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宝:除了大声唱歌,如何治开长途车犯困?
关键字: 国庆国庆节长假自驾游自驾旅行长途旅行开车开长途车犯困开车犯困防瞌睡国庆又要开长途了……开出去还得开回来……想到就心累。
七天小长假,选择自驾游出行放松的家庭这两天大概一直处于“在路上”的状态。大多数男同胞们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自驾游虽然自在方便,但是长途驾车却并不容易。除非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业司机或车手,普通私家车司机面对几小时的长途车程多少有些发怵,暂且不谈人多车堵路难走,就算是通通畅畅连开几小时,也着实累得慌。
国庆又要开长途了……开出去还得开回来……想到就心累。
长途路上,保持开车不犯困的方法还是有不少的,比如据资深驾车人员透露,跟着车上音乐唱比纯粹听歌更提神,当然啦,就笔者个人经历来说,这招显然不是普遍适用的,考虑到广大驾车朋友们中五音不全群体,笔者觉得下面几条稍微靠谱些:
1、睡眠充足。
开长途车前务必保证充足睡眠,起码是前一天睡眠正常,精力充沛是开长途车的底线要求。另外,前一晚晚宿醉,早上即便醒过来也不建议驾车,保持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长途驾驶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迅猛的反应十分关键。长途驾车前熬夜,或疲惫工作后熬夜上路也都是万万不可哒,no zuo no die什么的要牢记。
关于补觉,如果开长途实在撑不住,打个盹好过坚持撑着开,但要选择安全的停车地点,注意车内通风保暖。另外补眠时间在15分钟为佳,超过15分钟就会进入深度睡眠后很难睡饱,容易头晕恶心,更加不适。小睡怡情,大睡还是找家客栈安营扎寨吧。
2、人员搭配。
自己上路的话,没得选择,准备好大量的现金(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加油站甚至超市以及事故用的拖车,都只能用现金结账)备上提神饮料,带好干粮,提前给车里备一些节奏轻快的歌曲(燃曲神曲主要还是看个人口味),严格遵守2个小时进一次休息区的准则,加油,撒尿,吃东西,喝水,跟隔壁车的大叔或者姑娘聊聊各自的目的地,总之得停会儿。
如果不是独自一人上路,那么副驾驶的作用至关重要。能聊天唱歌,能递食倒水,能让摸大腿……所以,带一个不是那种上车就睡觉的副驾驶吧。自己的媳妇或者别人的媳妇儿都行。想歪的都去面壁,有个异性在车里陪伴,一起欣赏沿途美景,一起聊聊人生理想,挺好的。实在不行,同性也行……想歪的继续面壁别回头。身边有人陪伴,才不会无聊犯困呐。果然旅途如人生呐,道理是一样一样哒。
3、能量补充。
不要饿着肚子开车,带足干粮,饿了就找休息区下来吃东西(别一边开车一边吃啊喂!),有研究表明开车两个小时和慢跑5000m的体力消耗是差不多的,因此会频繁感觉到肚子饿。饿了之后自然就会注意力下降导致犯困。当然也别吃得太饱,吃饱了脑部供血少,也容易犯困,因此少食多餐是最明智的办法,而且这样还不容易长胖哦。
4、温度调节。
相对偏低的温度,能够让人处于相对警醒的状态,如果车内过于暖和、舒适,则会增加睡意。长途驾车建议不要穿太多,不仅动作方便,而且保持略微寒意,可以让身体处于清醒模式。除了利用车内空调来调低温度(这点后面单说),打开车窗或者天窗,吹吹风也是降温提神的好办法,顺带发型也能更飘逸哦。
5、脸部调节。
嚼口香糖能够保持脸部肌肉运动,让身体处于”激活”状态,不少司机会选择这一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方式防瞌睡。不过选择口香糖也是有讲究的,建议嚼无糖口香糖,毕竟我们要爱护牙齿嘛,当然重点不是这个。为什么不能吃糖?因为糖分摄入之后,血糖会迅速飙升然后回落,立竿见影引起瞌睡,这个与饭后想睡觉同理。所以记得要选无糖、最好是清凉酸爽的口香糖,这样才会“根本停不下来”嘛。
类似地,湿纸巾、清凉油也是物美价廉的选择。当然啦,湿纸巾也要选“根本停不下来”同等效果的清凉款,薰衣草安神系列就算了。
6、生理调节。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憋尿开车。一边犹豫要不要撒尿和一边开车这种简单的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对话”很容易让司机开小差。开小差容易走神酿成事故,而且,万一肾憋坏了也不好不是,所以,一旦有了尿意,找就近的休息区撒尿再走。
另外,身体状况不好,且服用过药物,尤其是感冒药、芬必得、康泰克、扑热息痛、止痛片或者晕车药等含有镇定作用的药物,都不要摸方向盘了,很容易瞌睡。
7、驾驶技巧。
长时间驾车,腿脚都容易产生僵硬感,所以每隔15~30分钟,在确保安全行驶的前提下,轻微地调整下坐姿,座椅高度,座椅和踏板之间的距离,让腿部有个轻微的活动和姿态的变化。
多说一句,不管你是自动挡还是手动挡,千万别盘腿开车!套用本山大叔名句:你盘你也麻!那真的会让整个人都不听使唤,一旦遇到危险,只能像个偏瘫患者一样,无能为力。
8、空调设置。
这一点最为重要,所以放在最后详细说。千万不要长期放在内循环,空调内循环会让车厢内的乘员在30分钟内就感觉头晕恶心(缺氧反应),而定期切换到外循环至少能让司机以及成员保持1个小时左右的高度注意力。夏天开车请打开空调防止起雾,冬天开车关闭空调但不要时间太久温度太高,容易让人烦闷,可以每隔30~40公里开一分钟左右的窗户,换换车内空气。
简单说,无论空调是否开启都要不断调整空调内外循环,以保证车内供氧量,并保持车内温度舒适,并且定期为车内通风。觉得冬天开空调会起雾的亲,建议尽早检查下车的空调系统。
总之,排除骨骼奇绝,体能惊人,精力爆棚的特殊人士,没有谁能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连续开车超过两三个小时,基本上保持超过三小时的驾车状态,体力再好的人也会进入一个倦怠期,疲劳驾驶的危险不用多说,所以笔者并不建议连续驾车3小时以上。在有些国家,甚至强制要求驾车两小时后必须休息。
虽然我国目前尚未有强制休息这一措施,但是一般情况下,3个小时已经是私家车司机的连续驾驶的生理极限。所以无论车况路况如何,连续驾车2个小时进入休息区休息20分钟都是最为适宜的,下来吃点东西喝点水,去趟洗手间,顺带活动一下身体。不要指望长途开车500、600公里不做任何停靠休息,就算人扛得住,车一箱油也不够啊。(单人空载如果能跑800公里的普通5座小客车,如果满载5人,后备箱装满,续航里程会下降10%~20%左右)
长途驾车过程中,在保证自身安全和舒适的前提下,不要让自己的身体状态长时间处于一个没有变化的情况,很容易让身体松懈下来导致犯困。有时候长期高度集中注意力反而容易犯困也是一个道理,所以变换节奏的开车才是让人不犯困的重要办法。嚼点口香糖,备点湿纸巾擦擦脸,唱唱歌(仅限部分人士)什么的都是不错的选择。国庆返程的时候,试一下呗。
(本文综合整理自知乎社区毕磊、李滢浩、卢功机等网友回答)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