CGTN的采访,高度评价双方关系。这也足见中国在处理与北约关系上的心胸。
现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北约对中国的“调门”一天比一天升高,最大的原因是源自美国把中国定位为首要竞争对手之后,北约就必须追随美国的指挥棒转向。于是我们就看到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越来越不负责任的言辞。
举一个例子,他说“北约没有来亚太,但中国反倒来北约的‘后院’”——确实,虽然零星有一些北约成员国的军舰来到南海活动,我们不视之为以北约的名义,中国确实也途经过波罗地海去俄罗斯参加联合演习。然而,中国军舰有权利出现在任何国际公海上,中国途经这里去俄罗斯演习并不能视之为进入你的“后院”,难道俄罗斯的家门口也是北约的后院吗?这样的逻辑非常荒唐。
北约对于中国的指责反映出北约对俄乌冲突僵持不下越来越焦虑。自去年6月份北约全力支持的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大反攻”失败之后,双方的战场陷入了一种胶着的状态。没有人知道战争会持续多久,即使停战大概率也会是朝鲜半岛那样的停战状态,很难有一个彻底的终结。而相比之下乌克兰的国力和人力都比俄罗斯更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在北约华盛顿峰会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出席新闻发布会IC Photo
于是,北约的焦虑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而在这期间,中方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中国一直和俄罗斯进行的都是正常的贸易,战争发生前是这样,发生后也是如此;但是西方已经变了:他们先是试图给中国施压,让中国选边站,但没有成功。然后就开始污蔑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这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去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说的,后来他又自己“打脸”——前不久他在接受BBC采访时又说中国并没有这么做。
中俄之间的正常民间贸易不会因为战争发生变化。至于那些所谓的“两用品”“两用技术”,当一个东西既可以视为军用,也可以视为民用时,你首先应该把它视为民用。我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曾经举了一个例子:汽油和柴油,一般人很难认为是军用品,但是你非说汽油或柴油加到军用卡车里就变成了军用品,这就是抬杠了。
西方的恼怒,表面上是所谓的“中国不愿意因为俄乌冲突而放弃同俄罗斯的正常贸易”,本质上是恼怒于战争僵持不下——战场越焦灼,西方的恼怒就愈发激烈。我注意到昨天我们的发言人对此的表态。他说道,俄罗斯进口武器零部件和两用物资超过60%来自美西方,被乌克兰摧毁的俄方装备95%的关键零部件也来自西方,俄制武器72%的西方零部件来自美国公司,不知美方对此作何解释?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的贸易也没有中断,对俄贸易去年高达1300多亿美元,占到俄罗斯外贸总量的18%。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也没有参与对俄制裁或者中断对俄贸易,所以美方的锅怎么样也甩不到中国头上。说得好!
观察者网:我们是否可以说北约的这种焦虑情绪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为了弥合自身日益加剧的分歧和困境?
周波: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北约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它的存在在我看来本身在今天的世界就具有极大的荒诞性。
从常识上来说,一群小国家为了应对一个比较大的威胁或者被侵略的风险,抱团形成军事联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北约是由世界上最发达的一群国家、包括三个核武器国家在内组成的如此庞大的军事组织。倘若是在冷战时期,面对华沙条约尚可以理解,但冷战结束后照理说北约的使命已经完成,也应该偃旗息鼓了。但是我们看到的反而是北约在冷战后不断地扩张,为什么?因为如此庞大的军事组织只有动起来,才能保持自己的活力。而军事联盟的本质是应对威胁,这个威胁可以是现实的威胁,也可以是假象的威胁,所以北约这样的军事联盟会像蚂蟥吸血一样依附所谓的威胁。苏联解体之前是北约最大的威胁,解体之后,谁最像苏联?当然是俄罗斯。
被导弹袭击的乌克兰基辅的一栋居民楼IC Photo
冷战结束后,西方世界就如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描述的那样不可一世,感觉天边地平线之内都是我们的自由世界,于是就开始了放心大胆的扩张。的确,很多前苏联以及周边国家害怕俄罗斯都希望加入北约,从这个意义上讲,北约倒是真的没有逼迫这些国家,但俄罗斯对自己的势力范围有着天然的敏感。尤其是乌克兰这样被俄罗斯认为是“同一民族”的国家,一旦加入北约成为敌人,把枪炮导弹对准俄罗斯,这是俄罗斯接受不了的,于是就造成了战争的爆发。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北约越受欢迎,欧洲越不安全。因为俄罗斯搬不走,欧洲的安全说到底就是北约如何与俄罗斯共存的问题。
观察者网:您刚才说到北约为了维持自身存在的意义,在冷战后依然把俄罗斯作为假想敌,从而激化了矛盾引发了俄乌冲突。那么这次把中国定性为“持续挑战北约利益、安全、价值观”的对手和威胁。是否也在把中国当作一个类似的“敌人”呢?
周波:还没有到那个程度。美国已经明确把中国定位为头号威胁,但是其他北约成员国和美国的想法不一定一致。美国希望能聚焦中国,但是由于两场战争的牵制,它目前做不到。而对于北约其他国家来说,一方面身处欧洲的他们和中国距离遥远,另一方面北约成员国中有23个是欧盟国家,和中国保持了正常的政治和经贸关系,这些国家并不愿意为了所谓美国的利益,牺牲自己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和其北约盟国也不是铁板一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脸书母公司:将解除特朗普账号的限制
2024-07-13 08:34 特朗普 -
“他当面向拜登传达民主党人呼声:必须退选”
2024-07-13 08:21 美国大选 -
拜登团队辩解:他已经口误40年了...
2024-07-13 07:51 美国大选 -
日本“食人菌”感染病例超1100例
2024-07-13 07:14 日本 -
监狱人满为患,英国宣布将提前释放部分囚犯
2024-07-13 07:00 不列颠 -
招揽中国车企建厂,意大利又想出一招
2024-07-12 23:10 -
这种三轮车,也被美国盯上了
2024-07-12 22:43 中美关系 -
中俄“海上联合-2024”联合演习兵力集结完毕
2024-07-12 22:09 中俄军演 -
开始了…“欧洲议会首次全体会议,他未被邀请”
2024-07-12 21:55 欧洲乱局 -
印度向英国发出警告:不要“拿枪指着我们脑袋”
2024-07-12 21:33 印度惊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联合声明
2024-07-12 21:32 中国外交 -
哈马斯提议:战后加沙由无党派人士组成的独立政府管理
2024-07-12 21:27 巴以恩仇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瓦努阿图共和国联合声明
2024-07-12 21:22 中国外交 -
一架俄客机试飞时在莫斯科州坠毁,3名机组人员遇难
2024-07-12 21:16 俄罗斯之声 -
俄罗斯回应了:拜登挺“亲俄”哦
2024-07-12 20:33 俄罗斯之声 -
普拉昌达被解除尼泊尔总理职务
2024-07-12 19:59 -
性侵未满16岁日本少女案一审,美军士兵拒不认罪
2024-07-12 18:56 日本 -
拜登迟到,意总理被拍到这一幕…
2024-07-12 18:38 美国一梦 -
中方宣布:对6家美国军工企业及5名高管采取反制措施
2024-07-12 18:14 中美关系 -
拜登竟如此威胁中国:我们的一些欧洲朋友将…
2024-07-12 17:39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2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17“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1“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0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