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木:红军长征的意义——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40周年
最后更新: 2020-05-28 18:05:19历史事件离我们愈是遥远,其中的性质便愈能清楚地展现。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这使当时处在危机中的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但后来的历史证明,长征的意义已远超出长征事件本身,它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并引导着它的方向。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寻找真理的加速器
困难是政党前进最稳固和最靠得住的阶梯。真理往往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的,困难是寻找真理的加速器,困难越大,人们离真理就越近。艰苦卓绝的长征使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接近、检验和接受真理。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他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1]为什么说这么多“那样”?因为革命的道理不是陈独秀们说的和做的那个样子。会议作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决定,而促成大家接受这个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决定的直接因素就是从1927年的血泊中学到和找到的经验。
秋收起义,毛泽东把队伍拉上了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65年毛泽东在重上井冈山的路上告诉身边的同志:“战争时期,检验路线的正确不正确,比较容易,王明说自己的路线正确,根据地是整片整片失去嘛!张国焘说自己路线正确,八万人过了两次草地,大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和平时期检验路线的正确不正确,要难得多。”[2]和平时期不容易找到真理。因为没有残酷的环境,检验真理比较慢,相反战争时期就比较容易找到真理。残酷的斗争环境犹如高速离心机,迅速将错误认识和观念不经过度就被抛弃而将正确的东西保留下来。
真理往往最终是用鲜血洗出来而不仅仅是从书斋中读出来的。1934年11月湘江之战失败后,红军主力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过半,近2个人中就有1人牺牲。生死之地有真理。在生死面前,人最容易摆脱不切实际的哲学思辩。在一次次,特别获得湘江之战的失败的惨痛教训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了对共产国际洋教条的迷信,从中国本土寻找力量,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
1964年3月24日,毛泽东在与薄一波等同志谈到《毛泽东选集》时说:“这是血的著作。”[3]血的著作,也是在血泊中找到的真理。最残酷的革命实践让中国共产党以最快速度接近并找到真理。
多数红军战士就是用这样的武器浴血奋战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仅有山炮、迫击炮38门
二、长征检验出一种正确思想:毛泽东思想
我们党说正是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但确切地说,当时遵义会议上党只是找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与毛泽东思想还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是带有个人特点并为部分同志认同的思想,后者则是全党公认并作为指导全党的具有纲领意义的思想。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即使是在遵义会议上选择了毛泽东同志,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方针还需要通过新的实践再检验——这是符合毛泽东思想的稳妥做法。最终,正是长征的胜利帮助中国共产党在最残酷的环境中从各种思想——比如王明、张国焘等——中筛选并确定出可以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毛泽东思想。
湘江失败后,为了纠正“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解除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议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但是,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与全党一致公认的毛泽东思想还是有距离的。而迅速拉近并消除这个认识距离的最有力的实践就是长征。
长征初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王明、李德等尽管失去了领导地位,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在观望新的领导集体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实践结果。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强行渡过大渡河、占领泸定桥,这使红军摆脱了蒋介石的包围,避免了重蹈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危境——这反证了王明、李德路线的错误和毛泽东路线的正确。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在四川懋功与红军四方面军会师,这时中共中央内部关于长征路线出现分歧。其主要表现在南北两个大方向,具体说三个方位,一是南下川北,这是张国焘提出的方案,当时张国焘在党内还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强的实力,其认识观念还有很大的影响。其二是北上陕甘,这是毛泽东提出的方案;还有一个就是张国焘作为妥协而提出的北进新疆的方案。长征是应该往川康走,往陕北走,还是往西北走?“张国焘自恃枪多势众,个人野心膨胀,公然向党争权,还企图挟党中央南下。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党中央毅然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单独北上,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4]北上陕甘路线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张国焘的路线给中国革命再次带来了惨痛损失。历史最终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是正确的。
- 原标题:红军长征的意义——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40周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重建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叙事,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遥望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与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关系 -
“官僚主义式”政治留下的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为什么施政严猛?雍正自己这样解释
2020-03-02 07:27 -
对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优势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国粉丝送礼物的韩国军队,曾被志愿军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历史的”眼光与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没有战争,西方怎能“脱胎换骨”?
2020-01-10 07:53 -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盛唐风华?
2020-01-01 08:44 -
古装剧里“刘海儿”泛滥,历史上到底什么样
2019-12-20 07:46 -
薛绍墓找到了,你还记得昆仑奴的梗吗?
2019-12-19 08:03 -
历朝历代都禁酒,想要畅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队罪行新史料首次公开
2019-12-13 20:55 国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台湾,“统左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19-12-11 07:16 台湾 -
日本二战航母“赤城”“加贺”号残骸被确认
2019-10-22 10:27 -
4K修复版《开国大典》10月18日全国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国电影 -
反击“中国人种西来说”,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关于这支军队的史料甚少,但英雄与牺牲的故事动人心魄
2019-09-24 10:50
相关推荐 -
“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60“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53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39“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317“华尔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 评论 177最新闻 Hot
-
“尹锡悦别再扮演总统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准备解除武装,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
美媒紧盯:中国,60天了…
-
美部长:百万美国工人将“拧着小螺丝”造iPhone…
-
马斯克嘲讽“哈佛经济学博士”,纳瓦罗回怼:他就是个卖车的
-
华尔街铁粉变脸:特朗普,收手吧!
-
马来西亚总理领头:东盟要“抱团”
-
美“对等关税”没提俄罗斯,白宫回应
-
“欧洲200欧元,非洲才3美元,我们正面临‘碳掠夺’”
-
美财长试图安抚:股市短期波动,别慌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
一开盘,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庞呼吁支持者:效仿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财长:怪DeepSeek…
-
“特朗普这么做就是干涉法国事务”
-