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八骏:政改方案被否决 香港经济往何处去?
关键字: 香港政改香港普选香港股市香港反对派内地游客占中香港政改方案最终以8人赞成,28人反对遭到否决。在此前香港特首梁振英曾透露,若政改被否决,短期内不会再就这方面提出新讨论,政府会将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及改善民生方面。
就在两派力量胶着之时,关于普选行政长官的正反两方面意见也都涉及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如果特区政府有关法案不获立法会通过,香港经济将受怎样影响?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先明白影响香港经济的主要因素。
还是让事实来说话。
6月2日以来恒指60分钟K线呈下跌态势
6月16日,香港立法会审议和表决特区政府普选行政长官法案前一天,香港股市急跌。
当天,一方面是本地政治形势出现变化。6月14日晚至6月15日,香港警方破获一个秘密制造爆炸品企图以武力阻止立法会通过普选行政长官的团伙,揭露一个名之曰“全国独立党”的组织。6月16日有关消息在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广为传播,令人忧虑立法会审议和表决普选行政长官法案的安全性。
当天,另一方面是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称,由于技术原因,原定今年下半年启动的“深港通”,将推迟至明年。
耐人寻味的是,拖累当天股市急挫的,不是政治形势,而是“深港通”延后消息。恒生指数下跌至4月8日宣布“深港通”以来之新低。
又一个胜于雄辩的事实是:2014年持续79天的“占中”行动对香港经济的打击,不如香港排斥内地游客的言行。
对香港经济的打击 来自港人对内地游客的排斥
“占中”行动实际发生的地点,偏离其计划者最初设计。本欲占领中环金融区,瘫痪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实际占领特区政府总部大楼周围,不仅没有影响金融中心运作,而且,即使在占领区也为有关公司的员工上下班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出入留出通道。所以,“占中”结束后,李嘉诚在长实集团的一个记者会上发表评论称,公道地说,受“占中”影响的不是大公司,而是小商铺。
与79天“占中”比,对香港经济冲击明显的是内地游客在今年初以来显著减少。这固然同人民币兑港元汇率下跌、兑其他一些货币(如欧元、日圆)汇率上升有一定关联,但主要原因是,香港本地反对派煽动一部分市民不断制造敌视内地游客的舆论和行动,而且,越演越烈。
香港四成零售额来自内地游客。2014年,尽管内地游客消费力减弱,但是入境人数仍维持双位数百分率增长。今年1月,内地游客人数增长放缓;春节前后内地游客减少,对香港零售业负面影响立竿见影。3月3日,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公布,香港零售业今年1月出现自2003年SARS以来最差境况,零售货值同比下降14.6%,除汽车及零件、电器、家具等3项外,其余类别都下跌。尤以奢侈品为甚,珠宝首饰、钟表和名贵礼物销货价值大跌21.4%,涵盖iPhone等智能手机的杂项耐用消费品更狂跌44.1%。
香港经济增长连续三年低于过去10年平均增幅
形成反差的是,由于“沪港通”在“占中”期间启动,香港股市保持升势。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的一则评论如此比较——因为内地游客减少,香港商铺租金下降;由于“沪港通”刺激,中环商业大楼空置率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下新低。该文的结论是:香港经济依赖内地。
香港作为小而高度开放经济体,难以抵御外部经济影响。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2015/2016财政年度预算案》中指出,2014年香港受全球经济所影响,表现未如理想,全年商品出口实际增长为1%,服务输出实际增长为0.5%,以致全年GDP实际增长只有2.3%,连续第三年低于过去10年平均每年3.9%的增幅。
2015年全球经济继续不稳定,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最近开始谈论世界经济下一次衰退。相比较,中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却依然是世界经济一个主要增长极。因此,“后政改”香港经济前路在于:尽快改善与内地居民关系,加快融入国家主体经济、尤其,率先融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新财政年度预算中警告:“长期的政治争拗,不单止阻碍政府施政,更加损害香港稳定、守法、高效的国际形象,甚至削弱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造成难以弥补的‘内伤’。”
政治争拗对香港经济造成深重摧残
“占中”作为单一事件对香港经济打击不算严重,但是,反对派持续制造政治争拗,已对香港经济造成深重摧残。
2003年七一游行,反对派喊出“反对廿三 还政于民”口号,要求2007年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全部议员都由普选产生。从此,一千一百平方公里面积和七百万人口的香港陷入关于政制发展的激烈斗争。
从2003年至2013年,香港GDP年均实际增长率逾4%,与新加坡同期年均逾6%实际增长率比,明显落后。
1997年,香港GDP相当于新加坡的177%。从2010年起,新加坡超过香港。2013年,香港GDP仅相当于新加坡的92%。按人均 GDP 计算,上世纪90年代初两地不相伯仲,约为24,000美元。2013年,新加坡人均 GDP 达55,190美元,香港则为38,120美元。
尤其,内地大城市快速追赶香港。
香港GDP在2010年被上海超越,在2011年被北京超越。按未来几年香港GDP年增长率约2%而内地中心城市年增长率逾7%推算,2017年前后,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GDP也将超越香港。2022年前后,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GDP有望和香港相当。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其GDP相当于内地加港澳的15.6%。2013年,这一比率降至2.9%。
从2003年以来,上海、深圳、天津、广州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除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而下降外,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同期,香港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无明显增加,以至2007年被上海港超越,2013年被深圳港超越。
从2006年开始,香港股市市值低于上海、深圳股市市值之总和。
放下政改争议 改善经济和民生 追回时间
5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立法会答问大会开场致辞中说:“政制发展引起的争拗,持续了一段时间,特区政府、立法会、政党,以至全社会都已经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时间。”他希望,如果普选方案被否决,香港社会在未来几年放下政改争拗,因为香港必须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上追回失去的时间。
香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向知识经济转型,但是,被政治斗争拖累而蹉跎。因此,“后政改”香港经济前路还在于:全力排除反对派干扰,加快实现向知识经济转型。
(本文写就于政改表决前夕,标题有修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45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26“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28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97“特朗普想联俄抗中,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论 219最新闻 Hot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
《卫报》为黎智英撑腰,邓炳强怒斥:误导、诽谤
-
白宫为何“喜欢”这座南美监狱?
-
“敏感时刻,中日韩走得更近了”
-
以防长:已打死新任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
-
“俄新任驻美大使下周前往华盛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